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淺灰絨帽子在他手裡,讓他弄得皺巴巴。

  水鵲吸了吸鼻子。

  小小一點鼻尖更粉了。

  長睫毛又垂覆著,又濃又密,烏泱泱。

  整個小船上的高個兒後生,還沒見過哪個男生長這樣的。

  尤其是睫毛一顫一顫時,鼻尖粉色都透露出可憐見兒。

  好像要哭了,將淺灰絨帽子戴到頭頂上,彆扭地扯下來,遮住眼睛。

  青年們圍著他七嘴八舌地安慰。

  「別難過,唉,別傷心,家家有難念經嘛。」

  「莫想傷心事,煩惱丟開去,咱們到了谷蓮塘,一起住大家就是一家人!」

  「對,咱們都是你新家人嘛。」

  好一會兒,水鵲掀開帽兒,惴惴不安,「我身體不太好,平時就是沒事,夜裡也會發哮喘,可能會嚇到哥哥們……」

  蘭聽寒說道:「沒關係,到時候我們兩個一間屋,夜裡好照應。」

  水鵲又道:「平時一起上工,我可能會拖後腿。」

  其中一個知青陳吉慶拍拍胸膛,「你做不完的活,吉慶哥悄悄地幫你解決,到時候記你的工分去。」

  礙於船上還有政治隊長,陳吉慶壓低了聲音說的。

  「謝謝吉慶哥。」

  水鵲垂下腦袋,用帽兒擋住嘴巴。

  免得讓人看見翹起的唇角。

  劇情進度漲了好一截,77號忙誇他綠茶人設演得好。

  水鵲也覺得自己業務進步了。

  雖然方才沒有哭出來,但好在他機靈,用帽子擋住了眼睛。

  水鵲埋頭,眼睛月牙兒彎。

  第161章 年代文里的綠茶知青(2)

  橫河划子乘著清冽的江水,槳聲柔和,艄公的篙子撐到了谷蓮塘村口。

  大江大河凡是經過規模大些的村莊,通常都建了攔江石壩,這樣才好分流江水,又引入兩岸村莊範圍內的稻田。

  谷蓮塘由這大江一分為二,大江北岸是上谷蓮塘,大江南岸是下谷蓮塘,中間修了許多青石拱橋,又有小舟停泊,方便上下村居民往來。

  江水漫過攔江石壩,嘩嘩沖刷著,將中央一塊平緩寬闊的江洲包圍起來,分流從江洲兩側繞過在半里多路的地方匯流,向下一個村莊去。

  羅文武要將這幾名知青安置到第八生產小隊。

  而第八生產小隊的社員,都是大江北岸上谷蓮塘的,也恰恰好,新的知青院建在上村的東邊。

  這樣離第八生產小隊各社員的家近些,有什麼事情鄰里幫襯容易。

  小船在上村的村口穩穩停下。

  楊柳依依,白牆黑瓦。

  谷蓮塘是江南這片的大村莊了,互助組、初級社這些發展得早,一路建設到公社。

  交公糧的口號舉國上下喊了好幾年,給國家交大頭、集體留部分、個人得小頭。

  谷蓮塘年年交的公糧多,公社不僅能完成上面的產量指標,還有剩下許多富餘的糧食,留一部分在公社糧倉里當荒年機動糧,餘下全分回農戶家裡,就這樣每家仍有多的口糧。

  因而上頭常常派人來另外按價格向這一帶的農戶收購。

  等到年末,公社給家家戶戶按照工分來分錢,幾乎很少家庭有超支倒欠的情況。

  因此,手裡有餘錢,建的房子也全是青瓦白牆的屋舍,村里四通八達的主要街道修了青磚,齊齊整整。

  水鵲他們從划子上下來。

  大家傳遞著行李,大包小包先放在岸邊街道。

  時候是正午,天上的雲散開,照得江邊青石磚澄光清亮。

  上午生產隊的工已經結束了,正午是休息的時候,公社的飯堂包正午飯,早晚村民自家裡解決。

  大部分村民火急火燎地吃完午飯,還要趁著中午的休息時間,餵雞洗衣,料理家門口的自留地,閒不下來。

  水鵲他們下來的江岸旁,楊柳樹下正好有在青石板洗衣的四五個婦女,看他們下船,對羅文武吆喝道:「羅隊長,這些是新來的知青們?」

  羅文武笑眯眼,點點頭。

  「果真是城裡來的知青,都是俊後生嘞!」

  她們在青石板那邊,往這邊左看了看,右看了看,沒見到女性知青,就知道這一次公社裡沒分派到了。

  前頭走的一批,是三男兩女,村裡的婦女識字掃盲之類都是向女知青問的,谷蓮塘村里風氣不算太保守,但是男女走得近了還是要遭人閒話。

  她們見沒有女知青,也就低下頭來,手裡的木杵噼里啪啦地敲打髒衣。

  羅文武看向巷口,自言自語:「怎麼還沒來?」

  他一早就讓第八生產小隊的隊長要記得中午來村口接人了。

  正午太陽大,水鵲有點兒曬蔫了。

  青石巷裡,這會兒一個男人大步流星地走出來。

  身量將近與一旁走過的屋子門框一般高。

  膚色黝黑,寬檐草帽擋住日光,底下壓著濃眉鷹眼,鼻樑高而直。

  倒春寒時節,雖然說出了太陽,空氣還是涼的,這人卻穿了身對扣青布單衣,腳上踏麻墊草鞋,走起來足步生風。

  羅文武道:「怎麼這會兒才來?」

  他是公社裡的政治隊長,隊委會裡的領導班子,得時刻通過生產小隊的隊長關切底下的情況,擔心村裡有什麼意外。

  李觀梁解釋:「隊裡中午放工,有人鐮刀落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