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近兩年柴雪盡都在躲皇帝,如今也疲了,能走自然要走,哪怕是刀山火海。

  「柴黛,我走後照顧好爹娘,我和耿東策也打過招呼了。」

  柴黛哭花了一張芙蓉臉,抽著鼻子:「哥。」

  柴雪盡淡笑:「早些讓爹定下你的婚事。」

  免得夜長夢多。

  臨行前一晚,柴雪盡奉旨入宮,沒能見到承昌帝,得了一盞御賜的糕點,是他愛吃的棗泥卷。

  酥脆可口,甜而不膩,比他以往吃過的都要美味。

  然而,美味是附帶條件的。

  第二章 。

  出京當日,難得陽光明媚,承昌帝親率后妃遠送至宮門。

  紅妝十里,過京都長街,由南門出,一路朝北走上數月抵達寧平小鎮,再往前便是東夷。

  此行不單送二殿下和親,還有按條款允諾先賠償給東夷的真金白銀。

  茲事體大,朝廷派禮部侍郎戎棟為送親使者,隨行一支御林軍,專程護送。

  連行兩日,戎棟不曾見過二殿下,數次交流隔著門帘,對方嗓音低啞似生了病。

  夜間巡邏路過二殿下門前,他依稀聽見咳嗽聲。

  可隔日他詢問二殿下是否要請隨行太醫請安問診又被拒了,戎棟很困惑。

  二殿下似乎知道他所想,清清嗓子道:「戎侍郎有心,受風寒的是本殿下隨從元樂。」

  隨即車內響起元樂撕心裂肺的咳嗽聲:「是、是我,我私下已找太醫拿過藥,多謝戎大人關心。」

  戎棟道:「不必客氣,殿下無恙便好。」

  一連串馬蹄聲急促遠去,車內陷入怪異靜默。

  元樂跪在軟被邊,為忍咳忍出一頭薄汗的柴雪盡擦拭,低聲憂慮道:「公子,還是讓太醫看看吧。」

  硬抗怕是會出事,他的身子經不起折騰。

  元樂實難想通他究竟為何要頂替二殿下和親,出京三日病了三日。

  聽說東夷的天更惡劣,他能不能活著抵達如今都成了問題。

  失神的柴雪盡搖搖頭,內心混亂,顧不上元樂,側身面朝車壁:「沒事,讓我睡會。」

  他要花點時間理理剛才的夢境,太過真實,讓他無法當做是個夢一笑而過。

  夢裡他活在一本書里,是個被物盡其用的炮灰。

  同樣替二殿下和親,拖著病體活到了與東夷王成親的那晚,可沒能見到第二日太陽。

  因為他死了,查出真兇居然是東夷王室中人,所以為安撫歷朝,東夷被迫將到嘴的肥羊退還。

  兩國因此結怨更深,於他死後的第三年再次開戰。

  這次領軍的是早有準備的耿東策,他熟知東夷,另有天縱奇才的二殿下在側,本該輕鬆拿下此仗,誰知惜敗。

  柴雪盡抓緊裡衣袖子,想起臨行前御賜的那盞棗泥卷,當時奉送來的太監硬是監督他全吃完了。

  他知道此行不成功便成仁,萬沒想到從一開始承昌帝就沒想讓他活。

  以他為餌,讓東夷吃個啞巴虧,還為本朝爭取到三年養精蓄銳。

  不得不說,這對承昌帝真是好一樁划算的生意。

  虧本的只有他這個一心想博生機的炮灰罷了。

  他本不欲信這等荒誕的預警,可剛醒來那會兒戎棟的問話與夢境裡完全一致,連他出京前後的遭遇都完美復刻,這已不是夢那麼簡單。

  不管真假,他都不能再遵循原來的死路走。

  要自救,他要逃跑。

  下定決心後,柴雪盡一改之前的藏匿行事,先讓太醫開藥調養,再從戎棟那得了完整的送親路線,最後暗地裡收斂錢財。

  結合自身情況,柴雪盡最終選定在濰嶺江出逃。

  濰嶺江是地勢險峻的山城,每年三月春雨連綿,在煙雨霧朦里,藉助地形優勢,能方便他躲過搜查。

  他選好的那處地方很微妙,離十字交叉路口很近,往南回京都,往北去東夷,往西則是去往濰嶺江城,最後一條是通往山上的濰嶺廟。

  以戎棟的想法,他有選擇前三條的理由,絕不可能上山。

  上山是自尋死路,濰嶺廟不收外人,只在逢年過節開放廟門侍奉香火。

  柴雪盡要做的就是逆向而行,博就博個大的。

  如今他能做的唯有等待那天到來,在這之前,他掀起車簾看向前方縱馬的幾位東夷使者,心底驀然不安。

  昨夜用膳時,他聽見他們用東夷話交談,提起有位故人要在濰嶺江重逢。

  柴雪盡想破腦袋也沒想到是誰,書中也沒在此有著墨。

  難道是他得知結果動了私心改變書中走向?

  不管了,是誰都不能阻止他逃跑保命。

  很快到濰嶺江,也如柴雪盡所料的那般下起綿綿細雨,護送行軍皆穿上蓑衣。

  山路彎曲不平,馬車走得很慢很顛簸,放眼望去,灰禿禿的林間霧蒙蒙,雨絲絲落下,一路泥濘。

  走不了多遠,軒車動彈不得,馬夫抹開眼上雨水:「戎侍郎,陷住了。」

  戎棟拍馬過來,那車輪看不出原本模樣,沾滿濕泥,盤圓整整一圈,再迅猛的馬也拉不動。

  此事還需請示二殿下,戎棟上前:「殿下,雨勢漸大不便行路,不如找個地方稍作休整,待停雨後再走?」

  正和柴雪盡心意:「可。」

  離車陷泥潭後幾十步開外的上坡有一處荒蕪的財神廟,戎棟派人先去勘察,能遮風避雨又安全,才讓長龍一般的隊伍挪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