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什麼白粥,什麼書生,金小娘子早忘去了腦後,跟著爹就走。但她忘了,工部尚書可沒有忘,趁著閨女沒注意,深深看了書生一眼。

  他家裡確實不缺錢,但如此算計他閨女,還想好生生拿著宅子拿著狐皮逍遙?做夢!

  *

  京師里有位書生丟了宅子,大冷天裹著單薄衣物在街邊瑟瑟發抖的事情,連一粒石子都不如,比起他,有更多可憐人等著朝廷去關注。

  今年並非什麼平靜的年份。

  正月十五,大雪壓南城縣,凍餓死八十人。

  六月初九,霜如星隕,毀了鹽山縣所有夏禾。

  九月底,太平、寧國、安慶三地發大水,溺死者二萬餘人。

  而就在這三個地方洪水遍地時,另外一個地方——福建,在經歷旱災。

  從夏季開始,到如今的冬季,三個季節,福建一直不曾降雨,不論是水井還是溪塘都乾涸了。

  並非什麼天罰,每個朝代的天災都大同小異,九州之大,總會有那麼一兩處地方受災。大夏戶部尚書那麼吝嗇,有部分原因是他要為災民留出賑災款。

  「五郎,這一次旱災,你讓華春去賑災?」

  竇皇后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這個動不動就翻一翻《女誡》的丈夫,竟然會讓萬壽公主去負責賑災——他還一點都不偏頗,以往那些男性官員怎麼去的,他也照樣給萬壽公主安排上,又是諭其為右僉都御史,遣賑災地,又是安排人手保護其安全。

  老皇帝倒是語氣輕鬆:「當初不是過完年就打算撤了她的官職麼?但後來去巡迴九州,一時便顧不上了,如今又到年底,她也確實好用,此次賑災看一看她的能力,倘若她能證明自己,便讓她繼續在戶部司務的位置上——積累夠了資歷和功勞,便照常升遷。」

  說著說著,老皇帝就憤憤不平起來:「妹子你是不知道,其他人都各有各的心思,只有我們自個兒才會為自己家著想。萬壽在戶部管錢,至少不會貪咱們家的錢!」

  竇皇后默了一默:「袁尚書盡心為你打理戶部,從未貪墨……」

  老皇帝咳嗽一聲:「我知。但他也幹不了多長時間了,總要未雨綢繆一下。」

  頓了頓,又道:「此次我還打算派許煙杪出去,他立了不少功勞,只沒辦法記在明面上——這次讓他去走個過場,回來便藉機給他升個官。」

  上司一番苦心,奈何碰上了鹹魚。

  許煙杪如果知道真相,其實挺想說:要不你折算成錢給我吧,官越高要乾的活就越多,還是當個司務舒服。

  「和他交好的那個連……連沆,兵部司務,也一同去吧。這樣也能讓他們早朝時繼續作伴,不至於因為官階不同而分開。」

  「萬壽此次雖是主官,我再給她安排兩個有經驗的副官,若她無能,自有副官接手此事,也不會釀成禍事。」

  這一番話下來,盡顯皇帝考量的縝密與周全。

  翌日,許煙杪就接到了命令。

  以萬壽公主為主,刑部尚書沈桂芳、刑部主事梁瑞為輔,並吏部司務許煙杪、兵部司務連沆,賑災福建。

  並且,還給這支賑災隊伍配了不少錦衣衛,萬壽公主旁邊,更是特意安排了會拳腳功夫的女子看護——其中就包括了金小娘子。

  京師離福建將近三千里的路程,許煙杪等人由於需要攜帶物資,在路上至少要耗費月余時間,才能趕到福建。

  三四日時,萬壽公主還耐得住,待到七八日,她已急得不行,問了有經驗的兩位官員:「趕路如此耗時,當地災民豈非要受苦?」

  但也沒辦法,他們總不能插上翅膀飛過去啊。

  刑部尚書這段時日,眉宇間亦是籠著愁意,但聽得萬壽公主詢問,便耐心地解釋:「殿下有所不知,賑災便是如此。若離京師近,御史自然能快馬趕到,可若離得遠,只得看當地官員能力如何了。但不論如何,御史是必須有的,許多官員便是知道有御史巡查,他們才會盡心盡力去賑災。」

  也就是說,如果路遠,並不指望你們這些京官能三兩日就趕到,在當地主持大局。你們去收個尾,隨便觀察一下地方官對災情有沒有盡心盡力就行了。

  萬壽公主又問:「倘若地方無能臣幹吏……」

  刑部尚書沒有說話。

  靜默十幾息之後,萬壽公主懂了。如果真的碰上愚蠢的地方官,或者借災情斂財的地方官,那也沒辦法了,只能事後處斬。

  於是,萬壽公主也沉默了。

  許煙杪坐在轅座上翻著福建的消息,肩上積雪深厚。他的眉頭越皺越緊,然後往旁邊的兵部司務一探身:「連郎,問你個事兒。」

  兵部司務正要答話,就見許煙杪突然跳下馬車:「等會兒,這事我得去問尚書!」

  *

  許煙杪請教了刑部尚書一個問題:「從開國到現在,大夏寶鈔可換銅錢數量有沒有減少?」

  大夏寶鈔是夏朝的紙幣。前朝就開始用紙幣了,夏承周制,這紙幣便也一同繼承了過來。

  天統初年,一貫寶鈔能換一千文銅錢。

  前朝慣用紙幣作為官員工資,老皇帝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並沒有遵循這一點。所以平時許煙杪也沒有關注過大夏寶鈔有沒有貶值。

  刑部尚書是知道的:「現如今,一貫寶鈔可換百文銅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