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煙杪:「……」

  【好傢夥,直接貶到十分之一。這三十多年,朝廷到底印發了多少錠寶鈔啊。】

  【完犢子了,那個福建巡撫提出來的傻逼賑災辦法,八成可能會被通過了。】

  在場這些人雖然去地方辦事,但身上還是帶著京官的職位,都能聽見許煙杪的心聲。

  刑部尚書眉頭鎖得更緊了:「許郎為何突然問此事,難道是怕陛下以寶鈔賑災?」

  【老皇帝可能一時間想不到,耐不住有大聰明提議!】

  【那個福建巡撫到底怎麼當上的巡撫,居然能說出:造鈔百餘萬錠,相當於銅錢五萬萬,可以拿去換糧食——這種話?還讓急腳遞把這份奏章呈給老皇帝。這不是純純添亂嗎!我就算不懂經濟,也知道不能一口氣印那麼多紙幣進市場啊!】

  【冷靜冷靜,說不定朝中大臣對經濟有研究,老皇帝還聽勸呢!】

  【而且老皇帝既然沒用寶鈔當官員的薪水,證明他應該還是懂一些經濟的?】

  心裡想了一大串,許煙杪嘴上卻是含糊道:「有這層顧慮。」

  一旁,梁瑞稍微想一下百餘萬錠鈔一下子出現在市集上的場景,就駭到頭皮發麻,迅速提出:「或許真會如此,許郎,你和我一同回去!殿下與尚書,還有連司務繼續往福建去!」

  「啊?好的!」許煙杪頭疼:「但我不會騎馬。」

  梁瑞平靜出言:「給你準備了竹車。」

  ……

  今天雪大,這一次朝會是在殿內舉行。

  大殿上,福建巡撫派來送奏章的人口若懸河:「陛下!便是如此!福建大旱,災民缺糧,朝廷少錢,不若印鈔百餘萬錠,去其他州府購糧,助百姓渡過難關。」

  戶部侍郎這些天其實一直在愁國庫的事情,此刻,布滿血絲的雙眼驟然亮起,連忙走出來:「陛下!臣覺得這實是治國良策……」

  老皇帝也心動了:「如此……」

  一道熟悉的聲音帶著震驚響起——

  【不會吧!老皇帝居然真的信了這鬼話?!】

  老皇帝太陽穴湧起熟悉地跳痛,他猛然定睛,就看到許煙杪的身影出現在殿外,望不見對方表情,但從心聲——

  【戶部侍郎也信啊?!你可是戶部侍郎,給朝廷管錢的戶部的侍郎!】

  可以猜出來,對方的表情必然是十分震撼,簡直像見鬼的表情。

  老皇帝:「……」

  戶部侍郎:「……」

  突然感覺自己好像被打上了蠢貨的標籤。

  作者有話說:

  寶鈔參考大明寶鈔:

  洪武八年,一貫寶鈔能換1000文

  洪武二十三年,一貫寶鈔能換350文

  洪武二十八年,一貫寶鈔只能換100文了

  *

  關於會不會有人這麼提議,以及朝廷會不會贊同這個方法,參考自:

  有明欲行鈔法而不能行者,崇禎間,桐城諸生蔣臣,言鈔法可行,歲造三千萬貫,一貫直一金,歲可得金三千萬兩。戶工侍郎王鰲永主其說,且言初年造三千萬貫,可得五千萬兩,所入既多,將金與土同價。上特設內寶鈔局,晝夜督造,募商發賣,無肯應者。大學士蔣德璟言,以一金易一紙,愚者不為。上以高皇帝之行鈔難之。德璟曰:「高皇帝似亦神道設教,然賞賜折俸而已,固不曾用之兵餉也。」

  ——《明夷待訪錄》

  【翻譯:崇禎缺錢,有儒生蔣臣提議:每年造紙幣三千萬貫,一貫價值一金,每年可得到銅錢三千萬兩。

  戶部侍郎王鱉永贊成,並且說第一年造紙幣五千萬貫,可以得到銅錢五千萬兩,收進的銅錢多了,那麼銅錢的價值就會與土地價值相當了。】

  *

  關於用寶鈔賑災,參考自:

  遣刑部尚書唐鐸運鈔百餘萬錠,抵山東賑登萊二府民飢。

  ——《明實錄太祖實錄》

  *

  第71章 你笑起來就不像他了!

  尤其是戶部侍郎。

  只要一想到許煙杪那一聲「你可是給朝廷管錢的戶部的侍郎」,面頰就一片火辣。

  戶部的侍郎怎麼了?戶部的侍郎就一定要懂寶鈔能不能發行嗎!戶部的侍郎只懂撥算盤不行啊!

  ——指定是不行的,戶部侍郎可以寬以律己,然而老皇帝必定嚴於待臣。

  戶部侍郎在心裡一通破防,然後……默默閉嘴,豎起耳朵聽許煙杪怎麼解釋這件事。

  整個朝堂都在等許煙杪。

  然而許煙杪只在那裡著急上火——

  【滿朝文武難道一個知道這事的都沒有嗎!倒是出來一個人勸一勸老皇帝啊!】

  滿朝文武比他更著急。

  你倒是說一下問題出在哪裡啊!最好能把解決辦法也說一下!你不說我們怎麼說!

  我們說了之後拿不出辦法,輕則失去聖心,重則丟官啊!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許煙杪很明顯,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自己可以站出來,急得額頭都冒汗了。

  【老皇帝不會要答應了吧?我看他好像很心動的樣子!】

  【還有那個戶部侍郎……誒,他怎麼說到一半不說了?】

  老皇帝眼皮一挑,裝作才發現殿門口有人的樣子,看向大太監,大太監立刻收到訊息,高聲:「宣刑部主事梁瑞,吏部司務許煙杪進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