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然而,等公主將她送到禪房外時,舅母似乎並未在黑夜中認出公主。木門合上,眼看著心急火燎的舅母又要開口訓斥她,她扯動嘴角,輕聲說道:「方才那位是廣寧公主,侄女並未不顧名聲亂跑,只是同公主賞了會兒梅,談論了一番詩詞而已,舅母若是覺得侄女不顧禮義廉恥,那便也是在說公主的不是了。」
果然,欺軟怕硬的舅母一聽公主的名頭,就不敢再多話了。那張開嘴一開一合,不知說些什麼的尷尬,讓她看起來像個丑角。
南竹萱簡單行了個禮,打發了她這位眼界不高的舅母。
……
第二日一大早,再次為逝去的母妃上了一炷香後,樓修蘊就要帶著樓知行回京了。
只是今日這小子看起來有些不對勁,神思倦怠,茶飯不思,像是有什麼心事一般。
侍女們還在收拾行李,樓修蘊直接招了樓知行身邊的貼身小太監來詢問,「七皇子怎麼了?昨夜不是說他平安回了禪房?」
廣寧公主問話,小太監不敢隱瞞,三言兩語便道出了實情。
原來是樓知行在昨日外出踏雪尋梅時,遇上了一名姑娘,一見傾心,可又不敢唐突了人家姑娘,便不敢派人在寺廟內四處打探姑娘身份。本想著今日再去梅林瞧瞧是否還能碰上,可哪想到今日就要回京了,便有些傷感。
樓修蘊想了想,這些日子來護國寺焚香聽禪賞梅的高門大戶數不勝數,也不知弟弟這是看上了哪家小姐。
雖然弟弟還未弱冠,但前些日子父皇已經有了為皇子們選妃的念頭,那也該為弟弟考慮著。本來之前她心裡有幾個人選,不過若弟弟喜愛的女子身份合適,那便也一同娶進皇子府里。
畢竟當年母妃離世,外祖一家也被貶去了遙遠的通州,難以扶持她們姐弟。這麼多年來,若不是她在武學上有天賦,帶兵打仗積攢了許多戰功,恐怕無人擁護下,她們姐弟早已被吞噬在了權力漩渦之中。
樓修蘊將這件事記在了心裡,打發了人私下裡去探知昨日和樓知行遇上的世家貴女都有哪些。
如此,又同樓知行講了些四皇子那邊的情況,適時地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
回到京城,再一次忙碌了起來。樓修蘊派人打聽皇商明家的主母是否帶著表小姐回了府,得到了確切的回答後,又從庫房裡挑了些膏藥,讓人給南小姐送了過去。
她可還記得,那一日夜晚,南小姐的腳似乎是受了傷。雖說明家富庶,但見那位主母見不得南小姐好的模樣,大約是不會給她用上好的去疤藥的。
讓人去送藥後,樓修蘊便將這件事拋在了腦後。但她沒想到,因為她這個小小的舉動,倒是又救了南竹萱一次。
明家富得低調,並不是尋常商戶那般金碧輝煌,反倒是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布置得很是雅致。
只是這一方雅致的後院內,傳出了陣陣刺耳的聲音:「……兒媳自問對萱兒已是極好了,為她挑得都是比眠兒好的人家,但她自己心氣高,看不上,兒媳也不知該如何為她挑選好夫婿了……」
果然,一回了府,咋咋乎乎的明家主母就開始向明家老太爺和老太太告狀了。
「……她為了不相看,還耍小性子,深夜外出,也不知是見了什麼人,有了底氣與兒媳分辨,氣得兒媳當天整宿睡不著……」
明家主母之後又朝南竹萱打聽了廣寧公主的消息,但都被南竹萱敷衍了過去,再加上之後再沒瞧見廣寧公主邀約南竹萱外出,她便揣測那一晚和南竹萱賞梅的人不是廣寧公主,恐怕是什麼不三不四的人。畢竟公主殿下尊貴,他們明家再如何富裕,也只是個商人,宮宴都極少被邀請參加,又怎麼會和公主扯上關系?而且即便南竹萱她爹是鹽運使,但到底不是京官,也並不值得公主殿下與她結交。
所以,她才不信廣寧公主會深夜送南竹萱回去,必定是南竹萱這個小賤人胡亂扯了公主的名頭來嚇唬她的。
「胡言亂語!」明老太太一杵拐杖,將主母劉氏還要再說出口的話都給嚇了回去,「萱兒乖巧懂事,不會與人在外行走,你身為萱兒的至親舅母,以後不可再說這樣不得體的話。」
她已經看出來了,這劉氏眼皮子淺,是見不得萱兒嫁得比眠兒好,才會在萱兒的婚事上如此折騰。
看來還是得她來為萱兒相看了,且要儘快定下來,不然宮裡的旨意下來了,他們就不好再為萱兒挑選夫婿了。
畢竟她和老頭子可是知道遠在江南的女婿是個不著調的,在暗中攀附四皇子,還想著把萱兒嫁給四皇子為側妃。雖為皇家媳婦,但到底也只是個妾室。再加上他們明家始終效忠皇上,那是更不願萱兒嫁給四皇子了,免得將整個明家都壓在了四皇子身上,那可就背離了明家多年來不參與奪嫡的祖訓了。
見婆婆又在維護南竹萱,劉氏心中更加憤恨,但這會兒她也不敢再插話,只喏喏地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想著等出了這道門,她就派人在暗中宣揚南竹萱一個閨閣女子,深夜獨自外出,壞了她的名聲,看看那家世家子弟還敢娶她?!到時候無人可嫁,她再敲打敲打南竹萱,從她嘴裡撬出那晚與她私會的狂徒是誰,若身份低微,就勉為其難把南竹萱嫁給他,若身份高貴……南竹萱壞了名聲,去做個妾也是抬舉她了。
