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屆時,無論秦國滅了韓趙魏哪一國,昌平君都能伺機挑撥其貴族舊勢力發動叛變,進而說服秦王,以他楚國公子的身份「前去平息人心」,從而趁機從咸陽脫身,暗中聯合楚國與三晉勢力蟄伏,待秦國悍然發動攻楚之戰時,再與項燕的軍隊裡應外合,給秦軍背後以致命一擊...

  眼看一切都在朝著他們預想的方向前進,然而,昌平君竟突然死了,亡了國的韓魏貴族在秦國的淫威之下,乖巧得如同孝子賢孫,楚國數十年的謀劃,徹底成了竹籃打水,萬事皆空!

  與之相反的,卻是秦國愈發詭異的興盛之況:它先是挖出大量可燃之黑煤,再又莫名得到許多高產之糧種,然後又大量吸引各國百姓前往秦國開荒耕地,如今,秦國又要開科舉「以考取吏」....

  項燕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場決定國之存亡的戰役,一旦往後拖得越久,秦國的優勢將變得越大,列國若只求自保而不早日聯手主動出擊,來日,將被秦國如殺雞宰鵝般輕巧扭斷脖頸!

  良久,他仍未等到君王的回覆,不由轉頭看了看那些舞姬,眼中閃過一絲惱怒,提高聲調再問道,「不知王上以為老臣此計如何?」

  楚王被這乍然響起的聲音嚇得身子一抖,待睜大眼一看,面前的項燕氣得花白的鬍子都翹起來了!

  他忙從花紋繁複的跪席間優雅起身,揮袖讓琴師和舞姬下去,來到項燕面前細細打量他半晌,搖首道,「老將軍往後進宮,莫再穿這粗鄙胡服,寡人瞧著實在難看至極,玄色?那是只有秦國蠻夷才穿的...」

  楚國喜巫近鬼之習俗,堪稱列國最盛者,故而楚文化之中,常有光怪陸離的「鹿角立鶴」、「虎座鳳鳥」圖騰。(1)

  而楚國王族堅持認為自己乃火神祝融之嫡嗣,故而無比崇尚日神火鳳,服飾以赤色為尊。

  說著,他又扶了扶頭頂上近兩尺的高冠,笑道,「列國之間,唯我楚國冠服最為精美華麗,老將軍身為國中大將,更該弘揚我楚國服飾之威名...」

  項燕看著身穿高腰曲裾深衣、寬袖之誇張恐能塞下個成人的君王,心中充滿了悲哀——楚國危如累卵之際,王上竟還惦記著這些穿衣打扮之事!

  悲歸悲,他面上還得認真解釋道,「老臣是武將,這胡服方便上馬作戰,若穿慣了寬袍恐於出征不利。不知王上以為老臣之計如何?」

  楚王疑惑道,「愛..愛卿方才說了何計?」

  項燕壓下心中煩悶,疑心君王是故意的,待計較一番後,只好退而求其次道,「若王上不願與列國結盟攻秦,至少也應與趙國結盟...如今三晉之地只剩趙國,依老臣判斷,趙國一旦覆滅,秦國必將轉而攻打我楚國,故而,楚國應與趙國形成最牢固之盟友,腹背牽制秦國,若秦國攻趙則楚國救之,若秦國攻楚則趙國救之...」

  「欸,停停停!又是這與列國聯盟之事,今日魏國明日趙國,寡人耳朵都要聽得起繭了。按理說,老將軍年事已高,本該趁列國休戰時節頤養天年,何苦整日惦記著打打殺殺之事?」楚王一臉煩惱地返身回到殿上,這項燕打仗雖是行家,為人卻著實無趣了些。

  項燕還要再勸,卻見身穿華美寬袍高冠的令尹昭讓,和左徒屈附,正從殿外並行走來,二人瞥了他一眼後,笑吟吟上前道,「王上,雲夢澤縣尉為您獻來一頭通體雪白之鹿,還請王上前往苑囿一觀!」

  楚王登時眼冒亮光,起身撫掌笑道,「大善!」

  說著,便急急下殿就要跟二人前去,項燕悲憤道,「王上,如今高懸於頭頂之秦劍,還抵不上一頭鹿重要嗎!」

  昭讓聞言頓下腳步,笑眯眯來到他面前,「項老將軍莫非沒聽少司命有『靈鹿出則天下定』之預言?我等如今四處為王上尋找祥瑞之靈獸,正是想為楚國取走懸於頭頂之劍。不知項將軍可願一同前去觀看?」

  項燕冷哼一聲,扭過了頭。

  屈附冷笑道,「看來,有人還在為先前流言一事,為哀王鳴不平而怨恨王上呢!」

  楚王負芻聽見「哀王」二字,方才還一派溫和的面色立時一大變,轉身厲聲道,「項燕,你念念不忘流言之事,果真暗懷對寡人不滿之心麼?」

  他最厭惡聽到的,便是楚國哀王熊猶這名字,此事楚宮中人盡皆知。

  當初,考烈王立熊悍為太子,待熊悍奄奄一息之時,名下卻只有公主而無公子,只好按兄終弟及的習俗,立同母昆弟熊猶為新君。

  但熊猶即位不過兩月,便被庶子出身的負芻派門客刺殺而亡,他也順理成章當上了楚王,正因如此,但凡有人提起那名字,今王便下意識認為對方在嘲諷他弒兄登基,自是惱怒萬分。(2)

  項燕忍下心間對屈附的反感,對君王解釋道,「王上,老臣先前勸諫您禁絕國中流言一事,並非為哀王鳴不平,而是顧及考烈王與王族之名聲啊!我楚國如今已危在旦夕,國內若再不齊心協力,待與秦軍對戰之時,恐多有不利...」

  所謂流言一事,正是楚王當初為坐穩君位,在令尹等人的慫恿下授意宮人放出去的——

  他們信誓旦旦宣稱,考烈王歸國後命中無子,熊悍與熊猶,實則是先王后李氏與春申君黃歇苟且所生,正因如此,熊悍即位後為掩飾其身世,才會授意李園設計殺了黃歇,如今楚王為王族清除得位不正之孽障,乃是撥亂反正之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