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太后冷下眸光,連忙派親弟領內軍往南城圍堵。
她暗中吩咐:「務必要將人攔在禁外!將他就地絞殺!絕計不可放入宮來,否則他那等性子,若是……若是!你我都等著死吧!」
承恩公一聽,當即不敢耽擱,匆匆捧著金印往宮外調兵去。
……
這天大雨落得反常,一夕之間要將半年未曾落下的雨水盡數下了去。
不過幾個時辰,悶熱散去,天氣驟涼。
往日安靜富饒的綏都城中,四處穿梭著陰冷蕭瑟的風,雨水中混著腥臭的泥。
承恩公領內軍守株待兔,吩咐數百弓箭手埋伏往各處城門,勢必要叫這等逆賊有去無回。
終於在寅時十分,深夜中得見一隊玄甲騎兵,一言不發便下令放箭。
「傳太后旨意!取叛賊項上人頭者!封萬戶侯!」
「殺叛賊!封萬戶侯!」
「殺叛賊!封萬戶侯!」
雷雨聲中,眾將喝聲滾滾。
箭羽陣陣落下,叛軍似早有預料,紛紛豎起遁甲,排兵布陣,等待箭羽停歇,前進攻門。
叛將放聲冷笑:「太后矯詔!欲以奶娃娃代之!大王乃太祖之孫,不忍看殷氏江山落往賊婦之手!大王有令!誅殺賊婦,莫陳侯者,憑人頭賞萬金!」
此話一出,叛軍呼聲如雷動,一眾隨行者約三千訓練有素的鐵騎精兵,又有京營參將早暗降襄王者,早早往城內運輸鐵甲武器等,如今裡應外合攻向神策門。
只須臾功夫,神策門便陷入重重箭羽之中。
北衙禁軍、內軍與紛沓而至的叛軍短兵相接,漫天箭羽,轉眼死傷無數。
血液滲透了白玉階,隨著接連不斷的雨水落下,掩蓋住了腥臭濃烈的氣味。
滂沱雨夜,時不時喊殺之聲,傳透內外。
箭如蝗羽,灑下漫天銀光。
眾人皆是殺紅了眼。
刀槍劍戟喝聲如江翻海沸,不知何時,只聽轟隆一聲巨響。
神策門破——
「沖啊!」
「殺進去!」
「賊婦矯詔!企圖以陳氏代之!」
……
神策往內,便是那座獨屬於君主至高無上的大雄寶殿。
雨水滂沱之下,夜幕漆黑深不可測,舉目遠望,禁庭依舊巍峨雄壯。
神霄絳闕,寶頂鎏金,金磚鋪地,明珠點綴。
禁中宮人多有躲避不及,一個個瞧見叛軍如此迅速率領部下滿身血污而來,嚇得抖若篩糠,哀嚎哭泣,求饒之聲不斷。
更有甚者,紛紛攜藏私物企圖往宮外奔逃。
寅時三刻,經徹夜動亂,內宮已亂做一團。
北衙禁軍首領武衛將軍領破雨而來。
劍尖直指襄王:「奉陛下聖諭,逆臣攜兵刃闖宮,立誅殺之!」
手持刀戟的禁軍早等著這一句話,一擁而入。
殿中刀槍劍影,血光遍地,不一會兒空氣中飄滿了血腥味,兵器交接聲,刺入血肉的無力掙扎,交織在一處。
襄王面上染血,眼中皆是滾滾激意,呼:「奉天子聖諭?本王得密詔,宮車晏駕!太后瞞天子死訊不報,欲與承恩公矯詔立三歲幼童登位!承恩公已被本王麾下斬殺!人頭再此!諸位愛卿莫不是真想叫一個傀儡稱帝?莫不是真想叫一三歲小兒登基?日後,過活與婦人之手?」
他話音落下,身後屬將便丟出人頭。
那人頭披頭散髮,往地磚上咕嘟咕嘟連滾十幾個滾頭,才緩緩停下。
只見那頭顱不知浸水多久,慘白青紫一片,一雙眼還圓圓蹬著,死不瞑目的模樣。
仔細一瞧,不是太后親弟承恩公還是哪個?
宮娥與小黃門早早不知躲去了何處。
偌大宮中,漫長宮道,竟黑黝黝一片,不聞人聲。
一片岑寂中,襄王烏靴染血,一步步邁入宣政殿。
宣政往後,是延綿不絕的內宮。
婦人,果真無能。
竟叫他如此輕易便攻破神策門。
神策門失守,宮車宴駕,國舅殞命。仿佛一切都有了定局,禁衛多有心生惶恐者,士氣接連大挫。
眼看禁衛中多有不敵節節敗退者,又多有有心投誠者,殷顯於皇位觸手可及。
那個本該屬於他的位置。
若他父王沒有戰死,如何也輪不到先帝登位!
那個本該屬於他的位置!
晚了這麼些年……終歸老天有眼!
