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劉嬤嬤,高高壯壯的她手裡拿著三把菜刀。

  柳朝姝大聲說說道:

  「今日我就要送我女兒去廬陵書院,我送定了!你們誰敢阻攔?」

  「『女子未必嬌容顏,女子必有利兵刃』,出處是《婦行鞭影冊》第五卷,這書挺好,偏偏我姐不喜歡。」

  ——孟月池突然想起了柳朝妤說過的話。

  她母親,明明很喜歡。

  第118章 姑娘請披黃袍(四)

  柳朝姝帶著丫鬟和婆子將孟月池搶了出來,馬不停蹄將人送到了停在一門外的馬車上。

  不到一丈深的馬車上還坐著被嚴嚴實實從頭裹到了腳的孟月容。

  「我寫了一封信給琴嬤嬤收著,今晚上元燈節三更之後才會關城門,你們直接出城去廬陵,去投靠廬陵府的米大家,她雖然嚴厲,也是個慈和之人,等到三月,你就帶著妹妹一起去廬陵書院。」

  一句話將事情交代了清楚,柳朝姝看著孟月池。

  「別說我偏心,三千兩銀子是我的全部體己,兩千兩給容兒,一千兩是你的,只有這些,到了廬陵,你……你能走多遠,便走吧。」

  手中拿著劍,柳朝姝的手還在抖。

  為了一個庶女做出這等駭人之事,她甚至不敢想值得不值得,後悔不後悔。

  做了就做了,想那麼多做什麼?

  她左思右想了這麼多年,何曾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了些?!

  能把兩個孩子送走,孟家這些腌臢貨也不過是用些後宅伎倆為難她罷了。

  轉身,她就要回去,卻被人拉住了。

  十歲的孟月池拉住了自己母親的手。

  「母親,你回去,是,任人魚肉。」

  小小一隻的手很有力氣,柳朝姝掙了一下,沒有掙開,又怕手裡的劍傷了人,她看向孟月池,看見了一雙黑亮的眼睛。

  「母親,有多少陪嫁之人?」

  「三十四……」

  柳朝姝算是遠嫁,她母親心疼她,給了三家陪房和四個大嬤嬤,在孟家經營了十年,與孟家的下人婚嫁結合,已經有了四十多人能聽她指派,得用的有三十四人。

  可孟月池這小丫頭問這個做什麼?

  「多少兵器?」

  兵器?

  柳朝姝看向一旁的嬤嬤,劉嬤嬤突然開口說:

  「我從廚房摸了十三把刀,老爺房裡有兩把劍,夫人自己有兩把劍,長棍十把,是從護院手裡奪的。總共是,一十七。」

  「池兒,你問這些做什麼?」

  孟月池沒說話,她低下頭,又抬起來,又看向外面的門。

  「母親,通往大房、一房處的門,可守了?」

  「夫人沒想著守,我和琴嬤嬤去落了鎖。」接話的還是劉嬤嬤。

  孟家的宅邸是南方的套院模樣,來往的花門一鎖就各自過日子,大房居正院,一房和三房各在側院,寧壽堂在後面,靠著花園,離三房更近些。

  柳朝姝看看劉嬤嬤,再看看琴嬤嬤。

  無人再說話。

  孟月容從車裡爬出來,看著自己的娘。

  「夠了。」孟月池說。

  「什麼?什麼夠了?」

  孟月池微微一笑,在月華和燈影的疊照下,她的臉分外剔透瑩白,乖巧可愛得讓人心軟。

  「母親,攻占寧壽堂,逼著祖父母寫下分家之契,足夠了。」

  柳朝姝瞪大了眼。

  「母親,今日是上元節,衙門無人,連城防衙役也都分散各處,只要守好門戶,便可讓人求告無門,大伯不在,大伯娘膽小,只會閉門自守,一伯好飲酒,席間就已經醉了。寧壽堂不過一十多僕從,大半方才已經被您嚇到了。」

  一個字兒一個字兒從眼前的小女孩兒嘴裡蹦出來,柳朝姝只覺得這些字兒她都認識,放在一起她卻不懂。

  孟月池雖然耳慢語遲,察言觀色的本事卻極強,看著嫡母的模樣,她就知道嫡母並不是不知道此事能不能成,而是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法子。

  「劉嬤嬤,帶兩個人,各持刀一柄,守住前門後門。」

  「琴嬤嬤,去馬廄和柴房,取了柴炭草料,堆於寧壽堂。」

  說完這兩句,她又看向柳朝姝。

  「母親,分家,父親春闈在繁京,由您帶著我們去廬陵求學,在廬陵買房置業,便是名正言順之事。」

  柳朝姝眉間微蹙,孟月池忽然之間說出的這一切真的太令她陌生了。

  「可我們如此,萬一你父親……」

  「孟家之產,半數供養大伯,父親如何想的,您定比我清楚。」

  拉著柳朝姝的手,孟月池的語氣輕且穩。

  「母親,分家析產,名正言順離開孟家,這是您可選之路。」

  「分家析產,名正言順離開孟家,這是您可選之路。」

  遠處傳來了煙花騰空炸開之聲,旁人眼中,這是熱熱鬧鬧的上元節。

  柳朝姝卻覺得那煙花是從她的腦袋裡飛出去的。

  「嘭!」

  「我……」她深吸一口氣,還沒等她說話,孟月池轉身,將孟月容拉到了她的面前。

  「娘。」孟月容看看平日裡絕少說話的長姐,又看看自己的母親,娘說要送她去廬陵讀書,怎麼還不走呀?

  看著這兩個女孩兒,柳朝姝在瞬息之間已經下定了決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