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興化知府掃了一眼許煙杪和梁瑞,並且目光只在許煙杪身上停了不到一息。

  肯定不是這個滿臉單純無害,看著就知道在官場裡活不了多久的!

  目光定在梁瑞身上,眼神幽幽。

  他……哪裡得罪過此人麼?

  作者有話說:

  關於自殘討好貴人,參考自:

  春,正月,癸酉朔,蜀主登興義樓。有僧抉一目以獻,蜀主命飯僧萬人以報之。翰林學士張格曰:「小人無故自殘,赦其罪已幸矣,不宜復崇獎以敗風俗。」蜀主乃止。

  ——《資治通鑑》

  【翻譯:有個僧人獻出自己的一隻眼睛給前年剛稱帝的前蜀皇帝,皇帝很感動,下詔招待萬名僧侶吃飯。翰林學士張格跟他說這樣不好,傷風敗俗,前蜀皇帝就算了。】

  *

  殘疾也可以當官。

  孫臏就不說了。

  獨眼的郤克,禿頭的季孫行父,跛足的孫良夫,駝背的公子首。

  一個是晉國的正卿,一個是魯國的上卿大夫,一個是衛國的上卿。最後一個是公子,而且還是駝背,就不算在「殘疾也可以當官」的行列里了。

  【季孫行父禿,晉郤克眇,衛孫良夫跛,曹公子手僂

  ——《穀梁傳》】

  *

  淳祐十年,狀元嚴州方夢魁,賜名逢辰。右足跛,左目瞽。與同榜方登、方吉,皆唐詩人缺唇處士方干之後。吹劍錄外集又雲是榜第四川人楊潮,省元泉州陳應雷,皆瞽一目

  ——《宋人軼事彙編》

  【翻譯:宋代淳祐十年的狀元方夢魁,右腳跛,左眼瞎。】

  *

  又曰陳祖仁,一目眇,貎寢,身短瘠而語音清亮,議論偉然。

  ——《御定淵鑒類函》

  【元代狀元陳祖仁,身材矮小,一目失明,相貌丑 。】

  *

  第75章 驚!少年郎當眾脫衣!

  梁瑞:「……」

  所以這人覺得是他幹了什麼?

  一時間竟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默默背起了許煙杪遞來的鍋。

  而那興化知府顯然暫時不打算對梁瑞幹什麼,並且仿佛沒看到萬壽公主退後的樣子,嘴角一動,翹出笑容:「殿下,除去興化府,汀州府與福州府的古田縣的今日受災情況,下官已記錄完畢,稍後是送到衙門,還是送到殿下落腳之處?」

  「送去衙門吧,我去各處巡視完就回衙門處理救災事務。」

  那知府便拱拱手,好似真的只是來說這事,說完就走了。

  萬壽公主微微一怔,心中升起愧疚:「其實,他也是個好官。」

  只是為了升官,辦法極端了一些,可也沒有害人啊。她剛才直接後退,是不是太傷人了?

  「此前我剛到福建,那福建巡撫輕佻,是這位知府先一步站出來,厲聲訓斥那巡撫。後來我還打聽到,那汀州知府原先是個荒唐的,大旱之時什麼也沒做,既不開倉放糧,也不安撫災民,還說什麼讓人去禁止捕捉鼃,如此便可以感動上蒼,使上蒼降雨。」

  萬壽公主說到這裡,想到之前許煙杪揭穿興化知府撒謊一事,突然緊張起來。

  這事……應該不會也是興化知府編的吧?

  她安靜了好一會兒,等許煙杪的心聲,都等到許煙杪眼中逐漸浮現疑惑之色,才放下心來。

  ——看來這事是真的。

  萬壽公主接著說:「是那興化知府當機立斷,找了三五十壯丁將汀州知府控制起來,接手了汀州府,救治災民。」

  梁瑞微微頷首:「確……」頓了一下,看了許煙杪一眼,察覺到沒有心聲反駁後,才續上後面的話:「確實是位好官。」

  私自控制一地知府,誰也不知道陛下會不會怪罪,此人能為了百姓去冒丟官之險,實在難得。

  許煙杪也感覺:「這人雖然……呃,總之,他確實是在為百姓做事。」

  餘下兩人都知道「雖然」後面跟的是什麼,又都默契地決定跳過這個聽起來就很痛的話題。

  「如今賑災已至收尾階段。」

  萬壽公主清聲述說。

  「各地的受災田畝已然勘造成冊,亦向戶部申請了撫恤,只還未送達。」

  「被災戶口的草冊亦整理完畢,災戶姓名,是否有牛、有畜、有倉庚、有生業,是極貧還是次貧,男女大小几口,戶首何人。來日查冊行賑。空屋子者也記好了姓名丁口,若其歸來,查冊補賑。」

  「撫恤未到,草冊尚未整理完畢之前,正賑應當有的一月口糧,在我們到達之前,當地官員已賑濟到戶了。」

  想了想,萬壽公主補充:「每戶日授米五合,幼弱半之。」

  梁瑞臉上依舊沒什麼表情,但語氣明顯鬆快了很多:「殿下這些時日頗多辛勞。」

  儘管賑災流程朝廷都有規定。但初次做此事者,若非親力親為,很難快捷地說出其中細節。

  又感慨:「幸好近年福建大豐,當地倉儲支用充實,否則便要折價給銀了。」

  對於災民來說,你給錢還真不如給一口吃的實在。畢竟,災時買米,全靠朝廷和商家的良心,商家的良心是看其有沒有趁災哄抬米價,朝廷的良心是看其有沒有費心平抑糧價。

  梁瑞又細細問了流民問題,幾人正說著話,忽聽得遠處有呼聲:「殿下!」

  側頭一看,是兵部司務連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