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乾祐先出一萬散兵,三五成群稀稀拉拉,不成陣勢,交戰片刻便敗逃,將官軍引入險隘狹道。既而伏兵起,叛軍居高臨下,以滾木石塊擊殺,王思禮所率前鋒死傷慘重。

  官軍人數眾多,狹道擁擠施展不開,多數士兵都被擠在自己隊伍中,接觸不到叛軍。哥舒翰便以馬拉氈車為前隊衝擊叛軍,為後面的士卒開道。叛軍抵擋不住沖勢,向後敗退。

  午後東風驟起,崔乾祐將數十輛草車塞在氈車之前,縱火焚燒。風助火勢,頓時大火熊熊煙霧蔽日,盡被東風吹到官軍這邊。官軍被煙火熏得睜不開眼,敵我不分,妄自相殺。哥舒翰急令官軍撤後,但見前方煙塵滾滾,不可視物,便命弓弩手自遠處射擊。持續到天黑,箭將射盡,煙霧散去,才知叛軍已走。正待前行追擊,背後忽然鼓譟聲起,竟是崔乾祐麾下同羅精騎趁著煙火瀰漫時繞過南山到了官軍背後。官軍被堵在狹道中,前後受敵,左是黃河,右是險山,陣腳大亂,於是被打得大敗,或丟盔棄甲逃入山谷,或相互排擠墜入黃河中,囂聲振天。

  王思禮所率前軍是哥舒翰營中較為精銳善戰的部隊,後軍則幾乎全是新兵,見前軍大敗,不戰自潰,紛紛敗逃。黃河北岸的軍隊見南岸慘狀,也跟著後逃。哥舒翰僅與麾下數百騎逃脫,自首陽山西面渡過黃河,進入潼關。潼關門外先前挖了三條深溝,都是寬兩丈,深一丈,本是準備用來抵禦叛軍進攻。官軍黑夜中潰逃,一片混亂,人馬墮入溝中,須臾就將三道深溝填滿,後面的人踐踏而過。此戰出兵十四萬,最後逃入潼關的只有八千人。

  崔乾祐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清晨天剛亮便來寇擊潼關。潼關此時只剩一萬多人,又剛剛大敗,毫無鬥志,只堅持了半日,潼關便被攻陷。

  官軍與叛軍遭遇交戰到潼關淪陷,前後不過一天的時間。開戰的消息剛傳到皇帝耳朵里,那邊潼關已經失守,京師猶不知覺。

  菡玉一直在轉運途中,也不知曉潼關戰況。初十這日早上,她仍像前幾天一樣轉運糧草,從華陰郡鄭縣出發,半下午時抵達關西驛,準備稍事休息再往潼關,卻發現驛站里都是哥舒翰的部下,才知道潼關已經失陷。

  菡玉前去求見,想起之前哥舒翰屢次把自己拒之門外,掏出一塊腰牌來遞給守衛:「請將此物呈給副元帥,就說京兆少尹吉鎮安轉運糧草至此,請副帥賜見。」

  那腰牌並無特殊之處,只中間印著一個「郭」字。守衛看了看,便進去通報哥舒翰。片刻之後即來回復,召她入見。

  菡玉步入驛中,哥舒翰正在中庭急躁地來回踱步,立即迎上來,急問:「吉少尹,你怎會有這面腰牌?」他連吃敗仗,倉皇逃離潼關,頭盔都已丟落,露出滿頭華發,全沒了往日威風。

  菡玉回道:「下官前幾月一直在河北常山、趙郡、博陵等地,日前剛回京師獻捷上表。這面腰牌是郭大夫所贈的信物。」

  哥舒翰道:「不知少尹能否借我腰牌一用,並修書一封,請郭李二位大夫回軍救京畿。」

  菡玉道:「下官正有此意。」

  哥舒翰戰敗潰逃,身邊哪有筆墨,還是借了菡玉記錄轉運物資的紙筆,給郭李二人寫了一封信,與郭子儀腰牌一起即刻快馬送往常山。

  菡玉又問:「不知副帥接下來如何打算?」

  哥舒翰嘆道:「我以二十萬眾一戰棄之,潼關失落,令京師蒙險,辜負朝廷重託,只待回去向陛下請罪,一死謝天下矣。」

  菡玉道:「副帥既有死志,不如背水一戰,若能奪回潼關,保住京師、陛下安全,不是好過引頸一死?」

  哥舒翰道:「如今我只剩千餘兵力,崔乾祐卻有數萬精兵駐關,怎能奪回潼關?」

  菡玉道:「潼關為京師屏障,面東而立,東面堅固難攻,西面卻疏於防範。叛軍新入關,還不熟潼關守備,副帥卻是了如指掌。至於兵馬,兩軍交戰不過一日,死傷有限,官軍多是失散各處。副帥不如張榜召集散兵,集結成眾,或可與崔乾祐一戰。」

  哥舒翰想了想,撫掌道:「也罷!就算再敗,也不會比現今更差。」口述一道榜文,讓菡玉與幾名錄事分抄了多份,張貼到驛外各處去。

  菡玉張貼完畢,入驛內向哥舒翰報備,想建議他派人在附近廣發榜文。正說了一半,蕃將火拔歸仁忽然闖進來,對哥舒翰道:「賊兵來了,副帥請快上馬!」

  哥舒翰不疑有他,立即上馬出驛。到了驛站外,只見火拔歸仁手下的百餘名騎兵將驛站團團圍住,四周安寂,根本沒有叛軍的影子。哥舒翰策馬前行,那百餘騎卻不走,反而向他圍攏過來。哥舒翰皺起眉問:「這是怎麼回事?」

  火拔歸仁在他馬前跪下,叩首道:「副帥,潼關一戰,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眼看京師就要不保,比當日封常清失落東都更嚴重。陛下是如何對待敗軍之將,高封二人下場,副帥也都看到了。往西必死,不如東去。」

  哥舒翰斥道:「你竟要我去投降安祿山?」不肯答應,想要下馬。火拔歸仁霍然而起,一把揪住他的馬轡頭,旁邊的人一擁而上,用麻繩將哥舒翰捆在了馬背上。

  哥舒翰大怒,喝道:「火拔歸仁,你想造反嗎?快放我下來!」

  火拔歸仁向他一抱拳:「副帥,末將也是不想您喪命,得罪了。」其餘將領有不願意歸降的,都被火拔歸仁手下綁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