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昭命令:「把右臂伸出來。」

  幾個女子還不太清楚究竟要審什麼,只大概知道和安祿山遇刺一事有關,期期艾艾地挽起袖子。其中一名身穿粉色衣裳的年輕侍女,胳膊上正有一道猙獰的傷痕,血痂新結。楊昭喝道:「原來是你!拿下!」

  粉衣侍女花容失色,爭辯道:「我沒有作奸犯科!這道傷口是今……」

  楊昭喝斷她:「我問你話了嗎?掌嘴!」

  士兵不由分說,舉起刀鞘,打了粉衣侍女十個耳光,當即讓她唇角破裂,面頰青腫,齒落血噴,說不出話來。

  楊昭這才問其他侍女:「犯婦與御史大夫有甚過節,知曉的盡數招來,若有隱瞞,與犯婦同罪!」

  幾個女子嚇得瑟瑟發抖,嚶嚶哭泣,其中一名年紀較大的回答:「啟稟御史,犯婦吳茵兒,曾經向我等求助,要我幫助她……幫助她毒害御史大夫!」

  吳茵兒連連搖頭,口中嗚嗚有聲,被士兵摁住,動彈不得。

  楊昭問:「御史大夫不久前剛進京,和她有什麼仇怨,她要殺大夫?」

  年長侍女道:「因為……大夫見她貌美,曾讓她伴寢。吳茵兒已定了親事,聽說後退了婚約。我猜想吳茵兒是因此對大夫懷恨在心。」

  楊昭問:「吳茵兒一介女流,也敢有害御史大夫之心?」

  侍女回答:「吳茵兒本是武人之女,會些拳腳功夫,膽子比一般女子都要大。她曾向我訴說想刀殺大夫,怕把握不夠,才想出毒殺之計,但被我拒絕。」

  楊昭又問其他侍女:「她所說是否全部屬實?」侍女都連連點頭,話也說不完全。

  楊昭宣道:「犯婦吳茵兒,刺殺范陽平盧節度使、御史大夫安祿山,罪證確鑿。先拉下去打一百大板以示懲戒,再送刑部發落。」

  蓮靜再也看不下去了,怒而制止:「楊御史,你如此斷案,也未免太過草率!」

  楊昭冷眼看他:「吉少卿,我是此案主審,你若有意見,可以向陛下申訴。但今日還是我說了算!」

  蓮靜氣急:「楊昭,你……」

  楊昭不理睬他,對士兵道:「先拖下去,打。其餘閒雜人等帶下去好生看守,等候刑部傳喚。」

  「住手!楊昭,你這是濫殺無辜,草菅人命!」蓮靜欲制止士兵帶走吳茵兒,被楊昭拉住。他回身一掌劈向楊昭,楊昭仍不放手,只頭一偏,那掌便落在他受了傷的左肩上。他悶哼一聲,右手牢牢握住蓮靜胳膊,硬不鬆開。

  「一百大板會要了她的命!」

  他眼神冰冷:「不要了她的命,難道留著活口去翻案?」

  「可是她根本沒有……」

  「我當然知道她沒有,你想站出來認罪,替她洗脫冤屈嗎?」

  蓮靜頓時失了銳氣,啞口無言。刺殺安祿山的是他,他能挺身而出,攬過罪名麼?安祿山還沒死,他還沒有……

  「可是,我不能讓別人做我的替罪羊而枉死……」

  「蓮靜,你該知道,不殺一個人,安祿山不會善罷甘休。而你,你還不能死,我也不會讓你死。漏子捅了出來,就要有人承擔後果。要得到,就必須失去,必須付出代價。吳茵兒的命,我的手臂,都是如此。」楊昭放開他,左臂軟軟地垂在身側,鮮血順著他的指尖滴到青磚地面上,「正如你曾預言,我將位極人臣權勢滔天,但我也必須付出性命為代價,命不長久,死無全屍,都是一樣的道理。」

  〇七•蓮異

  安祿山返回范陽,朝中掌握大權說一不二的人依然是李林甫。李林甫此人妒賢嫉能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雖位居右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仍時時擔憂著會不會有人超越他的地位,奪了他的權勢。因此凡朝臣功高名勝、有可能為宰相的都會加以阻撓,甚至誣陷迫害。先前有裴寬、盧絢、韋堅等,都是因此而被李林甫所害。

  皇甫惟明獲罪,王忠嗣接替其任,治軍有方功名日盛,兼任河東、河西、隴右、朔方四鎮節度使,是西部鎮守邊陲的重將。李林甫怕他入朝為相,屢進讒言。

  安祿山築雄武城,大貯兵器,假借討伐契丹之名請王忠嗣帶兵助役,想從他手下奪取兵力。王忠嗣先於安祿山約定之期到,查探兵情,未見安祿山面就離開,並以所見進言安祿山潛蓄異志意圖謀反。皇帝哪裡聽得進去,反對王忠嗣生出不滿。李林甫更趁機進讒,讓皇帝疏遠王忠嗣。王忠嗣心知自己功高受李林甫猜忌,四月自請解除河東、朔方節度使之職,皇帝准許了。王忠嗣於是專心經營河西、隴右兩鎮,抗拒吐蕃。

  李林甫仍不放心,又攛掇皇帝下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石堡城險固,易守難攻,吐蕃又派重兵把守,王忠嗣認為攻石堡必會損傷大批兵馬,得不償失,不願攻城,讓皇帝心有不快。將軍董延光為立戰功自請領兵攻石堡,皇帝命王忠嗣分兵相助。王忠嗣不得已而派兵,但並未盡遂董延光心意,董延光心有怨言。

  過了預定期限,董延光仍未能攻下石堡,便歸罪王忠嗣,說他不盡力協助,阻撓軍計,皇帝大怒。李林甫趁機令濟陽別駕魏林告發王忠嗣,說王忠嗣幼年養在宮中,與忠王交情甚密,欲擁兵尊奉太子。皇帝愈怒,征王忠嗣入朝,令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會審鞫查。王忠嗣因而下獄,其隴右、朔方兩鎮節度使之職也分別由哥舒翰、安思順取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