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可她的計劃還未實施,門房就有小廝來傳話,說是廣寧公主府上有人前來拜訪。
劉氏驚訝極了,眼睜睜看著廣寧公主府上的女官儀態得體地問了老太爺老太太的安,又將一塊木盒交給了南竹萱,說是廣寧公主惦記著她腳上有傷,特意給她送來的傷藥。
無怪劉氏詫異,之前南竹萱被樓修蘊在京外救下,之後又送回京城,這件事只有明老太太和老太爺兩人知曉,他們為了外孫女的名聲,也沒有四處宣揚,只是低調地派了人給廣寧公主府上送上了厚禮,之後又謹記不與皇子公主來往的祖訓,再沒提起這件事。
所以這會兒廣寧公主派了人來,其實不僅劉氏驚訝,就連明老太爺和老太太也很意外。不過在得知護國寺那一晚,南竹萱是和廣寧公主賞梅後,便也明白了公主遣人來的用意。
心下稍安後,明老太太和氣地讓管家給女官塞了厚禮,又好言好語地將人送了出去。
回到屋內,明老太太狠狠地瞪了一眼劉氏,「聽到沒有?萱兒是同廣寧公主一同在外賞景,你以後萬不可再拿這件事胡謅了,免得壞了公主的名聲,還連累我們明家!」
劉氏小心翼翼地賠笑道:「兒媳哪裡敢亂說……」
見她這副模樣,南竹萱本來壓抑的心裡忽地升起了一抹暢快,很是隱晦,但足以讓她從連日來的陰霾中走出來了。
捧著木盒回到自己的閨房,她命侍女在外守著,自己則十分小心地打開了盒子。
兩個白瓷瓶齊齊躺在了盒子底部,一張摺疊好的紙張鋪在最下面。她從中抽出,打開來看。
上面的字跡不似尋常閨閣女子所寫的簪花小楷,筆鋒稍厲,行雲流水,瞧著像是廣寧公主這般長時間握劍的女子所寫。
認真讀來,原來是講解這兩瓶藥膏的用處的。
公主殿下她……還真是善良又心細呢。
南竹萱將紙張重新摺疊好,放在了木盒底下,又拿出一瓶與她有用的藥膏,放在了妝檯上。合上的木盒則是珍而重之地收進了旁邊的柜子里。
過了幾日,明家收集了許多合適的相看對象的畫像,擺在了南竹萱的面前。
她並未看過去,低頭沉思片刻後,在她外祖母的輕聲的介紹中,說出了她父親的想法:「外祖母,孫女在上京之前,爹爹已經同我說過,他想讓我和四皇子接觸,在選妃宴時努力爭取,成為四皇子側妃。」
明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聲音停頓了許久,隨後嘆息一聲,看著她疼愛的外孫女,問道:「那你呢?你也想嫁給四皇子為側妃嗎?」
南竹萱一陣恍惚,不知該如何回答。
明老太太見她這副模樣,有些無奈:「你瞧,連你自己都不願意入四皇子府,那你為何不想自己爭取?」
為何不爭取?因為她還有個不足十歲的親弟弟啊。
父親和繼母以弟弟作為要挾,讓她務必成為四皇子的人,至於是正妃、側妃、還是侍妾都無妨,只要能讓南家和四皇子緊密聯繫在一起就行。
所以為了弟弟能平安長大,她不得不違背自己的心,去做自己不想做的。
而且四皇子是皇家人,她若是能爭取到側妃之位,再好好與四皇子相處,或許能利用四皇子的權勢逼迫父親和繼母放弟弟出府。
「萱兒,朝堂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明老太太說得極為隱晦,只希望南竹萱能聽懂,「你父親糊塗,早早就想站隊,可他有沒有想過,若最後……不是四皇子,那南家要如何自處?你又能否保住一條命?」
她撫著南竹萱柔順的髮絲,語重心長地繼續勸道:「還有,瑞哥兒畢竟是你父親唯一的嫡子,那繼室這麼多年來都只生了個女兒出來,大約以後也沒法再生兒子了。所以瑞哥兒作為南家唯一的男嗣,你就更不必擔心你父親會對他不好了。即便那繼室再不願,也不會讓瑞哥兒記恨她,畢竟日後你爹去了,她還要仰仗你弟弟過日子……」
這些道理,南竹萱也懂,但她不敢賭父親對弟弟是否真心愛護,更不敢去賭繼母的心意。
而且,她也不願草草嫁給一個無權無勢的人。她希望自己能擁有不被人踐踏的權力,希望自己和弟弟都不再被人當做是隨意擺布的棋子,毫無怨言地受人驅使。
當然她也知道,成為四皇子側妃,其實也是連接南家和四皇子府的棋子。但四皇子這個執棋人,是她經過思量後,願意選擇的。
見她不再言語,明老太太慢慢合上了擺在眼前的畫像,「既然你心意已定,那好好在家準備著,大約再過幾日,宮裡要設宴的消息就會傳下來了。」
走到門口,她停下了腳步,回頭看著目光茫然的少女,「若你遂了心意,你外祖父和我會為你好好籌謀的。」
他們明家,雖然沒有什麼權勢,但錢多啊!有錢能使鬼推磨,即便無法幫襯萱兒太多,但大把大把的銀子砸下去,大約也是能保得萱兒平安的。
……
臘月時節,整個京城都置身於冰雪世界中,柔和的日光曬不化成堆成堆的積雪,屋檐下的冰棱折射出朦朧的碎光。
