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古文學派的人幾乎是迫不及待想要辯倒對方了。

  所以孔子……啊不對,所以《古文尚書》的數量為什麼會突然變多呢?

  那對知己對視一眼,其中一人揚聲:「《德明·敘錄》有載,宣帝年間,河內女子有壞老屋得古文《泰誓》三篇。此為十六篇之外《古文尚書》,是以,爾言『四百年來數量無有變化』乃謬言!除此之外,還有……」

  他們又提了其他書籍大概三四處類似的內容。

  現在輪到今文學派皺眉了。

  這些書他們有些看過,有些只隱約聽過書名,沒想到對面居然有人涉獵如此廣泛。

  但沒關係,他們還有別的證據!

  又一個人站出來:「《荀子》言: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此八字引自道經。而《古文尚書》亦有相似句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倘若《古文尚書》在前,為何《荀子》不言引自《尚書》?《古文尚書》!偽書爾!《荀子》成書前不見,是以無法引用。」

  古文學派的人:「……」

  你還真好意思說,人家引注什麼是人家自由啊!《荀子》就是想引道經不想引尚書不行嗎!

  但是……

  古文學派的人抹了一把臉。

  辯吧!

  辯經就是這樣,再離譜的問題你也得引經據典回答。

  *

  這個問題特別刁鑽。

  古文學派的人或是手摳著桌案沿角或凹陷,或是眼角皺出紋路,遲遲沒能做出反擊。

  許煙杪靈機一動,戳戳兵部司務:「我能不能想辦法證明《荀子》沒有引用《古文尚書》是因為荀子沒有聽說過這本書啊?」

  兵部司務想了想:「那我可以去證明《古文尚書》知名度高,荀子沒聽過就是荀子孤陋寡聞,再然後,通過這個打你的學說,說你的學說里,核心觀點是荀子孤陋寡聞。」

  許煙杪瞪大眼睛。

  兵部司務興致上來了:「如果你被套上這個觀點,那往後你就沒辦法在辯經上使用荀子的一切觀點。」

  他孤陋寡聞,那以他的觀點做出的論據,肯定有能被反駁的地方,雖然我還沒找到,但我不用找了,因為,你親口承認了荀子孤陋寡聞啊!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許·辯經小白·煙杪眼睛瞪得更加圓溜了。

  【這不就是槓精嗎!】

  他恍然大悟。

  【原來辯經就是槓精中門對狙啊!】

  ——然後又在心聲里逼逼叨叨一大片,反正整個朝堂都知道「槓精」是什麼意思了。

  古文學派:沒錯!今文學派就是槓精!

  今文學派:怎麼,辯不過別人就說別人是槓精啊?

  今文學派挑釁:「如何?可曾想到法子證明?別掙扎了,《古文尚書》就是偽書。」

  古文學派的人嘴角微抿著,大冬天的,焦慮到鼻尖沁出汗珠。

  權應璋沉吟片刻,腦中好似有一殿之書,一篇又一篇典籍頁面翻過,只為了尋到那隻言片語,做出反駁。

  「《荀子》言,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還真的讓他找到了。

  「詩者,《詩經》也;禮者,《禮記》也;如此,書者,《尚書》也。荀子以《尚書》為記錄政事之言,而『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是為釋意『人心應時時戒懼,道心應養至精妙』,與心性有關,與政事無關,荀子自然會引專言心性的《道德經》,而非記錄政事的《尚書》……」

  權應璋侃侃而談。

  這回輪到今文學派那邊被辯到了。

  而古文學派的人給大佬歡呼:「不錯不錯!就是這樣!權公才高八斗!權公學識淵博!權公光耀古文!」

  今文學派:「我還有一問,《古文尚書》敘述黃河浮於積石,發掘《古文尚書》之人做出注釋,言積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經也。然而,金城郡設立在此人去世之後,為何他能知曉自己去世後的郡名。」

  古文學派的人額頭冒汗。

  權應璋:「發掘《古文尚書》之人乃孔子後裔,《孔叢子》言『先聖遺訓,壁出古文……吾家世世獨修之也』,亦有人稱《尚書》為孔氏傳。既是世世代代修之,金城郡自然為後人追書之言!」

  今文學派:「我還有一問……」

  權應璋:「此問荒謬,吾以一言為證……」

  今文學派:「我還有一問……」

  權應璋:「我亦有一答……」

  今文學派:「我還有……」

  權應璋:「我亦有……」

  古文學派的人完全插不上話。

  除了權應璋這個真·大佬才思敏捷之外,還有就是,他們雖然身在今文,心在古文,但平時辯論用的都是今文學說和論點,想要用古文推翻,一時之間都想不到適合的證據。

  不過沒關係,他們跟著許煙杪學到了一個適合他們做的事情。

  權大佬:「竟言文王無改元稱王之事,以此試圖證偽談到此事的《古文尚書》,實是無中生有之言。且聽史實記載……」

  許煙杪:【就是就是!】

  古文學派的人:「就是就是!」

  權大佬:「說甚麼《古文尚書》亡於永嘉之亂,《帝王世紀》言太保公以古文授扶風蘇愉……又《儒林傳》言其傳與……至《尚書正義》有言……及史志……歷時四百年最終由……爾等顛倒黑白,莫非以為吾記性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