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錢世新自然說不得什麼,事情鬧得滿城皆知,大家聯合著在白英的眼跟前上演一出安大姑娘未來的將軍夫人賢良淑德做盡好事深受愛戴的戲碼,他是傻子才會在明面上對著幹。

  就讓安若晨拖延去吧,那份供述不重要,那不過是挑毛病抓把柄的手段,這手段不成,換一個便是了。

  錢世新要掌握幾點,一是都有誰去探望安若晨,接近她與她密商的人都有可能是她暗地裡安排的線人。是她的線人,就有可能知道安若芳的下落。而且安若晨肯定是想借這個機會與她的線人聯絡交換消息。白英盯著她的行蹤,她就乾脆布了這迷障,讓線人自己來找她。

  錢世新自認看穿了這一點,可惜線索卻不好把握,因為探聽回來的消息是,人不少,每一個都沒與安若晨見面多久,大概就是進屋看望一會打聲招呼的工夫。每一個都查探跟蹤的話,一來是人手的問題,二來耳目太多恐會招來猜疑,暴露自己。而那些與安若晨交情頗深的人,像招福酒樓趙佳華什麼的,盯了一段日子了,沒發現什麼異常。

  錢世新要掌握的第二點是時間。陸大娘寫信給了一家錢莊,錢世新將信劫了下來。他知道了安若晨的出逃計劃,劫了信,這事暫時能攔住,但攔不了多久。過一段時間,安若晨或是那孫掌柜說不定會發現中間出了問題。他得趕在他們發現問題之前,將安若晨拿下。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地將她拿下。

  「安之甫必須死。」錢世新交代陸波。

  「家有喪事,她便得留下?」陸波猜測意思。

  「不,安若晨可不會在乎安之甫的喪事。她是兇手,所以她得留下。」錢世新冷冷地道。

  第136章

  譚氏這兩天覺得很是舒心。一是她兒子安榮貴被錢世新大人看中,正在加以栽培,且才兩日工夫,便找著了位置安插。錢大人說近來他需常在中蘭城處理公務,而福安縣那頭也不能疏忽。故而需要人手為他傳遞公文跑腿傳話的。他讓安榮貴試試。

  安之甫與譚氏自然歡喜,安榮貴也頗是得意。別看只是個跑腿的小差,但那可是在錢大人身邊,能與錢大人說得上話的,算是親信。再者說,錢大人怎麼會找不到傳話的小吏,這擺明了就是照顧安榮貴,撥個職來與他。

  安若希忍不住問譚氏:「錢大人圖啥呀?」

  譚氏瞪眼:「可不是嗎?錢大人能圖啥呀。他是官老爺,不貪財不好色,前途無量。如今還被白大人重用,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他能圖我們什麼?」

  安若希說不出話來。

  譚氏道:「就算圖什麼,也不是我們安家吃虧。有這好機會,便先把握了。你弟弟進了公門,多結交些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日後你嫁進薛家,官府里有親人撐腰,於你也是大大的長臉。」

  沒錯,讓譚氏得意的第二件事,就是與薛家的親事。在安若晨受傷一事上,薛家雖然嘰嘰歪歪找陳媒婆打聽,似有懷疑看低安家的意思,但最後還不是乖乖的抬著聘禮禮書來了。薛夫人似還擔心那事惹得安家不痛快,還特意多打了兩支金簪給安若希,意喻成雙成對結喜討吉。譚氏很是滿意,薛家讓陳媒婆來打招呼,說薛夫人和薛公子會去紫雲樓探望安若晨病情,這也表示薛家在意安家的反應,提前知會。

  安若希趁機說不如我們也去。這般向薛夫人示個好,表示我們家與大姐盡棄前嫌,可不會再鬧出什麼麻煩事來,讓他們安心。

  若是從前,譚氏是不願去的,但錢世新交代她了,安大姑娘既是受傷,坊間又有那傳言,夫人還是找個時候去探望探望,以澄清流言才好。說起這個,譚氏又有另一樁高興事,那就是錢世新說了,於福安縣找了房子,準備將段氏接過去休養。這般遠離了安若晨,段氏便不會再鬧出什麼來。這個與讓譚氏去探望安若晨一樣,都是為了避免安家落下什麼不好的名聲。他既是想栽培安榮貴,就得杜絕安家惹麻煩,否則也是拖累了他自己。

  譚氏覺得在理,她心中是一百個歡喜,覺得錢世新處置了段氏真是青天大老爺知道如何為民做主。她也提醒了錢世新與安之甫,在讓段氏搬走之前莫要走漏了風聲,不然段氏鬧出事來不好看。安之甫自然也是這個心思,錢世新更不會有異議。

  譚氏打好了算盤,她是安府正房夫人,兒子入公門,日後求個一官半職,女兒嫁到薛家,富貴風光。那整個安家便是牢牢掌握在他們母子手裡。如今攆走了段氏,只需再對付了五房,趁安貴昆年紀小將他打壓下去,便再沒人能威脅到他們的地位。

  如此這般,譚氏心中得意,便覺得去見見安若晨也沒什麼。反正那賤人斷了胳膊斷了腿的躺床上,說不定也不會讓她們進屋。正如女兒說的,她還能借著這事向薛夫人表個態度,讓女兒踏踏實實地嫁好了,莫要再鬧出什麼么蛾子來。

  於是譚氏與薛夫人約好時候,隨意備了些禮,準備一起去紫雲樓。

  安若希雀躍歡喜,在屋裡好一番打扮,想著可以見到薛公子,忍不住傻笑。剛收拾妥當,卻聽丫環來報,說四姨娘來了。

  安若希嚇一跳。段氏進了來,一身素衣,清瘦可憐,目光清澈,美貌羸弱,看不出半點瘋模樣來。婆子丫環小心翼翼地跟著她,生恐段氏又藉機偷跑了。

  「我就與二姑娘喝杯水說說話。」段氏口齒清楚,柔聲軟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