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市井裡的人說,這座宅院非常奇怪,一年前有鄰居看到兩個男人連夜進去,似乎再也沒出來過。

  更奇怪的是,有壯漢日日夜夜在門口守著,別人問,就說是這家的門房。

  但是,哪家門房會長得那麼凶,看起來要麼上過戰場,要麼殺過人。

  而且,那兩個男人不僅沒有從宅子裡出來過,連衣服飯菜都是壯漢帶進去的。

  而就在今天,一輛馬車停在了宅院門口,下車的人既不是壯漢,也不是那兩個男人。是一個新人,而壯漢對其畢恭畢敬。

  邴暉大喜,拿出一錠真銀子,遞給為他帶來這則消息的人。雖然有些心疼,但這是必要支出!

  「這座宅子裡肯定有古怪!」

  邴暉腦子轉得很快:「要麼是有人要在裡面搞大事!要麼,就是宅子主人被囚禁了。」

  邴尚書把這事告訴了巡城御史,通過正規的手續操作,讓五城兵馬司派出巡警,跟著他來到宅子外埋伏起來。

  宅子大門打開了,一群護衛先出來開路,緊接著一個人一邊扶著自己的腰,一邊罵罵咧咧地出來:「居然一點變化都沒有!白養一年了!咱就知道,人和雞不一樣!兩個男的關在一起,不會變成一男一女。」

  以邴尚書對他的距離,並沒有聽清他在念叨什麼。

  邴尚書做了個手勢,大喝一聲跳了出來,身後呼啦啦出來一群巡警,直接把對方連人帶護衛圍了起來。

  「五城兵馬司斷案!有人疑心爾等心懷不軌,囚禁屋主,天子腳下,肆意妄為,還不快束手就擒!」

  老皇帝扶著自己那把子老腰,迷茫地眨了眨眼,隨即勃然大怒:「天子腳下?肆意妄為?誰!!!」

  在周圍人詭異的目光注視下,他頓了頓。等等。不會是我……吧?

  作者有話說:

  古代有沒有招弟這種名字:

  進士陳繼之男孫洙、源,承奉郎。女孫芽女,許適承奉郎、新監福州【闕】鎮、兼鹽倉戴仝壽,次招弟、引弟、得弟、涯女。

  ——《母昌元郡太夫人解氏墓誌》

  *

  古代也有火葬,火葬地點連化人場:

  來到城外化人場,便叫舉火燒化

  ——《水滸傳》

  (而且從潘金蓮回復武松的話「我又獨自一個,哪裡去尋墳地?沒奈何,留了三日,拉出去燒化了。」可以看得出來,那個時候窮人沒墳地,火葬其實是個普遍的做法。)

  *

  火葬之俗盛行於江南,自宋時已有之。

  ——《日知錄》

  *

  絲廠對結婚婦女不甚歡迎,認為有家庭、有兒女分散精神,效率低,壓低工資。工廠對孕婦不特沒有產假和工資,而且不留崗位,有孕就等於開除,要失業

  ——《技術革新與社會結構變遷:近代機器繅絲技術應用的比較研究》

  *

  諸多絲廠更是在招工的時候明文頒布「四不要」規定:談戀愛的不要,已婚的不要,有孩子的不要,老病的不要

  ——《技術革新與社會結構變遷:近代機器繅絲技術應用的比較研究》

  *

  姐妹會的成員通常都在同一家工廠做工。女工們擠在一個像火爐一樣悶熱的地方工作,一周七天,一天十二小時,有著共同的體驗,因而也就形成了內聚力很強的社會團體。

  ——《技術革新與社會結構變遷:近代機器繅絲技術應用的比較研究》

  *

  隨著機器繅絲業的發展而擴散,且大部分自梳女集中在絲廠。南海西樵簡村,在抗戰前8年時間裡,沒有一個女子出嫁;附近的杏頭鄉,據新中國成立初期統計,全鄉1532人中,就有自梳女200多個

  ——《技術革新與社會結構變遷:近代機器繅絲技術應用的比較研究》

  *

  第196章 尷尬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沒看清臉的時候,人說圍就圍。

  看清臉了,後背說涼就涼。

  邴尚書嘴角僵硬地扯動:「怎、怎麼是你、你老啊?」

  ——還算留了三分理智,知道不能這個時候喊陛下。

  老皇帝看他一眼,一手搭在腰間的火銃上,輕描淡寫地:「嗯。」

  好像被一群凶神惡煞的人圍住的不是他。

  錦衣衛們倒沒有皇帝那麼淡定,畢竟皇帝的性命勾連著他們的九族呢。

  於是一個個繃緊著神經,最快的速度取出火銃——誰知道對面是人是鬼,是真的誤會還是想謀反。在陛下平安回到皇宮之前,他們不可能放鬆警惕。

  「好啊!火銃!!!」

  這些巡警鋪的巡警隸屬於五城兵馬司,哪裡見過皇帝真容,錦衣衛這次出行也沒有穿飛魚服。所以,一看到他們拿出火銃,更加相信了:「直娘賊!原來是群反賊!」

  便也抽出刀(巡警鋪里的兵種基本上是刀兵),嚴陣以待,躍躍欲試。

  他們第一次直面有人造反呢!這要是拿下了,升官發財豈非近在眼前!

  邴尚書眼看著雙方就要火拼了,身體一繃,心跳加速,肌肉收縮。

  「住手!!!」

  隨著收腹開口,長嘯一聲的同時,肛門不受控制地一松,漲漲的氣體從挪動的腸道、緊縮的小腹哧溜一下衝出肛門。

  ——過於緊張之下,他放了一個不響,但特別臭的臭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