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子青支肘側頭,安靜地聆聽著。

  霍去病望著她,月光不經意地潤澤著少年的面容。

  即便這少年就在自己觸手可及之處,他還是不由自主地生出幾分恍惚來,似乎自己伸出手去,少年便會像幻影一般消失無蹤。

  究竟該如何才能留住?

  身為將軍,面對下屬,他頭一遭感覺到如此無力。

  一曲奏罷,他緩緩放下骨塤。

  「你娘以前吹的是否就是這曲子?」他問。

  「嗯。」子青似還被曲中音符繚繞著,「……我已經好久未曾聽過了,這曲子有名字麼?」

  「《蒹葭》。」

  子青也曾讀過詩經,再看溪水邊一叢叢茂密蒹葭,笑道:「此曲在此地也算應景,只可惜對岸少了位伊人。」

  霍去病深望她一眼,沒接話,過了片刻,問道:「我奏得好,還是你娘奏得好?」

  「……還是我娘。」

  子青抿嘴笑道。

  霍去病忍不住也微笑,將骨塤擦了擦遞還與她,笑意又慢慢斂去,道:「想過麼,若你走了,以後再想聽可不能夠了。」

  默默將骨塤復戴回胸前,掩入衣領之內,子青微低著頭,只是想到要與將軍分開,相隔遙遠,心中便是一陣陣的難受。

  「你要走之事,本將軍不允。」霍去病驟然硬邦邦道。

  子青靜靜不語,抬眼注視著他,明明白白地透著信任。他仿佛回到那日樹下,又聽見少年的聲音:將軍怎會生得是那種人呢。

  「你不信?」

  「將軍恕罪,卑職自知辜負將軍栽培,他日若有機緣,定當相報。」子青望著他歉然道。

  「非得去那麼遠的地方麼?」他澀然問道,「便是有事要尋你,也不甚方便。」

  子青輕嘆口氣,低道:「樓蘭作為西域小國,本就在匈奴與漢廷的夾縫之中。此番將軍肅清漠南,一方面固然是為漢廷邊疆平安,另一方面也是啟開了漢廷往西域的通路。樓蘭此後,已是更加岌岌可危。將來若有一日,樓蘭受困,我也能幫上忙。」

  「你覺得漢廷會想攻打樓蘭?」

  「我不知道……」子青顰眉搖頭,「無論是漢廷也好,匈奴也好,樓蘭被吞併恐怕是早晚的事。」

  「你是漢人,難道要為樓蘭殉葬麼?」

  「我是墨家後人。」

  子青望著他,平靜道。

  墨者,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赴湯蹈刃,死不旋踵。

  霍去病定定望著她,不再多語,他的心中早就知道,面前這個少年所堅守的信念不是他所能動搖的。

  113第十二章長安(一)

  漢軍班師,凱旋而歸。

  一路上,宰殺掉的牛羊肉不堪天氣炎熱,很快爛掉,被紛紛丟棄。正如趙破奴所料,軍中不免有士卒議論紛紛,只道將軍奢靡浪費,自己吃不下,寧可爛掉都不分給底下的人。

  趙破奴明知真相卻不能解釋,心中難免不快,在將軍跟前嘟嚷了幾次。霍去病一徑沉默,只作不理。

  倒是他的傷勢,因霍去病是個決計不肯在眾人前示弱之人,常在馬背上,傷口總難癒合,反反覆覆,又時常發燒,弄得子青不勝憂慮,幾乎日日跟緊了他。

  至弱水渡口,得知公孫敖部已先行渡河回去,剩下李广部與張騫部。

  李敢幾乎是第一眼就看見了行在霍去病身後的子青,礙於父親李廣將軍在場,不能上前,緊緊地望著她,片刻不曾稍離。

  子青在馬背上,看見李敢未著鎧甲,袍袖下包紮的白布直裹到腕部,想來傷的不輕。在歸途她已然聽說李廣此戰頗為艱難,幸得李敢驍勇過人,單槍匹馬斬殺匈奴人數十人,大大振奮士氣,士卒們拼死與匈奴人激戰兩日,等到援軍。

  距離上次相見還未滿一年,然而兩人皆已都是自生生死死中滾過來的人。此時再見,忽覺往事如煙,雖無法忘懷,但也不自覺看淡了許多……

  她微微頷首,算是見禮,然而李廣是她不願看見的人,輕輕勒了勒將軍,退到後頭去。

  見她還肯理會自己,李敢心中自是歡喜,望著她的身影暖暖笑開。

  霍去病瞥一眼李敢,又微側了頭睇子青,神情若有所思,繼而策馬上前與李廣見禮。

  「此番出征漠南,李老將軍辛苦了!」他拱手笑道。

  雖對有靠裙帶關係之嫌的年輕將軍不太待見,但也不得不承認霍去病春夏兩戰打得甚是漂亮,李廣依軍階行禮:「驃騎將軍此戰所獲頗豐,恭喜!」

  霍去病只是淡淡一笑,目光落到李敢身上:「聽聞李二哥此番驍勇過人,與匈奴廝殺如入無人之境,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驃騎將軍過獎。」

  李敢直至此時方才把目光自子青身上收回,朝霍去病有禮道。

  霍去病笑了笑:「李老將軍,上次李二哥押送弓弩時,我就曾邀他到我軍中來,可惜他怕老將軍不允,推辭了。我至今仍引為憾事。」

  想來李敢並未對李廣提起過此事,李廣先轉頭看了李敢,才明白確有此事,遂朝霍去病道:「蒙驃騎將軍看得起,只是小兒尚年少,是老夫私心,想留他在身邊多歷練幾年。」

  霍去病大笑:「老將軍此言差矣,李二哥可比我還年長几歲呢,算不得年少了。只是老將軍捨不得歸捨不得,在外頭歷練可比在身邊歷練要長本事,您說是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