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把韋吉二人的罪責全攬到自己身上,皇帝又不能真拿他治罪,只道:「宰相也並非萬能,卿何必把這些過錯全算在自己頭上呢。」

  楊昭仍稱有罪,連連叩首。他把韋吉二人說成代他受過,若真要降罪韋吉,也得一併罰他。皇帝只得道:「罷了罷了,朕不跟他二人計較便是,卿平身罷。」

  楊昭叩謝皇恩,這才起來。皇帝冷聲對韋見素道:「你也好好學學,什麼是宰相的德度。」

  楊昭忙道:「陛下可折煞微臣了。有道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韋相不計自身榮辱,敢於直言進諫,而臣卻畏縮在後,本已滿懷愧疚。如今仰承陛下憐憫,僥倖為韋相求得一個人情,卻反而因此得到陛下錯愛,真是讓臣無地自容。」

  皇帝回御座坐下,見韋見素和菡玉還跪著,揮揮袖道:「你們兩個也起來罷。韋卿,速速回去將敕書準備妥當,勿再拖延。」

  韋見素勸誡不成,還是要親手為安祿山寫下任命敕書,心中百般不願。楊昭又道:「韋相為此事憂心掛懷徹夜未眠,以致心力交瘁,今日才會有失常態。求陛下體恤,讓他回府修養,撰寫敕書這等小事就由臣來代勞好了。」

  韋見素昨夜一直想著今日如何向陛下陳詞,輾轉反側未得好眠,兩眼紅腫布滿血絲,這倒是不假。皇帝看他一眼,便准了。韋見素無奈地暗暗嘆口氣,心想能避開這件事總比明明不願還得勉為其難的好。

  三人告退出宮,韋見素垂頭喪氣,鬥志全無,連中書省也不想去了,一出宮門便向他倆告辭回家。「今日險些大禍臨頭,多虧右相出手相救,下官在此謝過。」

  菡玉心中有氣,譏諷道:「是多虧了右相一直默不做聲。」

  韋見素搖搖頭,上馬離開。楊昭瞪她半晌,終究還是發不起脾氣來,嘆道:「吉少尹,我真後悔帶你一同來。」

  她冷冷道:「早知昨日的約定算不得准,不來也罷了。」

  他冷笑一聲:「我還道這些年你學到了不少,原來還是半點長進也無。當年你就只能想到行刺這種最笨的辦法,如今也還是只會直來直去不懂轉圜。你以為你是對的,別人就一定會聽麼?他是陛下,是皇帝,跟皇帝對著幹你能不吃虧?你自己不知死活也就算了,還連累左相給你墊背,你還有理了?」

  菡玉自知理虧,不但幫不上忙,還差點害了韋見素。她垂下頭,訥訥道:「那相爺有何良策?」

  「我自有計量。」他冷冷地撇開視線,「這回我可不希望你再攪和進來。」

  她低頭道:「是下官僭越了。」

  他不說話,她便一直這樣站著,垂首相對。良久,只聽他輕輕嘆了一口氣,似乎有什麼話到了嘴邊,但終究還是一字未說,轉身走了。

  一九•玉備

  韋見素勸說不成,皇帝還是從了安祿山之請,以蕃將三十二人取代原來的漢人將領。過了幾日,待這件事平息下去,楊昭才又連同韋見素上奏,道是有良策可瓦解安祿山的勢力,便是召他入京為相,將其所轄范陽、平盧、河東分別由節度副使賈循、呂知誨、楊光翽分領,則可分解其勢化險為夷。韋見素那番十萬精兵集於一人的話也並非毫無作用,皇帝同意了楊昭之策,加安祿山同平章事,擢賈循范陽節度使,呂知誨平盧節度使,楊光翽河東節度使。

  但是這四道制書皇帝卻留而不發,先派內侍輔璆琳以賞賜珍果為名前往范陽,暗中查探形勢變化。輔璆琳回京後,盛讚安祿山忠心不二,滿於現狀,更感念陛下待他的聖恩。皇帝便對楊、韋二人說,安祿山並無異心,東北奚和契丹還需要他鎮撫。征他入朝為相的事,也就作罷了。

  菡玉初聽說這主意是楊昭出的還覺得有些奇怪。當初皇帝有意加安祿山為相,如不是他為了自己權勢一力阻止,早些把安祿山徵召入京,也就沒有後來這麼多事了。如今他居然主動獻策征安祿山入朝,是感覺到時勢已經脫出他的掌控了麼?

  如今能鎮住安祿山的,也唯有陛下一人了。她歸劍入鞘,拿了夜間搜捕所需的令牌走出府衙偏門。

  門外已集結了百來名衙役,司錄參軍韋諤看她佩了劍出來,迎上來問道:「少尹,你也要親自前往麼?捉賊這種事交給我們這些武人就好。」

  菡玉道:「這是我上任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等大案,還是親力親為、小心謹慎為好。京城以往都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自關中大飢以來,已出了好幾起大案,輕則洗劫財物,重則傷人性命。這次的賊人功夫高強,來去無蹤,鬧得人心惶惶。今夜務必要抓住這伙飛賊,還百姓安寧。」

  韋諤應了一聲,心裡卻道,這哪是小心謹慎,根本就是小題大做。聽報案的富戶說,飛賊總是獨來獨往,或許就只有一個人,也就偷了幾件首飾,不過是普通的梁上君子,少尹竟帶了百名衙役專去候著抓那小賊,也未免太把這案子當回事了罷?

  京城夜裡實行宵禁,街道上空無一人,一片漆黑。這一百多人走在靜悄悄的大街上,腳步聲也格外響亮,如同擂鼓一般。一行人到了報案的親仁坊富戶宅第,將豪門大院團團圍住,等候飛賊落網。

  韋諤抓了抓腦袋。一百名衙役這麼圍著,哪個賊還敢來光顧啊?吉少尹果然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文官,竟然用這種方法抓賊。韋諤一早就勸過她,無奈她態度堅決得很,非得這麼辦,做下屬的也只能從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