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那時,只需他振臂一呼,朝堂之上、行陣之間,必會湧出無數楚王的擁躉,自發地為他除去宗室族長、收繳宗室土地兵器與財富,待天下盡歸楚國之時,便是廢分封而改行郡縣之日!

  是以,項燕這番話非但並未惹怒楚王,反而讓他心頭湧起一陣狂喜:項燕忠心的果然是寡人,而非宗室!

  項燕盛怒之時說出這話,心頭不是沒有後悔的,因為這殿中奴僕,不見得儘是忠於君王之人。

  但當他看著君王頻頻朝殿外觀望的卑微姿態,心頭又湧起一陣難言的酸澀:楚國本是世間人口最多、地域最廣之國,可我王堂堂一國之君,竟被宗室壓製成這副模樣...

  何其可憐可悲!

  於是,他再次耐下性子,細細為楚王分析改田壟之法帶來的弊端,懇切道,「王上,若植株過密導致欠收甚至顆粒無收,我楚國來年便會迎來大片饑荒之地,國中必會生亂啊...再者,令尹若果真認定他這計策有用,可願先在昭氏封地試行?若來年秋收之時,這半尺間距之植株,產量高於平常間距之植株,您再下令推廣不遲啊...」

  楚王這下看忠心耿耿的項燕,真真是怎麼看怎麼順眼,遂滿口應道,「愛卿言之有理,寡人必依言而行!」

  如此一來,項燕總算放下心頭巨石告退離去,但屈景昭三族各自安插的人手,很快便傳回了今日殿中之事,昭讓等人對項燕的「改分封變法」之言怒不可遏,若非想到,北邊還有個強大的秦國需要對方率軍抵抗,恐怕當日便派人將他暗殺了——對楚國王室而言,暗殺君王大臣嬪妃實乃「傳統美德」。

  但昭讓豈肯咽下這口氣?他當晚便進宮尋楚王,勸對方速速下詔。

  正左擁右抱尋歡作樂的楚王,早將項燕的苦苦勸告忘到了九霄雲外,為早些將昭讓打發走,他當場便吩咐人下詔:楚國官田全部在春耕前,按半尺之田壟間距耕犁修整!

  至于歸宗室貴族們的封地私田,楚王只虛虛在詔令中寫了一句「私田若有欲改耕作之法者,隨其自便」,反正那些私田稅收又落不到他口袋之中,他才懶得耗費心思挨個勸服。

  按理說,既然是昭讓提出這法子,本該讓昭氏封地跟隨朝廷步伐的,但在族中長輩的勸阻下,他只得決定:待朝廷按此法播種,來年秋收觀其產量後,昭氏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要不要追隨。

  實則,楚國許多貴族皆是這般想的,他們雖不懂亦不屑詢問農耕之法,但家族多年顯赫不衰的謹慎,促使他們選擇走一條更熟悉穩妥的道路。

  而在得到訊息後,便第一時間派人詢問農者的景屈兩族,雖已察覺此事恐將令楚國糧食大為減產,卻並未適時站出來阻攔君王——在楚國,三足鼎力抗衡的局面,已維持得太久了,久到他們迫不及待想親眼看著昭氏一族因犯下大錯、觸舉國之大怒而覆滅!

  總歸,他們只不過想借昭讓之愚蠢,順手為自己除去一個強勁的對手罷了,至於那些官田與他們何干?因糧食減產而餓死的賤民,又與他們何干?按此愚蠢之法種地,減的可不是景屈兩族封地之糧食!

  而痛心疾首的項燕,見出爾反爾的君王詔書已下,此糊塗大事已成定局,只得命家臣即刻將君王數年賞賜的黃金珠玉,全去城中糧鋪置換成菽麥黍米。

  他萬分擔心地閉上了雙眼,楚國,恐怕熬不過這一關啊,可他一個臣子,該勸的不該勸的皆勸過了,面對執意如此的君王,又能奈之若何?

  ...

  在楚國王室內部勾心鬥角之時,回到秦國咸陽宮的鄭國,卻風塵僕僕為君王帶來了水家眾人,一同前來的,還有以黑巾蒙面的苗不嚭。

  正端坐章台宮含笑聽明赫喜氣洋洋分享、昨日劉季的婚禮是如何熱鬧的秦王嬴政,在聽見蒙毅進殿稟告眾人已快行至宮門時,忙抱著小傢伙起身疾步朝殿外走去,蒙毅忙帶著衛尉跟上。

  年輕的君王邊抱著愈發沉甸甸的小傢伙健步如飛,邊溫聲解釋道,「寡人極喜聽吾兒講昨日之事,但水家情況有些特殊,寡人必須親往宮門迎接,以表重視之意...寡人近日反覆揣摩著,鄭國縱便能將掌門請來,水家亦未必肯留在我秦國效力,但修路一事若無他們襄助,工期或恐延後數年...」

  說著,他在路上又將當年魏王辜負水家、致使水家老掌門與數百弟子死於非命、又以一場大火掩飾稱為「盜匪」所為,細細講給小傢伙聽。

  這些真相,皆是昭襄王派去潛伏在魏國的探子秘密傳回秦國的,但探子雖打探出當夜水家有人成功逃出大梁,卻並未探到究竟逃出幾人、又是逃往何處,只是秦國君臣結合苗氏同日亦被「盜匪」滅門一事,猜出搭救水家的,正是苗氏之人。

  嬴政知曉自家小崽聽得懂這些,更不希望小傢伙長大後,成為任人宰割算計的小肥羊,這個一派熱心腸的小傢伙,壓根不知曉世道之險惡,但他既然從仙界來到人世間,便該早些明白人心之惡,他寧可讓小傢伙多些城府,亦絕不肯讓他長成神畫預言中、任由矯詔逼得自刎的扶蘇!

  倘若自己百年後,小崽要被迫面臨同樣的命運抉擇,他寧肯自家小崽立刻調集手中大軍,將奸佞賊子除而後快。

  明赫聽完這個從未在史書中見過的故事,連小眉頭都快皺成一團了:水家為魏國做出那麼多貢獻,又並不干涉魏國朝堂之事,最後竟得到如此悲慘的結局,簡直令人太氣憤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