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兵錄》】

  *

  五雷神機:射程大概是120步,有個說法是,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轉輪槍。

  【管用鐵造,各長1尺5,重5斤,圍柄而排,有準星,管內裝藥2錢,鉛彈一枚,共用一個火門,槍管可旋轉,點火射擊後轉到下一火門,平射可達120步

  ——《明武志》】

  *

  迅雷銃:管形火器。有效射程200米(125步),可擊穿重甲。

  【簡五門,各長二尺許,總重十餘斤。筒上俱有照門、照星,中著一木棒,總用一機,置之匣內,輪流運轉。以一斧柄,末著丫叉,倒插地上,架定打放。放完敵近,去牌倒持,五銃護手,直進當短槍戳

  ——《神器譜》】

  *

  關於「大夏天子大可汗」,參考自隋文帝的「大隋聖人莫緣可汗」,這個稱呼比較嚴謹正式。

  *

  關於強搶民男,參考自:

  隆慶間,北虜效順,各鎮議馬市講款。虜酋俺答,貢馬至宣府,其妻三娘子者,專虜中事。時蔡見庵(可賢)憲使,備兵陽和,正同督府宴犒於城上。蔡少年登第,丰姿白皙如神仙,三娘子心慕之,在城下請於督府曰:「願得兵道蔡太師至吾營中,一申盟誓,以結永好。「蔡出城至其營,正奉湩酪為壽,忽以精騎數十,擁蔡北去塞上。大駭,欲追,然諸砦俱安堵,未敢遽議剿。數日後,仍送蔡入城,則虜婦已薦寢於毳帳數夕矣。自此邊塵不驚,西陲寢烽者數歲。

  ——《萬曆野獲編》

  *

  第66章 經費又豈是如此不便之物?

  老皇帝使了一個眼色,就有禮部官員站出來微笑著將蒙蠻使團引走:「諸位使者,這邊請,我們來商議一下互市的事情。」

  蒙蠻使團懂了。

  大夏天子說什麼要和大臣們商談,其實是嫌他們的誠意給的不夠。互市雖然可以換取草原的牛馬,但因為這個就想讓大夏站在他們這邊,遠遠不夠。

  而且,是他們求著大夏賣給他們茶葉,而不是大夏求著他們給馬。

  禮部官員走在稍微前面的地方,和稍微前面的蒙蠻談笑風生。

  隊伍中後,兩個明顯地位比其他人高的蒙蠻悄聲用蒙語談話。

  「想昆,怎麼辦?大汗的交代恐怕完成不了了。」

  想昆——就是蒙語裡的將軍,眉頭緊皺:「沒想到夏廷實力居然如此強勁,還有對付騎兵的新武器。」

  想到那個鐵絲網,蒙蠻將軍仍是一陣膽寒。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那玩意,可比什麼絆馬索、拒馬可怕多了。

  它最大的優勢就是——

  快!

  太快了!

  而且還方便攜帶!

  虧他們之前看這個東西,感覺和鐵蒺刺或者拒馬的用法差不多,並不十分重視。然而此刻看大夏官員展示後,他們一下子就發現此物無可比擬的優勢!

  比它用料便宜的,沒有它方便!比它鋒銳的,沒有它如同柵欄一樣,能堵住馬匹衝鋒的優勢!

  步兵完全可以趴在鐵絲網後面,用火器將騎兵打成馬蜂窩。

  絆馬索能有這個效果嗎?

  「或者……」之前說話的那個蒙蠻有些艱難地吐出來:「依照來之前,大汗的說法,倘若談不攏,夏廷不願意只給我們提供互市,我們就去和金蠻合作。至於茶葉……不開放互市,直接搶就是了。或者聯合其他蠻族,打到夏廷開放互市。」

  「不可!!!」

  蒙蠻將軍猛地拔高聲音,發現禮部官員疑惑地看過來,又連忙壓低聲音,嗓音中卻蘊含警告:「你沒有看到那個鐵絲網嗎?你猜為何夏廷試新武器,會默許我們在旁邊看?」

  真當大夏皇帝是腦子有問題,不知道何為保密?

  那是一個警告,如果不收好小心思,這個武器就會先用在你們身上。

  一路上,蒙蠻將軍腦子裡都是不停閃現鐵絲網絞殺馬蹄的場面。

  ……

  另一邊。

  「斥候在哪!」將蒙蠻一眾送走後,老皇帝大踏步走出來,面對著騎兵指揮,口氣十分生硬:「此前不是說了?按照正常戰場推演。你們的斥候呢?」

  騎兵指揮很無奈:「斥候約莫在一里地外就發現他們蹤跡了,而隔著那麼遠,也沒辦法看出來有沒有鐵絲網。臣這邊得到消息後,便立即下令輕騎去騷擾,重騎隨後吃進。後續的,盡在陛下眼前。」

  ——鐵絲網放得真的太快了,快到騎兵根本沒辦法轉向避開。

  而且,如果是正常戰場,對方還會派出自己的斥候,說不得他們那邊的斥候會落敗,到時候更加收不到消息了。

  老皇帝不怒反喜:「果真?好!太好了!」

  試的就是真正戰爭里,這東西能不能對騎兵起到傷害!

  不然難道要去戰場上試?

  鐵絲網如同一個小型的,能夠隨身攜帶的關卡,郊外可以類比平原,所以用蛇腹型鐵絲網。

  「還有圍柵式鐵絲網。」

  工部將之帶上來,這個不需要敵軍演示,許煙杪讓人原地打樁,再把鐵絲網圍上去,形成類似矮牆的東西。

  「它和蛇腹型鐵絲網是不一樣的用法。」

  老皇帝點點頭:「它不如蛇腹型鐵絲網靈活。」

  一看就知道這兩種武器用法不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