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這場戲並不好演,情緒稍有偏差,整個人物的核心就變了。

  這場戲不僅祁臨淵,所有人都準備了很久。

  拍攝的時候劇組人員都凝神屏息,最開始只能聽到幾個角色的討論聲,後來逐漸安靜,隨後響起的是梁父一個人的聲音。之後又寂靜了好一會,梁瑾的聲音才在房間裡響起。

  他的聲音並不老成,卻很穩,顯然是少年人深思熟慮的結果。

  或者不僅僅是深思熟慮,當他說到最後的時候,在場眾人胸中都升起一股豪情,連附和都附和得水到渠成。

  「大哥,瑾兒說得對!」

  「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我們投奔了一個昏聵之人,和我們手持利刃屠殺百姓有什麼區別?」

  「梁大人,下官願意追隨大人,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

  隨著第一聲追隨,房間裡的眾人很快跪了一地。

  及至梁父嘆息,自貶一番後應允,「梁大人」的稱呼便正式成為歷史。

  房間裡多個攝像機對著多個演員在拍,仿佛每個角色都很重要,但沒有親自執掌攝像機、旁觀大局的符鳳心裡清楚,這一場決議最重要的是梁瑾。

  而整場戲表演下來,最核心的也是祁臨淵,再無第二人。

  不說其他,光是台詞,他就奠定了整場戲的基調,再無跑偏的可能。

  第86章

  符鳳的劇組和其他劇組不同,沒有發布定妝照這個環節,也沒有拍攝期間時

  不時發通稿的環節。

  換了其他的劇組這樣拍攝兩個月,只怕早就被大眾遺忘,可誰讓劇組裡有一個祁臨淵呢?

  這個人在熱度最高的時候八個月不接戲,再出現就接了這麼一個認知度極廣、看起來也和他極其不貼合的角色。

  因此劇組越沒消息,人們就越好奇,以致於劇組一位老牌演員殺青,宣傳其他劇的時候,還被問到了這部劇的問題。

  「建城老師,您覺得這個劇組的演員里,誰最了解自己的角色?」

  來採訪的記者都不是新人,他們知道在宣傳其他劇的時候問趙建城肯定不會回答他們的問題,便蹲守在停車場,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聚集而上,先客套寒暄,等到感覺差不多了,才圖窮匕見,問起了自己好奇的問題。

  趙建城笑呵呵的,看不出有沒有發現記者的目的:「誰最了解自己的角色啊……我想想,都挺了解的吧,拍攝當日劇組一般沒人看劇本,都提前背好了。」

  「所有人?」

  「大部分人吧!那你要問我誰沒提前背好,這我也不記得了,人老了……」

  「那劇組誰演得最好呢?」

  「都演得挺好的啊,我很喜歡組裡的氛圍,感覺大家不僅僅是創作一部作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一段歷史。」

  「哦?您確定是在還原一段歷史?」

  「你這就坑我了啊,我說的是『一定程度上』,畢竟我們是歷史劇,不是歷史紀錄片,戲說、原創的部分肯定是有的。」

  ……

  趙建城打太極的功夫爐火純青,眼看著對方要上車,自己這份工作要無功而返,其中一個記者忍不住,直接問道:「那您覺得演員中的核心是誰?不談戲份,不談劇情,只談表演。」

  趙建城回頭看了那個記者一眼,臉上是和剛才一樣的笑呵呵。

  眼看著他什麼也沒說直接上車,幾個記者都垂頭喪氣,正準備打道回府,已經坐上車的趙建城按下車窗,再次看向了他們:「算啦,我之前問過符導如果有記者問我劇組的事怎麼辦,符導說我隨心就好,那我隨心回答你們好了。」

  趙建城稍稍收起了自己笑呵呵的表情,眼神里是欣賞、也是讚嘆:「我認為演員中的核心,有且僅有小祁。或許其他人有不一樣的看法,但我個人看來,這個劇組裡小祁演繹的梁瑾,是迄今為止所有影視化中,最貼合史書、最令人心折的一版梁瑾。」

  趙建城說完,便關了車窗,車子很快駛離了停車場。

  在場的記者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麼也沒想到會得到這種程度的評價。

  「這也太誇張了吧?」有記者喃喃自語。

  「管他夸不誇張呢!」也有記者豪邁地一揮手,「我們是記者又不是學者,新聞奪人眼球不就夠了?」

  .

  正如那位記者預料的一樣,趙建城的一番言論甫一現世,就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是其他人這麼說,可能人們會覺得這是隨口的客套、或者對方水平不行,可這是趙建城啊!演過無數作品,有無數知名角色,拿過無數獎項的趙建城啊!

  甚至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參與到這段歷史的表演之中,在二十多年前他就演過梁瑾手下非常有名的一個謀士,當時劇情的核心就是這個謀士而非梁瑾,可即使如此,那部劇中梁瑾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角色,那位演員塑造的形象也是一直以來備受好評的一個形象,現在趙建城這麼說,別的版本有沒有被囊括在內還不好說,這一版肯定是被囊括了吧?

  【大受震撼,難道祁臨淵演得真的那麼好?】

  【啊,終於可以說了,其實那一版真的不貼合歷史啊!不是說那位老師演得不好,而是和歷史無關,歷史上的梁瑾真的不是那樣的,溫文儒雅風度翩翩,這樣的一個人會是父親稱帝路上第一個支持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