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處離岸已不遠,憑他的力氣,跳水亦能將王離帶到岸邊尋救。

  至於殺人滅口一事,離水工鄭國著實太遙遠,他腦中壓根未閃過這選項。

  但已入軍營歷練半年多的王離,執劍的手卻紋絲不動,此人若回去向楚國官府通風報信,他、鄭國、水家,皆危矣!

  正在他蓄勢待發準備刺向對方之時,那慢慢挪上前的船夫卻噗通跪拜在地上,大聲悲呼道,

  「二位切莫誤會啊!若二位果真能勸秦王早日滅楚,無論二位找諸昭做甚,我皆能設法勸服他...水家...欠我若敖氏天大的人情啊!」

  第106章

  王離並不信此人所言, 仍是警惕持劍厲聲道,「賊子一派胡言,若敖氏早就全族覆滅...」

  鄭國聽了船夫之言卻面色大變, 快步繞過王離,從小舟一側上前扶起對方,驚詫道, 「莫非, 閣下竟是當日暗中護送我水家逃魏歸楚之恩公?」

  若敖氏助水家逃亡一事,他在師門傳來的密信中早已得知。

  船夫借著他的手臂起身站定後,伸手一把扯下頭上竹笠, 露出一張布滿刀疤的面容,一時讓人看不清年歲。

  他見鄭國自稱水家之人, 便驚喜道,「在下苗不嚭, 閣下..想必正是赴秦修渠之大才鄭國?不知秦王此番派爾等...」

  若對方是水家之人, 定會設法助他滅楚!

  鄭國卻愈發激動地抓住對方臂膊粗麻衣袖, 打斷他的話頭顫聲道, 「正是在下, 您果然是斗氏恩公啊!當日,若無恩公出手助我水家, 我...」

  王離卻挪步將劍鋒離這船夫又近了一寸,沉聲提醒道, 「鄭老令, 小心有詐啊!此人若真是你水家故人, 又豈會將撐船之蒿棄於湖泊之中?他分明心有不軌...」

  話音未落, 船夫卻哈哈大笑著拽著鄭國的手,跨步到舟頭指向前方的湖中, 「請看這湖底,舟船皆不能通過。至於扔蒿,不過是進水家寨門的規矩罷了。」

  鄭國順著他的手看去,果然,離舟頭堪堪不過一兩尺之地的湖底,全鋪滿了巨大露頭的石頭,若再撐蒿前行,必會舟船側翻落水。

  至於扔蒿一事,他亦迅速猜出師兄的意圖:有舟無蒿不能行水,來客若對水家心懷善意,走時自然能得贈蒿返回;來客若是心懷不軌,或不肯扔蒿,寨中之人必會第一時間採取防備....

  思及此,他心頭湧起一陣痛楚的心酸:水家,竟被逼至如此小心翼翼之地步!

  但他同時又升起一陣強烈的不安,數十年前,師兄是何等落拓不羈之性情中人,那場巨變,想必讓他的性子亦猝然轉變,這一趟縱便有若敖氏後人在此,當真能成功勸服師兄重問塵事麼?

  他按下心間隱憂,轉身將緣由告知王離,王離這才半信半疑舉著劍上前查看,見湖底果然有巨石,這才信了船夫所言,收劍入鞘疑惑道,「怪哉,晉國苗氏與魏國水家怎會扯上干係?苗氏跟若敖氏又有何干係?」

  正踩到巨石上彎腰藏舟繩的苗不嚭聞言,不由愴然一笑,

  「不,我苗氏並非晉國之人,水家亦非魏國之人,我等...皆是楚人。」

  王離與蒙恬雖自幼便暗暗較勁,但他家中情況卻與蒙氏全然相反:蒙驁性子溫和,待孫輩極為和善,但蒙武待蒙恬兄弟是十分嚴厲的,故而,蒙恬與蒙毅被父親押著讀了許多書;而王離的祖父王翦待他雖嚴,但他阿父王賁卻是個極心疼兒子的,時常偷摸助他作弊,是以,王離雖在武道上偷不了懶,在罰抄列國史書之時可沒少偷懶。

  正因如此,他雖知苗氏乃晉國名臣,卻不知曉苗氏的先祖,實則是楚國宗室斗氏後人,也不知曉水家在春秋時期起源於楚國。

  鄭國見王離對這段歷史全然不知,擔心他稍後會衝撞多年未見、性情或已大變的師兄,讓此趟赴楚之行大打折扣,便索性坐回小舟里,將這段數百年前的恩怨細細為他講來。

  若敖氏的先祖,乃是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楚國君王熊儀,他死後諡號為「若敖」,熊儀之子斗伯比便用這諡號,作為家族稱號,又因封地之故被稱為「斗氏」或「成氏」。

  後來楚武王即位,斗伯比身為楚國第一任令尹,帶領子孫忠心輔佐楚王,其子斗子文更在楚國陷入困境之時捐出全部家產,號召臣子與國共渡難關。

  正因如此,若敖氏深得歷代楚君信任,權勢愈發壯大,到了後來,若敖一族不但能直接任命楚國令尹繼承人,還能蓄養甲私人甲士若敖六卒。

  但是,到楚莊王即位後,他認為楚國五代君王歷經的十一任令尹之中,竟有八任出自若敖氏,宗族勢力強大至此,乃是對君王權威極大的威脅。

  於是,在斗越椒擔任令尹之時,楚莊王先是任命蒍賈為司馬,分走令尹一半之權,再利用蒍氏與若敖氏往日之恩怨,縱容蒍賈一再捏造斗越椒欲造反之流言,屢屢流露出憂心若敖氏造反之意,家族利益受損、不得君王信任的斗越椒自然愈發坐立難安。

  如此一來,蒍氏與若敖氏兩族的矛盾被挑撥到一觸即發之邊緣,但滿腔雄心壯志的楚莊王自是「毫不知情的」,他仍是放心任由令尹司馬坐鎮郢都,自己帶兵北上環遊示威。

  正是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讓斗越椒終於按捺不住率軍突襲蒍氏,將揪著若敖氏不放的蒍賈捉來,殺於囹圄之中。

  事已至此,斗氏既已坐實造反之名,便索性率軍在烝野擺開陣勢,靜候王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