襄王話音未落,忽聞外邊是殺聲震天。
殿外一輪又一輪鋪天蓋地的箭羽。
他錯愕,回頭望去。
殿外湧入層出不窮的甲衛,數以千計。
熊熊火台燃起,照亮四處,剎那間,宮殿中亮如白晝。
禁軍前遮後擁,有的手持染血刀戟立於雨中,有的手持銀槍立於宮廊,順著火光之處看去,迎接他的是巍峨樓台之上,一雙久違的深沉的眼。
襄王面上激越漸漸散去,血液徹涼。
身後亂軍臣子隨著他看去,紛紛膝頭一軟。
如同侵染一般,一干亂軍臣子,方才還義正言辭,覆軍殺將之徒,一個個面若金紙,身子癱成一團。
不可自抑地朝著高台之上巍峨如山的身影雙膝落地。
「萬歲……」
第101章
驚變只在瞬息之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暗中吩咐:「務必要將人攔在禁外!將他就地絞殺!絕計不可放入宮來,否則他那等性子,若是……若是!你我都等著死吧!」
承恩公一聽,當即不敢耽擱,匆匆捧著金印往宮外調兵去。
……
這天大雨落得反常,一夕之間要將半年未曾落下的雨水盡數下了去。
不過幾個時辰,悶熱散去,天氣驟涼。
往日安靜富饒的綏都城中,四處穿梭著陰冷蕭瑟的風,雨水中混著腥臭的泥。
承恩公領內軍守株待兔,吩咐數百弓箭手埋伏往各處城門,勢必要叫這等逆賊有去無回。
終於在寅時十分,深夜中得見一隊玄甲騎兵,一言不發便下令放箭。
「傳太后旨意!取叛賊項上人頭者!封萬戶侯!」
「殺叛賊!封萬戶侯!」
「殺叛賊!封萬戶侯!」
雷雨聲中,眾將喝聲滾滾。
箭羽陣陣落下,叛軍似早有預料,紛紛豎起遁甲,排兵布陣,等待箭羽停歇,前進攻門。
叛將放聲冷笑:「太后矯詔!欲以奶娃娃代之!大王乃太祖之孫,不忍看殷氏江山落往賊婦之手!大王有令!誅殺賊婦,莫陳侯者,憑人頭賞萬金!」
此話一出,叛軍呼聲如雷動,一眾隨行者約三千訓練有素的鐵騎精兵,又有京營參將早暗降襄王者,早早往城內運輸鐵甲武器等,如今裡應外合攻向神策門。
只須臾功夫,神策門便陷入重重箭羽之中。
北衙禁軍、內軍與紛沓而至的叛軍短兵相接,漫天箭羽,轉眼死傷無數。
血液滲透了白玉階,隨著接連不斷的雨水落下,掩蓋住了腥臭濃烈的氣味。
滂沱雨夜,時不時喊殺之聲,傳透內外。
箭如蝗羽,灑下漫天銀光。
眾人皆是殺紅了眼。
刀槍劍戟喝聲如江翻海沸,不知何時,只聽轟隆一聲巨響。
神策門破——
「沖啊!」
「殺進去!」
「賊婦矯詔!企圖以陳氏代之!」
……
神策往內,便是那座獨屬於君主至高無上的大雄寶殿。
雨水滂沱之下,夜幕漆黑深不可測,舉目遠望,禁庭依舊巍峨雄壯。
神霄絳闕,寶頂鎏金,金磚鋪地,明珠點綴。
禁中宮人多有躲避不及,一個個瞧見叛軍如此迅速率領部下滿身血污而來,嚇得抖若篩糠,哀嚎哭泣,求饒之聲不斷。
更有甚者,紛紛攜藏私物企圖往宮外奔逃。
寅時三刻,經徹夜動亂,內宮已亂做一團。
北衙禁軍首領武衛將軍領破雨而來。
劍尖直指襄王:「奉陛下聖諭,逆臣攜兵刃闖宮,立誅殺之!」
手持刀戟的禁軍早等著這一句話,一擁而入。
殿中刀槍劍影,血光遍地,不一會兒空氣中飄滿了血腥味,兵器交接聲,刺入血肉的無力掙扎,交織在一處。
襄王面上染血,眼中皆是滾滾激意,呼:「奉天子聖諭?本王得密詔,宮車晏駕!太后瞞天子死訊不報,欲與承恩公矯詔立三歲幼童登位!承恩公已被本王麾下斬殺!人頭再此!諸位愛卿莫不是真想叫一個傀儡稱帝?莫不是真想叫一三歲小兒登基?日後,過活與婦人之手?」
他話音落下,身後屬將便丟出人頭。
那人頭披頭散髮,往地磚上咕嘟咕嘟連滾十幾個滾頭,才緩緩停下。
只見那頭顱不知浸水多久,慘白青紫一片,一雙眼還圓圓蹬著,死不瞑目的模樣。
仔細一瞧,不是太后親弟承恩公還是哪個?
宮娥與小黃門早早不知躲去了何處。
偌大宮中,漫長宮道,竟黑黝黝一片,不聞人聲。
一片岑寂中,襄王烏靴染血,一步步邁入宣政殿。
宣政往後,是延綿不絕的內宮。
婦人,果真無能。
竟叫他如此輕易便攻破神策門。
神策門失守,宮車宴駕,國舅殞命。仿佛一切都有了定局,禁衛多有心生惶恐者,士氣接連大挫。
眼看禁衛中多有不敵節節敗退者,又多有有心投誠者,殷顯於皇位觸手可及。
那個本該屬於他的位置。
若他父王沒有戰死,如何也輪不到先帝登位!
那個本該屬於他的位置!
晚了這麼些年……終歸老天有眼!
襄王話音未落,忽聞外邊是殺聲震天。
殿外一輪又一輪鋪天蓋地的箭羽。
他錯愕,回頭望去。
殿外湧入層出不窮的甲衛,數以千計。
熊熊火台燃起,照亮四處,剎那間,宮殿中亮如白晝。
禁軍前遮後擁,有的手持染血刀戟立於雨中,有的手持銀槍立於宮廊,順著火光之處看去,迎接他的是巍峨樓台之上,一雙久違的深沉的眼。
襄王面上激越漸漸散去,血液徹涼。
身後亂軍臣子隨著他看去,紛紛膝頭一軟。
如同侵染一般,一干亂軍臣子,方才還義正言辭,覆軍殺將之徒,一個個面若金紙,身子癱成一團。
不可自抑地朝著高台之上巍峨如山的身影雙膝落地。
「萬歲……」
第101章
驚變只在瞬息之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