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平驚喜萬分之下,原想上報郡守往咸陽稟告此事,好讓朝廷按律,以徵召之名派馬車迎農家入秦,但崇尚節儉的陳谷制止了他,直言不必鋪張,自己還要去東郡看看再前往咸陽。

  一行人今日來到咸陽後,正趕上秦國秋收時節,早從陳平處聽聞秦國有高產之糧的陳谷,便帶著弟子們趕往田間地頭幫忙——他們本就是通曉農事的農人,混入聚集農人、商販、士卒、工人的秋收隊伍之中,簡直絲毫不會令人生疑。

  如今,陳谷既已打定主意留在秦國,又目睹秦人以鐮刀割麥的費力之狀,便想著要去王宮求見秦王,將自己前兩年想出的一個快速收割之物告知對方,以讓朝廷儘快造出此物,為百姓減緩些辛勞——既然來了咸陽,與其找官吏層層傳遞,還不如他親自見一見秦王來得快。

  此刻,他邊捶背邊嘆息著「老了,氣力大不如前」,便叮囑眾人好生忙活,他要先跑一趟王宮,哪知才沒走幾步,就被旁邊幾個撿穗的小孩吸引,悄悄眯起了眼睛。

  他遍行楚齊燕三國,從未見過身穿華服、佩戴玉佩、腳踩布履的富家子弟操持稼穡,更遑論皮膚白皙、一看便養尊處優的孩童。

  這幾個孩子出現在此地,著實太過突兀。

  他扭頭朝遠處的道上看去,只見道旁有一隊玄衣黑甲侍衛把守,登時眸光一亮——世人皆知,各國君王出行之時有守衛隊護駕,而在咸陽城中,能讓玄衣黑甲侍衛隨行保駕的...

  他重新看向那幾個孩子,面帶慈祥地欣慰撫須而笑,想來,他們正是秦王之子嗣啊。

  這位秦王竟肯讓自家孩子下地務農,倒與我農家之道不謀而合...

  他邊琢磨著回頭要勸秦王也親自下地種田,邊笑眯眯上前,趁對方起身休息之時,操著有些生硬的咸陽官話,朝個頭最高的扶蘇拱手問道,「不知小公子,可是秦王家的公子?」

  扶蘇聞言抬首邊打量著對方,邊不動聲色將陰嫚將閭幾人拉到身後,朝督田小吏的方向走了幾步。

  這話問得奇怪,有衛尉軍守在道旁,秦人皆知他們是父王的孩子,並不敢跑來打探聊天,此人開口便問「可是秦王家的公子」,可見他並非秦人...連口音亦有些生疏...

  陳谷見對方後退,忙上前問道,「公子可否帶老夫...」

  這時,臼一臉奇怪地上前問道,「師父,您既要進宮去找秦王,怎的還不早些去?」

  他邊問,邊悄悄打量扶蘇幾人,咸陽的富家公子竟肯下地幹活的?這幾個孩子是我農家的好苗子啊,師父定是想收他們為徒...

  陳谷扭頭順手給了他一個爆炒栗子,拉下臉斥道,「又想偷懶不是?以為老夫看不出來?」

  臼摸了摸腦袋,訕笑著望了扶蘇幾人一眼,便繼續提著筐回去撿穗了。

  但他的出現,倒讓扶蘇放下了防備心,看來這老人並非刺客,遂和氣笑道,「不知老翁從何處而來,初到咸陽可還適應?」

  若換了以前的扶蘇,定會老老實實順著對方的話頭,回答「是」或「不是」,但現在在父王和張良的指導下善識人心的扶蘇,便會這般滴水不漏地反過來套話。

  他這話還隱含著另一道暗示:他已聽出對方並非咸陽人。

  陳谷暗暗讚嘆一聲,這孩子,遠比他那徒弟機靈不少,想來定是秦王之子無疑了。

  這一路他在秦國境內聽了滿耳朵誇讚秦王之言,自將對方視為當世明君,這樣的君王,就合該生出這般愛幹活又聰慧的好孩子啊!

  他將扶蘇對「秦王家公子」身份的不否認,視作了默認,便笑眯眯取出驗傳遞給扶蘇道,

  「我乃楚國農家之人,得了潁川郡水徑縣陳縣令的推薦,想來咸陽求見秦王,未料在此地偶遇小公子一行。」

  扶蘇接過驗傳查看,果然蓋了秦國郡縣長官印璽,農家掌門?

  百年前活躍中原的農家,後來雖偏居楚國一隅,但這名頭他亦是聽過的,想來對秦國是有助力的,不然陳平不會推薦他前來咸陽找父王——若對方是冒名而來,更不會持有陳平開的驗傳。

  思及此,他忙學著大人的樣子拱手道,「原來是陳穀子前輩,扶蘇失敬了!我父正是當今秦王,還請前輩隨扶蘇前來...」

  說著,他就帶著阿弟阿妹們將麥穗倒入麻袋,把竹筐還給秦吏後,這才帶著陳谷往道旁而去。

  陳谷原以為護衛軍在此,秦王子嗣在此,秦王亦必定在此。

  哪知走近一看,抱著一名可愛孩童的男子,面若好女,氣質溫和,身穿月白錦袍——樣樣都跟他想像中的秦王不一樣啊!

  他不由狐疑地頓下了腳步,面若好女...也罷,秦王長得好看些也無妨,但野心勃勃想吞併諸侯一統天下的秦王,絕不該出現這等閒雲野鶴之溫和神態...再者列國之中,秦人以尚黑獨樹一幟,黑白乃世間最決絕對立之色,喜黑之人想來並不喜白,秦王怎會穿白色衣衫?

  陳谷不知曉,他滿臉疑惑打量張良之時,對方懷中的明赫亦滿臉疑惑地打量著他。

  這位老者一看便是農人出身,但他每回與父王前往農田觀看之時,皆不會有老農會上前靠近他們,秦人向來是極內斂的呀...

  這時,扶蘇拿出驗傳,對張良道,「太傅,這位前輩乃農家掌門,此番想來咸陽拜見我父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