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冉在杜巴的講述中陷入了思考。

  這種抄作業一不小心就抄到原主頭上的感覺……真是十分酸爽。

  雖然整個巴黎的潮流全由歐珍妮皇后和沃斯兩人把握,但她實在是不想浪費這近在咫尺的優勢。

  靜靜思考了半晌,蘇冉漸漸鬆開眉頭,對著杜巴露出了一個狡黠的微笑:「沃斯做定製,服務非富即貴的高級客戶。但我們需要瞄準的,是那些新富裕起來的中產階級女性們,高效的量產規模不正是我們的優勢嗎?」

  他瞬間理解了蘇冉的意思,黝黑的眸子驟然放出異樣的光彩,翹起嘴角,無聲地吹了一個口哨。

  看到杜巴一點就透,放下心來的蘇冉趁熱打鐵:「過幾天我會把詳細的企劃書送到府上——老規矩,三七分?」

  看著蘇冉那要從眉眼中溢出的輕快笑容,杜巴忽然抽出一直插在兜中的左手,撐在了她臉側的窗欞上。他微微棲身,驟然將兩人之間拉進了一個曖昧的距離:「既然有朝一日您終會結婚嫁人,不知您是否願意優先考慮一下在下呢。」

  作者有話說:

  ①Rue de la Paix,意譯為和平街,在1868年改名為Rue de la Condamine,最出名的應該就是9號的巴齊耶畫室,作家左拉1869-71年間曾在14號住過。

  ②瓦盧瓦王朝,在1328-1589年間統治法蘭西王國,卡佩王朝直系絕嗣之後,由兩大支系瓦盧瓦和波旁相繼統治法國,一直到1792年法國大革命被推翻。

  ③畫作原名為《L'atelier de Bazille》。巴齊耶從1868年1月1日到1870年8月15日租下這間畫室並慷慨地與雷諾瓦分享,故事時間線現為1867年10月,此處將時間稍稍提前。感興趣的小天使們可以搜索一下這幅畫,裡面有很多有趣的細節。

  ④巴齊耶為了救濟窮困潦倒的朋友們,除了分享畫室,為對方買顏料,花自己的錢買對方的畫也是一種常規操作。1867年8月莫奈有了第一個孩子,但他和卡米爾(Camille)的愛情並沒有得到莫奈家人的承認,因此沒有結婚。卡米爾只是一個洗衣工的女兒,而莫奈出身富商之家,莫奈之父為了拆散他們斷掉了莫奈的經濟來源。再加上莫奈的畫作一直不被官方沙龍接受,直到卡米爾去世,莫奈經濟都處於異常窘迫的狀態。

  ⑤非杜撰,德加確實說過這樣的話。

  ⑥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代表人物,1867年1月去世。他的畫風線條工整,構圖嚴謹,色彩明晰。1855年德加結識了安格爾,同年4月進入法國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Arts)學習,在那受到了安格爾風格很大的影響。

  ⑦德加曾形容女人是「舔著自己身體的貓兒」,他把自己畫的芭蕾舞女們稱為「小猴子女孩們」。女人在德加的形容中更像是一個物品。

  ⑧查爾斯·沃斯,被稱為時裝之父,也是高級時裝定製的創始人。

  ⑨奧匈帝國伊莉莎白皇后,大名鼎鼎的茜茜公主。

  道林:居然在我眼皮底下求婚,當我不存在嗎?

  埃里克:很快就會讓你真正不存在的。

  莫里亞蒂:我最近聽到一個詞感覺很適合道林,「戰五渣」:)

  邁克羅夫特(繼續選擇當布景板安靜觀察)

  蘇冉:『宦官群里的一個男人』……這真的是在誇我嗎???

  德加:……(冷漠)

  ***

  這一章需要核實的史料稍微多了一點,更新比預想晚了一天。

  杜巴的臉我是代入克拉克·蓋博的臉寫的XD(畢竟重要配角,必須要有顏值),至於老邁,答應我一定去看Jeremy Brett年輕時的盛世美顏!有一張他抱著提琴的照片簡直絕了,大家也可以去看看My Fair Lady里的扮相。

  我一定在能力範圍速速給大家產糧賣股!

  各位小可愛,今天你買股了嗎?

  感謝在2021-02-19 13:46:32~2021-02-24 13:30: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幽悠、寧君、皮卡皮卡十萬伏特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謝堂燕 12瓶;渺渺漿果 10瓶;梵文 5瓶;Jirafa不是長頸鹿 4瓶;苗玲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0章 11

  隨著杜巴的靠近, 迎面撲來的是來自他身上愈發濃郁的香水味,和一種極富侵略感的男性氣息。

  ……「結婚嫁人」?

  這幾個宛如來自外星的詞彙並沒有讓蘇冉感到冒犯,甚至還生出了一絲充滿荒謬的喜感。她忍耐住想要拉開兩人距離的衝動, 仰起臉觀察著杜巴似笑非笑看不出有幾分認真的表情。

  美麗雖然應是上帝賦予人類的稀有特權, 但在巴黎這似乎稀鬆平常。蘇冉對自己的樣貌也相當有自知之明,而且來到這個世界之後, 如何生存下去是她最重要的目標,除此之外她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其他任何事情。

  更何況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一位「正常」的男性, 都絕對不會因為她作為一位女性而受到吸引。在這全部權力被男性壟斷的父權社會裡,一位女性的價值只在於自己是否能夠吸引和取悅男性,毫無主體性可言。而她迄今為止的所作所為, 絕對會被視為一個十足的「瘋子」。

  當蘇冉在書籍或是報紙里看到「即便讓女性接受男性化的教育,她們也不能在身體和道德方面與男性接近,女性也無法培養出在科學與文學等人類最高智慧方面的才能」①諸如此類對女性歧視的論調時, 除了內心升起的巨大憤怒和無力之外,她也做好了要和整個大環境對抗的心理準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