劉氏驚訝極了,眼睜睜看著廣寧公主府上的女官儀態得體地問了老太爺老太太的安,又將一塊木盒交給了南竹萱,說是廣寧公主惦記著她腳上有傷,特意給她送來的傷藥。
無怪劉氏詫異,之前南竹萱被樓修蘊在京外救下,之後又送回京城,這件事只有明老太太和老太爺兩人知曉,他們為了外孫女的名聲,也沒有四處宣揚,只是低調地派了人給廣寧公主府上送上了厚禮,之後又謹記不與皇子公主來往的祖訓,再沒提起這件事。
所以這會兒廣寧公主派了人來,其實不僅劉氏驚訝,就連明老太爺和老太太也很意外。不過在得知護國寺那一晚,南竹萱是和廣寧公主賞梅後,便也明白了公主遣人來的用意。
心下稍安後,明老太太和氣地讓管家給女官塞了厚禮,又好言好語地將人送了出去。
回到屋內,明老太太狠狠地瞪了一眼劉氏,「聽到沒有?萱兒是同廣寧公主一同在外賞景,你以後萬不可再拿這件事胡謅了,免得壞了公主的名聲,還連累我們明家!」
劉氏小心翼翼地賠笑道:「兒媳哪裡敢亂說……」
見她這副模樣,南竹萱本來壓抑的心裡忽地升起了一抹暢快,很是隱晦,但足以讓她從連日來的陰霾中走出來了。
捧著木盒回到自己的閨房,她命侍女在外守著,自己則十分小心地打開了盒子。
兩個白瓷瓶齊齊躺在了盒子底部,一張摺疊好的紙張鋪在最下面。她從中抽出,打開來看。
上面的字跡不似尋常閨閣女子所寫的簪花小楷,筆鋒稍厲,行雲流水,瞧著像是廣寧公主這般長時間握劍的女子所寫。
認真讀來,原來是講解這兩瓶藥膏的用處的。
公主殿下她……還真是善良又心細呢。
南竹萱將紙張重新摺疊好,放在了木盒底下,又拿出一瓶與她有用的藥膏,放在了妝檯上。合上的木盒則是珍而重之地收進了旁邊的柜子里。
過了幾日,明家收集了許多合適的相看對象的畫像,擺在了南竹萱的面前。
她並未看過去,低頭沉思片刻後,在她外祖母的輕聲的介紹中,說出了她父親的想法:「外祖母,孫女在上京之前,爹爹已經同我說過,他想讓我和四皇子接觸,在選妃宴時努力爭取,成為四皇子側妃。」
明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聲音停頓了許久,隨後嘆息一聲,看著她疼愛的外孫女,問道:「那你呢?你也想嫁給四皇子為側妃嗎?」
南竹萱一陣恍惚,不知該如何回答。
明老太太見她這副模樣,有些無奈:「你瞧,連你自己都不願意入四皇子府,那你為何不想自己爭取?」
為何不爭取?因為她還有個不足十歲的親弟弟啊。
父親和繼母以弟弟作為要挾,讓她務必成為四皇子的人,至於是正妃、側妃、還是侍妾都無妨,只要能讓南家和四皇子緊密聯繫在一起就行。
所以為了弟弟能平安長大,她不得不違背自己的心,去做自己不想做的。
而且四皇子是皇家人,她若是能爭取到側妃之位,再好好與四皇子相處,或許能利用四皇子的權勢逼迫父親和繼母放弟弟出府。
「萱兒,朝堂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明老太太說得極為隱晦,只希望南竹萱能聽懂,「你父親糊塗,早早就想站隊,可他有沒有想過,若最後……不是四皇子,那南家要如何自處?你又能否保住一條命?」
她撫著南竹萱柔順的髮絲,語重心長地繼續勸道:「還有,瑞哥兒畢竟是你父親唯一的嫡子,那繼室這麼多年來都只生了個女兒出來,大約以後也沒法再生兒子了。所以瑞哥兒作為南家唯一的男嗣,你就更不必擔心你父親會對他不好了。即便那繼室再不願,也不會讓瑞哥兒記恨她,畢竟日後你爹去了,她還要仰仗你弟弟過日子……」
這些道理,南竹萱也懂,但她不敢賭父親對弟弟是否真心愛護,更不敢去賭繼母的心意。
而且,她也不願草草嫁給一個無權無勢的人。她希望自己能擁有不被人踐踏的權力,希望自己和弟弟都不再被人當做是隨意擺布的棋子,毫無怨言地受人驅使。
當然她也知道,成為四皇子側妃,其實也是連接南家和四皇子府的棋子。但四皇子這個執棋人,是她經過思量後,願意選擇的。
見她不再言語,明老太太慢慢合上了擺在眼前的畫像,「既然你心意已定,那好好在家準備著,大約再過幾日,宮裡要設宴的消息就會傳下來了。」
走到門口,她停下了腳步,回頭看著目光茫然的少女,「若你遂了心意,你外祖父和我會為你好好籌謀的。」
他們明家,雖然沒有什麼權勢,但錢多啊!有錢能使鬼推磨,即便無法幫襯萱兒太多,但大把大把的銀子砸下去,大約也是能保得萱兒平安的。
……
臘月時節,整個京城都置身於冰雪世界中,柔和的日光曬不化成堆成堆的積雪,屋檐下的冰棱折射出朦朧的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