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菡玉不客氣地反駁道:「相爺也曾窘困,倚仗他人接濟度日,如今發達富貴就忘記舊日困境了?境況有所改善,略加調養無可非議,但奢糜若此實在是過了。相爺不見故李相、王大夫都是以滿盈招禍,前車之鑑,相爺一點也不懼麼?」

  楊昭臉色一變,旋即又笑道:「沒錯,我本寒家,緣椒房之親而有今日地位,不知以後會有什麼結果,終究也不會留下什麼好名聲,說不定還會遺臭萬年,還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

  菡玉一震,方覺得自己剛才的話說得太重,無禮至極,頗是後悔,低頭輕聲道:「相爺何出此言……」

  楊昭道:「菡玉,不是你說的麼,我活不過四十歲的。」

  她心中猛然一落,抬頭只見他側臉看著自己,神色安寧淡定。

  這已是天寶十二載的年末,楊昭,他馬上就三十九歲了。

  隨從見兩人都不說話了,開口問道:「相爺,真要叫後面的人丟東西嗎?」

  楊昭突然一笑,轉頭對他道:「說個玩笑而已,你還當真了?下次我叫你把庫房裡堆的絹帛全拿去燒火,你去不去?」

  隨從訥訥地退後,不再多言。菡玉看著前方楊昭的背影,忽然想道,若哪天他真下令把庫房的絹帛全拿出去當柴燒,也一點都不奇怪。

  午時抵達驪山華清宮,皇帝勞頓這半日有些乏了,下午便休整調息,晚間時才擺開筵席大宴群臣。

  華燈初上,華清宮內外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筵席就擺在園中,近旁溫泉水氣氤氳,十月天裡也不覺得寒冷。

  一場豪宴,從酉時一直舉行到戌時還沒有結束,笙歌燕舞,直叫人心神麻痹。菡玉端起酒杯淺啜一口,腦中卻不時閃過日間所見道路兩旁百姓爭搶財物的情景,只覺得每一口飲的都是民之血淚,難以下咽。她放下杯來,只呆呆地坐著。

  園中廊檐台閣都綴滿宮燈,不遠處的溫湯也清晰可見。她望著池中的石蓮,突然想起第一次隨駕來華清宮,就坐在這塊地方,從這個角度看池中石雕的蓮花。

  那時還對他說,蓮高潔輸與菊,風骨不比梅,惟心素淡,雖苦猶清。一轉眼就八年過去了,失了高潔,折了風骨,卻還是一事無成。

  「在想過去的事麼?」

  她回過頭,楊昭已坐到了她身邊,手裡還端著酒杯,臉色微紅,身上帶了淡薄的酒氣,笑著又問了一句:「是想起第一次來華清宮時的情景了麼?那是天寶四載的十月,我還記得,當時你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不過桌子不是這麼擺的,要轉一個方向。」他伸出空著的那隻手,比了個旋轉的手勢。

  菡玉訝於他竟然能記得這麼清楚。這麼多次伴駕飲宴,她自己都只能大概記得那回是坐在附近,更不用說桌子朝什麼方向了。

  他看出她的驚奇,玩著手中的酒杯,笑道:「我記得的還有很多。我問你,那天你腳上穿的什麼顏色的鞋子,你還知不知道?」

  菡玉一想,那時自己已任太卜丞,參加皇帝御宴當然是穿皂色官靴,便答道:「黑色。」

  「不對,」他得意地笑了起來,「那天你腳上沾了黃泥,所以是黃靴。」

  她一點都不記得了,勉強一笑:「相爺真是好記性。」

  「我倒不是記性好,只是,」他定定地看著她,微帶酒意的眸子精光閃亮,「菡玉,你的事,我樣樣都記得。」

  她別開眼,低頭看面前的酒杯。

  他仰起臉,自顧自地回憶起來:「我記得第一次看到你時,你從樹叢里出來,右邊衣角下擺掛住了身旁矮槐的樹枝;那回在巷中遇襲,你躲過了偷襲,肩膀後背上卻落了一把牆灰;捉拿史敬忠時,我和你共坐一車,每次你閉目小憩,都會靠著窗邊那條綠色的布帘子;你從推事院放出來,我帶你去見貴妃,你買了一盆奇怪的盆栽為我治灼傷,折的是左邊從下往上第三片葉子;還有那次在群芳閣,你貼身那件小衣服,側面一共有九個繩結……」

  「相爺!」

  他放下手裡的酒杯,用力眨了眨眼,迷離的眼神才變回清明。「這酒後勁真大,」他自我解嘲地笑道,「喝的時候不覺得,這會兒腦子卻有點迷糊了。」

  她因勢說道:「酒多傷身,為了朝廷,相爺也該保重身體。」招過侍立一旁的宮女來給他倒了杯茶。

  他喝了茶,稍稍清醒了些,精神卻還亢奮,突然問道:「菡玉,你那靴上的黃泥是怎麼沾上的?」

  菡玉一愣。她連自己鞋上有沒有沾泥都不記得了,怎會知道是怎麼沾上的?

  他想了一想:「我記得那段時間天氣乾燥得很,接連一個多月都不曾下雨,有濕泥的地方,只能是水邊了。但是華清宮中的溫泉全都用石頭鋪底圍欄,從宮中至山下也都是石板路面,沒有泥地。難道你是去了野外?」

  被他這麼一說,她倒想起來了。那時第一次見溫泉,驪山又風景秀麗,便獨自一人到山上轉了一轉,看到一眼野泉,在泉邊戲耍了些許辰光,定是那時沾到的濕泥。於是便將經過緣由告訴他聽。

  他好像起了興致,臉泛紅光:「山上還有別的溫泉?在哪裡?」

  菡玉道:「當時信步亂走,不知怎的碰到,早就記不得了。」

  他抬頭看了看天:「今晚月色真好,是個亮星夜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