果然,欺軟怕硬的舅母一聽公主的名頭,就不敢再多話了。那張開嘴一開一合,不知說些什麼的尷尬,讓她看起來像個丑角。
南竹萱簡單行了個禮,打發了她這位眼界不高的舅母。
……
第二日一大早,再次為逝去的母妃上了一炷香後,樓修蘊就要帶著樓知行回京了。
只是今日這小子看起來有些不對勁,神思倦怠,茶飯不思,像是有什麼心事一般。
侍女們還在收拾行李,樓修蘊直接招了樓知行身邊的貼身小太監來詢問,「七皇子怎麼了?昨夜不是說他平安回了禪房?」
廣寧公主問話,小太監不敢隱瞞,三言兩語便道出了實情。
原來是樓知行在昨日外出踏雪尋梅時,遇上了一名姑娘,一見傾心,可又不敢唐突了人家姑娘,便不敢派人在寺廟內四處打探姑娘身份。本想著今日再去梅林瞧瞧是否還能碰上,可哪想到今日就要回京了,便有些傷感。
樓修蘊想了想,這些日子來護國寺焚香聽禪賞梅的高門大戶數不勝數,也不知弟弟這是看上了哪家小姐。
雖然弟弟還未弱冠,但前些日子父皇已經有了為皇子們選妃的念頭,那也該為弟弟考慮著。本來之前她心裡有幾個人選,不過若弟弟喜愛的女子身份合適,那便也一同娶進皇子府里。
畢竟當年母妃離世,外祖一家也被貶去了遙遠的通州,難以扶持她們姐弟。這麼多年來,若不是她在武學上有天賦,帶兵打仗積攢了許多戰功,恐怕無人擁護下,她們姐弟早已被吞噬在了權力漩渦之中。
樓修蘊將這件事記在了心裡,打發了人私下裡去探知昨日和樓知行遇上的世家貴女都有哪些。
如此,又同樓知行講了些四皇子那邊的情況,適時地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
回到京城,再一次忙碌了起來。樓修蘊派人打聽皇商明家的主母是否帶著表小姐回了府,得到了確切的回答後,又從庫房裡挑了些膏藥,讓人給南小姐送了過去。
她可還記得,那一日夜晚,南小姐的腳似乎是受了傷。雖說明家富庶,但見那位主母見不得南小姐好的模樣,大約是不會給她用上好的去疤藥的。
讓人去送藥後,樓修蘊便將這件事拋在了腦後。但她沒想到,因為她這個小小的舉動,倒是又救了南竹萱一次。
明家富得低調,並不是尋常商戶那般金碧輝煌,反倒是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布置得很是雅致。
只是這一方雅致的後院內,傳出了陣陣刺耳的聲音:「……兒媳自問對萱兒已是極好了,為她挑得都是比眠兒好的人家,但她自己心氣高,看不上,兒媳也不知該如何為她挑選好夫婿了……」
果然,一回了府,咋咋乎乎的明家主母就開始向明家老太爺和老太太告狀了。
「……她為了不相看,還耍小性子,深夜外出,也不知是見了什麼人,有了底氣與兒媳分辨,氣得兒媳當天整宿睡不著……」
明家主母之後又朝南竹萱打聽了廣寧公主的消息,但都被南竹萱敷衍了過去,再加上之後再沒瞧見廣寧公主邀約南竹萱外出,她便揣測那一晚和南竹萱賞梅的人不是廣寧公主,恐怕是什麼不三不四的人。畢竟公主殿下尊貴,他們明家再如何富裕,也只是個商人,宮宴都極少被邀請參加,又怎麼會和公主扯上關系?而且即便南竹萱她爹是鹽運使,但到底不是京官,也並不值得公主殿下與她結交。
所以,她才不信廣寧公主會深夜送南竹萱回去,必定是南竹萱這個小賤人胡亂扯了公主的名頭來嚇唬她的。
「胡言亂語!」明老太太一杵拐杖,將主母劉氏還要再說出口的話都給嚇了回去,「萱兒乖巧懂事,不會與人在外行走,你身為萱兒的至親舅母,以後不可再說這樣不得體的話。」
她已經看出來了,這劉氏眼皮子淺,是見不得萱兒嫁得比眠兒好,才會在萱兒的婚事上如此折騰。
看來還是得她來為萱兒相看了,且要儘快定下來,不然宮裡的旨意下來了,他們就不好再為萱兒挑選夫婿了。
畢竟她和老頭子可是知道遠在江南的女婿是個不著調的,在暗中攀附四皇子,還想著把萱兒嫁給四皇子為側妃。雖為皇家媳婦,但到底也只是個妾室。再加上他們明家始終效忠皇上,那是更不願萱兒嫁給四皇子了,免得將整個明家都壓在了四皇子身上,那可就背離了明家多年來不參與奪嫡的祖訓了。
見婆婆又在維護南竹萱,劉氏心中更加憤恨,但這會兒她也不敢再插話,只喏喏地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想著等出了這道門,她就派人在暗中宣揚南竹萱一個閨閣女子,深夜獨自外出,壞了她的名聲,看看那家世家子弟還敢娶她?!到時候無人可嫁,她再敲打敲打南竹萱,從她嘴裡撬出那晚與她私會的狂徒是誰,若身份低微,就勉為其難把南竹萱嫁給他,若身份高貴……南竹萱壞了名聲,去做個妾也是抬舉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