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在一團亂鬨鬨之時,對韓國王室徹底死心的張良,早暗中派出家臣奔赴各地,將韓王假意獻城、與秦軍義薄雲天、拯救梁城災民之事宣揚了出去。

  事到如今,他對韓國王室那點剩餘的情義早已灰飛煙滅,當此之時,他認為,應該讓韓民主動歸附秦國,以此減少韓民士卒之傷亡。

  正在韓民對韓王愈發恨得咬牙切齒、對秦軍印象驟然改觀之際,南陽郡又適時傳出了另一個消息——

  假守寧騰為給百姓尋一條生路,不惜背負叛君之罵名,親自前去攔截前往陽翟的秦將蒙武,在得到秦國不殺一降民和贈數萬石糧種的承諾後,帶著南郡數萬之民,反韓投秦了!

  這消息一出,登時讓原本萬念俱灰的韓國眾人,生出了無限希望——是啊,秦王既如此仁善,秦國亦如此富庶,我們為何不學南陽郡之人主動投靠秦國?如此一來,秦王定也會贈我們糧種的。

  亡國叛君?眾人如今根本無暇在意這微不足道的問題,只要投降了,秦軍就不會殺他們,算什麼亡國?至於他們的君王,究竟是韓王還是秦王,姓趙還是姓嬴,又有什麼干係?

  百姓只在意能不能順利春耕,能不能順利活下去。

  於是,待蒙武的軍隊「終於」抵達陽翟之時,郡守早已歡天喜地、守在大開的城門迎接,城中站滿了捧著簞食壺漿熱情迎接秦軍的百姓,他們的喜氣洋洋的表情,如同在迎接凱旋歸來的王師,滿臉的振奮和仰慕。

  當陽翟也得到蒙武許諾的贈糧消息傳來,各地郡守總算鬆了一口氣,我們有糧種了!畢竟,眾人往日縱是再懼怕秦國,亦不能否認其強大的實力,眼下,它解決韓國舉國之糧種根本不成問題。

  郡守們開始日日與滿城百姓一起,眼巴巴站在城門口候著,盼著,只盼秦軍快快來「攻打」自己這座城池。

  而沖往新鄭的農人半路聽到消息後,亦快速把他們此行的目標,從「搶糧種」轉變為「活捉韓王獻與秦王」。

  民憤民憤。

  世人皆言,匹夫之怒,不過血濺五步,可當成千上萬的匹夫似這般含怒而發之時,便是一支再不容任何人忽視的破城利刃!

  二月二十一,韓王終於跟姬槐商量出幾條可以瓜分到更多秦國城池的妙計,待他神清氣爽命人打開宮門,準備在百官面前顯擺一通之時,宮外驟然衝進烏泱泱的農人!

  他們舉著鐵鋤鐮刀,將宮中侍衛撲倒在地後,高喊著「活捉昏君」往宮中衝去。

  乍然聽侍衛奏稟此事的韓王怒不可遏,「大膽!宮外數萬守衛,竟攔不住一群賤民?」

  侍衛忙囁嚅道,「王上,宮外守衛...全..全去投奔秦軍了!」

  韓王猛地一抖身子,什麼?他怒道,「為何不來稟報寡人?速去傳眾臣與宗親前來王宮護駕!」

  侍衛又一言難盡地看向他,稟道,「王上,您當日下令,不許任何人進宮,亦不許遞信,所以小人不敢進殿稟告…還有,大人們也投奔秦軍了..宗親們早跑光了…」

  說完,侍衛竟也麻利地一溜煙跑了,仿佛面前暴跳如雷的,根本不是他的君王。

  韓王登時嚇得面白如紙,寡人不過數日未早朝,這...韓國究竟是怎麼了?

  姬槐見狀,忙主動請纓道,「王上,臣願攜劍,前往宮門為王上驅趕賤民。」

  韓王感動不已,忙哆嗦著手,取下隨身配劍贈與他,許諾此事平息後,定會賞他韓相之位。

  說完,他則在殿中四處奔跑,急急尋找著藏身之處。

  姬槐一出殿門,便見宮人侍衛四處亂竄,急忙拖一名落單的侍衛到隱蔽處,揮劍殺了對方,脫下他的衣物換上,急急往宮門逃去,韓相之位再好,也不及命寶貴。

  韓王想來想去,最後尋來他特意命人打造的黃金大恭桶,將它費力提到寢宮帷帳之後,便抖抖索索躲了進去,得虧他身材瘦小,倒是剛剛裝得下,他想著,此藏身處足夠出乎意料,料想那些賤民定找不到。

  他邊盼著姬槐帶回好消息,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寡人的守衛和大臣們,這是瘋了嗎?好好的,怎會被幾千秦軍嚇破了膽?

  還沒等他想明白,很快,闖進寢宮的農人便直撲金光閃閃的恭桶,順手將他拎了出來——笑話,雖然他們不敢在秦軍眼皮子底下胡亂哄搶,但金燦燦的恭桶近在眼前,誰不想搶回去換錢!

  接著,農人們掏出帶著牛糞味的繩索,將韓王五花大綁起來,拎著恭桶,推著他往殿外走去。

  韓王渾身抖個不停,邊走邊哀聲懇求道,「寡人是汝等之君父啊,安敢如此虐待寡人?」

  身後一個暴脾氣的農人聞言,頓時怒從心生,狠狠一腳踢在他臀上,

  「昏君!害死梁城萬人之時,你怎不說你是君父?為我等發放熟種之時,你怎不說你是君父?呸,我等即刻便能當上秦人,秦人的君父自然是秦王,與你有何干係?」

  另一堆農人忙上前將他扶起,齊聲朝他責怪道,「小心些,你怎的這般莽撞?若將這昏君摔死了,我等拿甚向蒙將軍交差?昏君是秦王之戰利品,豈能任由我等將他摔死?若秦王一怒之下不肯收你做秦人,莫要連累我等...」

  說著,眾人絮絮叨叨拉著韓王朝宮外走去,行至宮門時,韓王驚恐地看見姬槐毫無生機躺在地上,身上正插著自己贈他那把配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