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國既已滅了山東諸國,露出渾不掩飾之獠牙,豈能不趁機南下攻楚?這場戰事,主動權並不在楚國。

  思及此,項燕端起酒杯啜了一小口,無限緬懷地看著屋外冒出嫩芽的樹枝,長長喟嘆了一聲。

  春申君吶,項燕終究未能接過您的擔子,助楚國重現中興之世,我與那人,想來很快便要兵戎相見了!

  他年輕之時,曾追隨春申君前往列國商議合縱攻秦之事,亦曾追隨春申君入咸陽朝拜秦君。

  在咸陽小住之時,他遇到一個年齡相仿的秦國武將,驚嘆對方之兵法智謀,多有與自己不謀而合之處,秉持君子禮儀只見了一面的兩人,頗有一番惺惺相惜之情。

  那位讓他念念不忘的秦將,正是王翦。

  根據項燕的推測,秦王伐楚之時,必會出動不少於六十萬之兵力,而其中必有一支由王翦統帥。

  因為,王翦是秦國作戰經驗最為豐富、戰略部署最為穩妥之老將。

  秦軍要想啃下他項燕這塊硬骨頭,必須王翦親自出馬。

  這時,項燕的次子項梁,牽著一個約摸三四歲的孩童急急進屋,待掩上房門後,上前壓低嗓音道,「阿父,景將軍回城了!」

  項燕伸手抱起孩童,冷嗤一聲,「逃回來的?他帶去那些兵馬,恐怕只剩一成不到...」

  項梁忙焦急道,「阿父神算也,景將軍帶去的二十萬大軍盡數夭折,如今跟隨他回城的不足一萬人...兒方才去城中打探了一番,壽春百姓皆擔憂景將軍此番出征一事,會引來秦軍南下報復...」

  項燕扯了扯嘴角,「他們倒比朝廷那幫人看得明白,天下間,可有人見秦國吃過虧的?秦國大軍,想來數月之間便會抵達楚國...」

  項梁一把握住他的手臂,「阿父,兒願隨你一道應戰!」

  項燕撩起眼皮看著他,卻搖頭道,「不,我項氏所受之國恩,有老夫一人以死報國便可...若楚國被秦軍攻下,你立即帶他們離開壽春...」

  項梁面色一變,正在開口,項燕懷中的孩童已氣咻咻跳下地,撿起一旁的掃帚道,「祖父不要死!籍要上戰場,助祖父殺光秦軍!」

  第118章

  項梁聞言大喜, 急忙取過項籍手中的掃帚歸位,抱起他笑吟吟道,「籍真有大丈夫之志也!」

  項燕看著次子與長孫, 眼中卻盈滿了擔憂。

  自己若是為國戰死,以這情同父子的叔侄二人之性子,定會耗費畢生之力為他、為楚國復仇。

  若秦國為征服天下列國, 行窮兵黷武之霸道, 頻頻加徵稅賦,奴役國內民夫,在一掃六合後, 又以衛鞅酷法壓制六國之民——

  六國貴族與天下萬萬人,定會在數十年內群起而攻之, 秦國縱便得了這六國故地,也決計守不住這天下, 如此一來, 項氏子孫的復仇便稱得上順勢而為, 若真能從亂世中奪回幾座楚國城池, 也算為朝廷盡忠了...

  可想到秦國的高產糧種與煤礦, 想到韓魏趙故地被秦國徹底收攏的人心,想到上月他去壽春郊外觀望春耕之時, 農人們臉上悲苦的絕望之色,項燕重重嘆了一口氣。

  他看著氣鼓鼓的項籍, 面色沉肅地開口道, 「這般匹夫之勇, 何足稱道哉?項籍, 你且記住了,你雖有生而自帶之神力, 但一個孩童,是無論如何也打不過六十萬秦軍的...」

  項籍拼命掙扎著,用力掰開項梁的手跳下來,跑來抱住項燕大喊道,「不,籍會長大的,籍總有一天能滅了秦軍的!」

  項燕頓了頓,一下下摸著長孫的腦袋,又無奈道,「籍啊,如今已來不及了,楚國已來不及等你長大...而老夫,雖有萬人敵之勇,但我楚國若想僅憑老夫一人之力,亦是決然無法打贏秦軍的...」

  由於楚國宗室長期把持朝綱,國中人才凋零,如今的楚國,已找不到第二個能迎戰秦軍之將,想來到時與他分軍配合的將領,又是屈景昭三族派出的廢物罷了。

  楚軍雖有人口優勢,中途可源源不斷補充士卒,卻難敵秦國數名久經沙場之悍將凶卒。

  是以,如他這般的老將早已看出,雖然即將到來的秦楚一戰尚未開打,雖然楚國疆域遼闊地形複雜,但如今秦國已平定諸國再無隱憂,只要秦軍不主動退兵,楚軍縱便能藉助對地形之熟悉,突襲秦軍打上幾場勝仗,最后土崩瓦解亦不過是早晚之事。

  國力不如人,將領不如人,君王不如人...楚國既無良臣,又無旁的棟樑之將,如何取勝?

  項籍在他懷中嗚嗚大哭了起來,「祖父不能敗,祖父若敗了,秦軍定會殺了您!祖父...祖父您去求大王好不好?求大王如今先不要跟秦軍開戰!籍總有一日會長大的,待我長到叔父這般高,我便可替祖父領兵上戰場將秦軍全殺死,我要將秦軍全殺死嗚嗚嗚...」

  項梁抬袖擦了擦眼角的淚水,侄子這話何其天真?

  若王上前番不派軍挑釁秦國,這一戰,想來還能再緩上一兩年,如今,是楚國主動給秦國遞上了復仇的藉口...

  不,此事並非楚國之過,若非秦國接連蠶食山東諸國,王上又豈會亂了陣腳?想到此處,他悄悄握緊了拳頭,秦軍遠道而來,若能設法斷其糧草...

  哪知,項燕在安撫了一番長孫後,卻將秦國眼下兵多將廣、糧倉充足、還為庶民減稅之事一一說來,又殷殷叮囑道,

  「據老夫所知,三年前,秦國滅了韓國,韓人非但不怨恨,反倒對秦王感激涕零;兩年前,秦國滅了魏國,魏人亦對秦王忠心耿耿;去歲,秦國滅趙後,北地各郡之民更是載歌載舞,慶祝李牧終於擺脫了昏君...想來,此番秦國能如此快速連滅燕齊兩國,亦有收攏人心之功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