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個膽大包天的賊子!竟敢收受秦人賄賂,前來欺瞞挑撥寡人...」

  說著,他便猛地放開對方衣襟,飛快往探子脖子扼去,在探子驟然因呼吸困難而變紅的面色中,重重收攏了掌上力度。

  燕王姬喜雖貪婪無能,但他自持為周王室正統後人,為繼承祖宗之榮耀,倒頗費苦心練了一番騎射之術,凡精通箭術者,臂力自是不差的。

  更遑論,在君王驟然而至的怒火面前,探子縱便有天生神力,亦不敢反抗半分,以免殃及家人。

  宮人們急忙垂下頭屏住呼吸,生怕被他們的王上遷怒,一時,伴隨著殿中漏刻嘀嗒水聲的,唯有火牆中煤石燃燒的細微「噼啪」聲。

  被燕王緊緊扼住脖子的探子,面色已漸從通紅轉為青紫,但殘留的理智讓他不敢發出痛苦的呻/吟。終於,在徹底失去空氣的窒息感重重來襲時,理智全無的他開始胡亂掙扎著,試圖掰開燕王的手...

  很快,在鞠武愈發驚恐的渾濁目光中,探子無力地垂下了腦袋,再也沒有動靜,燕王這才冷哼一聲,嫌惡地將對方丟在地上,吩咐道,「來人,將這狗賊拖出去燒了!」

  侍衛急忙應聲進殿,將探子的屍體搬去殿外。

  鞠武自從時常夢到無頭的姬丹後,最是忌諱見著死人,此刻已面色已愈發灰白起來。

  燕王轉身抬首瞥了他一眼,面無表情道,「愛卿對寡人忠心耿耿,何須這般驚慌?莫非,你是信了這狗賊之胡言亂語,抑或對他有幾分憐惜?」

  鞠武心中一凜,急忙強壓下心頭的惶恐不安,恭聲道,「王上,此賊傳遞假情報,妄圖以『燕齊兩軍皆已覆滅』之言,離間王上對考粟之信任,動搖我燕國君臣之心,實乃居心不良死有餘辜之徒啊!臣並非為他之死而驚慌,而是有些擔憂攻秦之戰況進展吶...王上可要再派人手,前去邯鄲打探一番?」

  燕王緊蹙著眉頭回到殿上,跪坐於厚實的毛氈上,端起溫過的秦酒一飲而盡,這才開口道,「不必,如今國中道路已暢通,想來考粟派出的探子,不日便可抵達薊城,秦人總不能將我燕國探子全收買了...」

  他雖不信方才那探子之言,但正值聯軍與秦國交戰之際,這等自家軍隊覆滅之言,總歸令人心頭憤惱萬分。

  燕國今冬的雪,比往常數十年間下得更大更久,除卻四處有被壓垮的民屋馬廄,山上許多竹木亦遭受凍雨侵襲而死,這場罕見的雪災冰災,讓燕王愈發對攻秦一事寄予了殷殷厚望。

  他盼著考粟大勝而歸,早日遷都於咸陽——氣候適宜的中原富庶之地,本就是他姬氏先祖建都之地,燕國早該換個都城了!

  燕王話音未落,侍衛又跑進殿大聲稟道,「王上,有急報!」

  燕王忙命他召探子進來,這回,三個渾身冒著寒氣的斥候同時進了殿中,鞠武狐疑地上下打量著他們。

  第一個斥候從邯鄲一路奔馳而來,他一見到君王,便哭喪著臉跪下嚎道,

  「王上,考將軍早已戰死,我燕齊聯軍已全軍覆沒,秦軍..秦軍已朝燕齊兩國殺來了,還請王上早日做好迎敵準備啊...」

  第二個斥候來自涿郡,他帶來的郡守所書密信中寫道,一大隊秦軍正在往易水方向靠攏,請君王儘快派兵禦敵。

  第三個斥候來自安葛,他帶來的密信則寫道,一大隊秦軍正在往淶水方向靠攏,請君王儘快派兵禦敵。

  燕王聽完第一個斥候與方才那人毫無差別之言,面上再次浮起騰騰怒氣,恨不得將對方也變成一具屍體。

  但當鞠武戰戰巍巍念完兩封密報後,燕王手中金光閃閃的青銅酒爵,便咣當一聲滾到了地上。

  隨著這聲音而來的,是燕王急促下殿的腳步,他大步上前一把從鞠武手中奪過絹帛,細細辨認著印璽與花紋,看著看著,胸膛間噴涌的悲憤怒火便燒得愈發旺盛——印璽確是兩地郡守之印璽,花紋亦是燕國官吏專用之花紋!

  他將兩張絹帛揉成一團緊緊攥在手中,神色陰鷙地打量著三個斥候。

  鞠武擔心又要目睹駭人的君王殺人場面,忙上前勸道,

  「王上,此事恐需派人再核實一番啊!燕齊此番調兵乃是暗中行事,忙於修路之秦國,一時之間倉皇迎戰,恐最多能籌集二三十萬士卒...而秦軍縱便再快,趕到邯鄲之時也絕不會早於上月...」

  「如今,秦軍寡而我軍眾,秦軍士氣受挫而我軍士氣大振,秦軍被動發兵而我軍占據先機...臣以為,我燕齊聯軍處處占據先機,秦軍絕無可能在短短時日,便輕易滅掉我五十萬大軍啊,此事定然有詐!」

  他見燕王仍面色沉沉,急忙又勸道,「王上啊,就以當年長平一戰而論,雖趙國損失四十多萬兵力,秦國亦損失半數士卒,但這傷亡人數,乃是秦趙兩國足足打了三年打出來的...秦軍僅憑一個月功夫便滅光五十萬人,實在令人生疑...」(1)

  燕王聽了這話,急忙又將皺巴巴的絹帛打開,再次細細核對起來,可待他再次看清印璽與花紋,不由得舉著絹帛盯著鞠武道,

  「愛卿之言雖有幾分道理,但此書信確是我燕國官吏所書,秦人...總不能連我燕國境內之官吏,亦已盡數收買?」

  此刻,漸漸冷靜下來的燕王已信了密信所言,但他信的,只有秦軍已往燕國靠攏一事,至於燕齊五十萬大軍覆滅一事,他並不相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