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借刀殺人,各為其利,這樣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就好像家常便飯一般。蓮靜頹然,低著頭只是不語。楊昭道:「先不說這個了,日後再從長計議,還是先離開這裡要緊。」

  蓮靜也不說話,只低垂著頭任他帶著出去。楊昭向安祿山辭行,安祿山小心賠禮,不敢多留,而蓮靜這副瑟縮的模樣,正像極了被人發現私密、顏面丟盡的情態。不多時,兩人便安然出了那家花樓,在外面才看見里三層外三層,鐵桶似的圍滿了士兵。

  忙了一夜,毫無所獲。第二天,正月甲辰,是安祿山生日,皇帝和貴妃為這個「兒子」大慶壽誕,賞賜錦繡華服、珍寶器玩及珍饈佳肴,不計其數。安祿山逢此喜事,又屢屢進宮見皇帝貴妃,一時無暇管那刺客之事,便全交給京師官吏查辦。過了三日,貴妃又發奇想,召安祿山入宮,用錦繡絲綢做了個大襁褓,把安祿山裹在裡面,當作嬰兒似的進行「洗兒」儀式。宮中從未聽說過有這等稀奇事,安祿山又會賣乖討巧,惹得貴妃歡笑連連,後宮滿是喧聲笑語。皇帝在前殿也聽到喧鬧,趕回後宮去,也覺得新鮮有趣,賜貴妃洗兒錢,安祿山更是得了不少賞賜。從此安祿山出入宮掖無需通報,自由進出,常與貴妃同席而食,甚至通宵不出居留宮中。有這樣的機會討好皇帝和貴妃,那小小刺客早被他拋諸腦後,聽說懲處了一干人等,也未細問,就此了結了。

  他那邊隨手一揮,事情就算完了,對牽涉其中的人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此次負責調查此事的是戶部郎中吉溫,按理說以吉溫現在的職務是不該去審理這案子,但他以前為法曹時苛酷之名傳於外,與羅希奭並稱「羅鉗吉網」,這回又得了楊昭暗中授意此案關乎蓮靜,當即把案子接了下來。

  吉溫判斷刺客為院中女子,而當夜滿院薰香,護衛疲乏,才出了疏漏,讓刺客有機可趁,刺殺未遂後也因此逃脫,便說是這家花樓的人做的手腳。又從離客人廂房較遠的池塘里搜出刺客兇器血衣,以為鐵證,把一乾女流盡數捉拿,嚴刑逼供。那些青樓女子哪裡吃得住大刑,紛紛屈打成招,死在獄中的也不在少數,其他的或判杖刑,或流放偏遠荒蠻之地。花樓的房屋資產也都查抄沒收。偏偏那老闆鴇母是個烈性之人,聽說苦心經營的財產要被查抄充公,竟迷倒獄卒越獄而出,一把火把群芳閣燒成灰燼,自己也葬身火海,和她那資財同去了。昔日艷名冠絕京城的群芳閣,就這樣成了一堆廢墟。

  一八•蓮附

  天寶十年正月月末,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入朝獻捷,獻上與西域諸國作戰俘虜的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石國王和師王。皇帝大悅,加高仙芝開府儀同三司,不久又任命其取代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安思順暗中使胡人部將割耳血諫,方得以暫時保住自己地位,但高仙芝受皇帝看重已是不爭的事實。

  安祿山見高仙芝差點身兼安西五鎮節度使,又加開府儀同三司,權勢榮耀幾乎與他比肩,不甘落後,向皇帝請求兼領河東節度。二月丙辰,皇帝下制任命原河東節度使韓休珉為左羽林將軍,由安祿山代任河東節度使。此時,安祿山不僅爵封東平郡王,兼任朝中御史大夫等要職,更同時領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雄霸一方。

  安祿山如此受寵,百官更是爭相與他結交,凡能取悅安祿山者便在皇帝面前代為美言,因而得到重用升官的不在少數。任命河東節度使時,因安祿山屢次稱讚,同時以戶部郎中吉溫為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大理司直張通儒為留後判官,河東政事悉數委託他們代管。雖然明著沒有見到安祿山和這兩人來往,但大家都猜測他們私底下和安祿山結交,不然怎會驟然升遷,得到這樣掌握大權的差事。

  「聽說那張通儒,不過是在東平郡王過門檻時扶了他一把,就此和郡王結交,攀上了這棵大樹。我怎麼就沒有這樣的好機會呢?」朝前,一名六品文官候在太極宮大殿前,看著遠處宮門外停下的東平郡王車馬,忍不住感嘆道。

  「東平郡王如此炙手可熱,自那張通儒之後,每次過門檻都有人搶著上去給他墊梯凳,哪裡還輪得到你!」一名同僚不無譏諷地朝安祿山來處努努嘴,「東平郡王正要上台階,墊不了門檻,墊台階也是一樣。」

  「墊台階也輪不上我。」六品文官遺憾地搖搖頭。

  同僚道:「這不是還沒人擁過去的麼,就一個人扶著他。大好機會,千萬莫錯過。」

  六品文官道:「雖然只是一個人,卻比一幫人分量還要重。我哪敢去和他搶?」

  同僚仔細一看,只見扶著安祿山上台階的人正是兵部侍郎楊昭。楊昭身為貴妃族兄,也很得陛下賞識,連安祿山自己也叫他一聲「舅舅」,連他也對安祿山如此諂媚,安祿山在朝中地位只怕連右相也及不上啊。

  六品文官眼看楊昭扶著安祿山上了殿前台階轉向供朝臣上朝前等候休息的偏殿去了,口中嘖嘖感嘆。同僚道:「還看什麼看?那裡是四品以上才能進的地方,多看兩眼也不會讓你進去的,還是快些到廊檐下占一個暖和點的好地方罷!」

  「郡王,小心腳下!」楊昭和安祿山並肩走入偏殿,過門檻時見安祿山只看前方,腳抬得不夠高,險些碰上門檻,忙拉住他扶了一把。安祿山三百多斤重的肥胖身軀往他身上一靠,差點把他也撞倒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