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竇丞相:「……那估計也沒到坐上兵部侍郎的位置。」

  侍郎可是每一部的二把手!

  禮部尚書微笑。

  竇丞相:「你是怎麼做到的?」

  禮部尚書繼續微笑:「是祿祖自己爭氣。」

  雖然……現在被揪出來,需要問責的就是他了。

  一想到這個,禮部尚書就暗惱。

  並且下定決心,不能再被抓到把柄。

  「得提前清理一次禮部了。」

  兵部尚書遠遠看了他一眼,起身走向許煙杪。

  根據他對禮部尚書的了解,估計回去就會去敲打禮部的人……

  讓他加加火:)

  *

  【嘖嘖,兵部侍郎如果被查出來得完,身為巡撫,負責抄家,還仗著老皇帝不識貨,偷偷調換被抄貪官的家財。】

  【哦豁!那抄出來的二百五十箱珠寶玉器,快送到老皇帝面前了!】

  【可惡,想進宮看熱鬧!】

  【但……】

  許煙杪猶豫,遲疑。

  連沆貼心地說:「許郎,兵部尚書來找我了,估計是有事情,我們先散了吧。」

  許煙杪一抬眼就看到向這邊走過來的兵部尚書,於是點點頭:「那我就先走了。」

  生怕誤了朋友的事,轉身走得特別快。

  向著這邊走來的兵部尚書:「?」

  許煙杪走了,他找誰攛掇去?

  *

  皇宮裡。

  老皇帝用看稀客的目光看許煙杪:「難得,你休息的時候還想著來隨侍,這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了。」

  許侍中一副幹勁滿滿的樣子:「陛下最近辛勞,臣自然想為君分憂。」

  老皇帝狐疑地看了他兩眼:「那你替朕批改奏章吧。」

  許煙杪:「遵旨!」

  許煙杪幹活的時候還是很認真的。約莫半個時辰後,有侍衛帶著抄家的二百五十箱珠寶來到了武英殿。

  老皇帝鋒銳的目光一瞬間鎖定那些箱子:「這就是第五昂致仕之後收的孝敬?」

  錦衣衛微微一拱手:「是。」

  「第五倔驢啊……」老皇帝站起身,走過去,摸著鎖孔,嘆道:「何必呢。」

  明明能夠青史留名,卻晚節不保。

  財帛動人心啊……

  鑰匙插進鎖孔,箱蓋打開,金玉之燦晃花人眼。

  老皇帝:「抄出了多少東西?」

  錦衣衛匯報:「第五氏原籍河南,於所在縣中查出瓦房二百二十五間,鋪面七間,折銀八千五百八十四兩。」

  許煙杪也在匯報:【哦豁,相當於人民幣三百六十多萬了吧。】

  錦衣衛:「田產三頃地,折銀二千五百兩。其中一頃地乃公田。」

  【三百畝地!好多!】許郎發出窮人的驚嘆。

  【其實還有呢!不知道錦衣衛有沒有查到,第五昂可大方了,講究一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有錢了,族人也要幫襯一下,所有親戚,只要找上門的,每家送五十畝地,其中三十畝是公田,給銀五箱,好老大哥的做派!好大方呢!】

  老皇帝:「……」

  是啊,大方,用的都是朕的錢:)

  作者有話說:

  在古代,白白胖胖的人特別占便宜,舉例張蒼:

  蒼坐法當斬,解衣伏質,身長大,肥白如瓠,時王陵見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斬。

  ——《史記》

  【翻譯:張蒼犯了罪,被判斬首,斬首之前按照流程,要先把衣服先脫下來。張蒼脫了衣服之後,王陵看到他身體肥胖,皮膚白皙,整個人像一粒碩大的葫蘆籽,王陵覺得很好看,於是找劉邦,替張蒼說情。】

  (純私人翻譯,不全面。原文已貼出在翻譯上方。)

  *

  替換抄家的東西,參考:

  前因浙省查抄王亶望任所貲財一事。呈覽物件。大率不堪入目。適布政使李封、按察使陳淮、王杲、俱至熱河陛見。朕面詢以該省辦理此事。有無情弊。俱各隱匿不言。嗣令盛住查出浙省存留底冊。開載金兩玉器。與進呈冊內不符。顯有抽換抵兌諸弊。已著阿桂、福長安、馳往浙江、徹底根究審辦。並傳諭李封、陳淮、王杲、三人。以此事業經敗露。令其將如何串通舞弊各情節。據實自行陳奏。昨據陳淮覆奏知情。其摺已經發鈔。本日又據李封覆奏、陳輝祖接見司道時。言及查抄王亶望金兩。發與首縣、換銀解繳。李封並曾向錢塘縣、換金五十兩等語。是此案竟系總督與司道等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

  【翻譯:乾隆抄家,發現抄家來的珠寶非常不堪入目,質量特別差。一查才發現被調包了。】

  (純私人翻譯,不全面。原文已貼出在翻譯上方。)

  (順便,陳輝祖忘了修改抄家底冊,但兵部侍郎沒有,如果不是小白澤,估計他就真的瞞過去了())

  *

  第164章 你們爭丞相位置,引起了小白澤的注意,為什麼倒霉的是我啊啊

  錦衣衛用力咬一下舌尖,默背上到八十老母,下到三歲兒子的名字,避免自己失態。

  然後繼續匯報:「此外,還有純金器皿共五十件,重一百五十餘兩,珍珠手串二百餘,百年人參十餘根。」

  「銀九萬餘兩,銅器十七件、鐵器十二件、鉛器三十三件、錫器二十五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