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揚州城就在那裡,跑不掉,隨便過去看看不就露餡了?」

  這點!經歷過現代的許煙杪非常有發言權:「沒事,就靠馬車和船運的那個路程,就算有人專門去看了,去闢謠,也很難掀起風浪。」

  別的不說,現代網民有十億,不還是聽風就是雨,哪個地方一有什麼事就傳得全國沸沸揚揚,本地人出來闢謠都沒用,就算官方下場,也依然有人對謠言深信不疑。

  當然,不能拿現代舉例。

  許煙杪換了個舉例事件:「比如……你如果說哪個皇帝眉眼端正大氣,沒人感興趣,你如果說哪個皇帝是鞋拔子臉,絕對傳得飛快,而且闢謠好幾百年都闢謠不掉。」

  錦衣衛指揮使:「……」

  聽上去真的難以反駁。

  許煙杪再換個例子,這次,他說了《楚史》的內容:「比如衣冠南渡後的大楚,楚宣宗你知道吧?史書怎麼傳的?當時大楚被宦官把持朝政,堂堂天子仰宦官鼻息,楚宣宗只是王爺的時候就裝瘋賣傻,在鬧市中大喊大叫,還搶別人的食物吃,還睡在那裡,好幾天沒醒,噢,還有夏天烤火說自己冷,導致宦官輕視他,把他推上皇位,然後他暗地裡奪權,把那些宦官砍了,又勵精圖治,讓本來氣息奄奄的大楚迴光返照,中興了幾十年。」

  錦衣衛指揮使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可是有什麼不對?」

  難道史書記載不對?許煙杪靠神器知道什麼內幕消息?

  許煙杪:「但是現在民間一提起這個皇帝,第一反應就是野史里的內容。」

  許煙杪:「第一反應就是這個皇帝敢吃屎。」

  ——野史記載,楚宣宗裝瘋賣傻到睡豬圈,吃豬屎。

  許煙杪:「第二反應就是這個皇帝敢大街上裸奔。」

  ——還是野史記載,說楚宣宗特別豁得出去,大白天當著全京城人的面披髮赤足裸體,到處露鳥狂奔。

  正史不一定保真,但野史一定夠野。

  錦衣衛指揮使懂了。

  所以給揚州造謠之後,大家一提起揚州,就是「那個文人、商賈乃至販夫走卒都喜歡折磨女人讓女人裹腳的城市」。

  而揚州人肯定不可能清白讓自己被潑髒水。他們一定會反擊。

  只要他們反擊,帶領文人風潮,那文人更會視令女子裹腳為恥辱。

  錦衣衛指揮使的聲音明顯比之前激動:「我這就去寫奏章,請示陛下!」

  造謠……啊不,羅織罪名這種事,是錦衣衛的老本行了!

  *

  「你們聽說了嗎?揚州早就流行裹腳了!」

  「早聽說那邊巨富之商、大腹之賈特別多,有錢人家玩得過火一些也很正常,後宅那些髒的臭的……噫,只不過以前沒有被捅出來而已。」

  「何止富商!聽說那邊的文人也很喜歡裹腳的女子!好像還專門為小腳做詩!說什麼『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嘖嘖,一看就知道喜歡得緊。」

  「噫——還塗香呢!將潰爛的血肉和行走時沁出來的汗一直裹在布條之下的腳,就算加了香料,能有多香?這些人莫不是喜好奇異吧?」

  謠言四起,議者紛紛。

  由於之前各家使力,裹腳這件事如今是被大眾看不起的,冷不丁聽說揚州人喜歡小腳,頓時,大家就有話題說了。

  茶餘飯後嘴兩句。

  文會上嘴兩句。

  哪怕是山野之間,農人耕種間歇休息時,往田埂一坐,汗巾擦著額頭,就開始和其他農人聊天,開口必是:「你聽說了嗎,揚州那邊的人喜歡小腳!」

  旁的人總會震撼和驚嘆,連聲問真的嗎。農人點頭點得毫不猶豫,好像自己親自去揚州看過似的。

  對此,揚州人:

  「誰!!!」

  「誰在造謠!!!」

  揚州的所有居民都出離的憤怒了。

  支持裹腳個屁啊!在福王那事爆出來之前,他們都不知道裹腳是什麼好嗎!

  而且!裹腳那種殘忍又流毒的東西!他們才不會喜歡好嗎!他們的審美很正常的!

  ——現在別管是真的不喜歡,還是喜歡卻不敢說,這兩種人在家鄉被黑的情況下,統一了戰線。

  有上百戶富貴人家當場站出來,亮出他們的約定:他們絕對不會給女兒纏足,兒子不論娶妻還是納妾,都不接受纏了足的女子!如果有誰違約,就自罰銀兩,那些銀兩會分給貧苦人家的女子。

  又有無數揚州文人四處奔走,召開文會,一個個在文會上要麼寫詩,要麼唱詞,要麼作賦……核心價值要麼訓斥裹腳思想,要麼鄙夷裹腳行為,而對於強迫女子裹腳的福王等人,更是被口誅筆伐,其中不乏千古名篇,送福王遺臭萬年。

  ——受此影響,往後千年,揚州這個地方都在堅定地拒絕裹腳這事,連帶著十分推崇大腳女人,認為腳越大越有福氣。

  揚州這個除京師外最大的城市,江蘇地區的文化中心動起來後,在文人墨客之間引發的影響難以估計。

  東林學派率先響應,在道德方面狠狠抨擊了纏足,熟練地運用上升技巧,言其:「纏一人則害一家,纏一家則害一城,纏一城則害一國。殆無人理,流毒千年。」

  常州學派不甘示弱,從經世致用方面入手,言:「小腳使女子體虛氣弱,易發疾病,上污身體,下穢子孫,母不裹足,傳種易強,母若裹足,子孫體虛。國民體虛者多則冠冕軟弱、兵丁不堪,令鄰國垂涎,是以,裹足乃亡國之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