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祝一慶慈眉善目的,只打個哈哈,把手衝著席首一張,「青田姑娘,快來見過三爺,呃——,王三爺。」

  兩名伴酒的孌童間,王三爺踞坐在正中,看年歲約莫有二十七八,膚色略黑,眉目生得稜角分明,看起來有一股奕奕逼人的英氣,神色倒十分淡淡的。青田不認識這位王三爺,但她成日打交道的不是高官就是貴戚,早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既然一品大員祝一慶也對該人謙恭有加,又姓「王」——京中再無第二個王家,乃頭一號豪門望族,權傾朝野。

  她心內一凜,立時就嬌滴滴地萬福下去,眼波流閃出萬種風情,等閒一睞使人瘦。

  「見過王三爺。」

  從青田出現在門前,王三爺只深望了她一眼就轉開目光,想來是見慣了各色佳人,對怎樣驚人的美貌也只視若等閒。此時也不過把雙目向這裡掠一掠,可有可無地點了個眼皮,就再不曾朝她多瞧。

  惜珠卻在另一頭緊盯住青田不放,一雙艷眸中滿是譏誚,「三爺有所不知,青田姐姐的吹彈歌唱樣樣出色,莫說在我們懷雅堂,就在整個槐花胡同的小班裡也是首屈一指的,有『花魁娘子』的雅號。她肯定是故意遲來,存心討罰。不罰她好好彈一套大曲,倒辜負了她呢。」

  青田與惜珠自幼不和,沒一天不勾斗上幾回合的,早聽出她明里是稱讚自己的才藝,實則是暗指自己恃仗花魁的身份擺譜遲到。當即嬌笑一聲,輕巧地避開了舌鋒,「休提吹彈歌唱,只聽妹妹這話就知道,同她比起來,連講笑話我也望塵莫及。貴人在座,我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故意遲到。原是琵琶的弦斷了,臨又換了一套弦,所以耽擱了一陣子。」

  祝一慶顯然也不願橫生事端,只理一理長須,順著青田的話接道:「講笑話也好,平日裡就算了,今兒三爺在,遲到可不像話。」

  喬運則也即刻在一旁溫潤一聲:「老師此言有理,方才大家聯句作對,雅也雅了,不妨就來個俗的清爽一下耳目。」他轉面青田微微地一笑,「就罰你講個笑話吧。」

  二人暗暗交了一個眼神,眼神里滿是老辣而醇厚的默契,像沒有個幾十年釀不出的酒。青田心知這場遲到風波就此揭過,便笑盈盈地捧上一隻小小的豆蔻盒。倌人陪酒有一條規矩,所侍奉的是哪位客人,就要將自己的豆蔻盒子擺在哪位客人的面前。但看青田先把手中的盒子放來了喬運則的杯盤邊,便告坐於他肩後,作勢一嘆:「情願領罰。既然我來晚了,無緣見識方才諸位的巧對,只好說個《拙對》的故事博大家一笑。說是河南一個員外,有一個不學無術的兒子。員外出上聯說:『門前細水流將去。』兒子對下聯說:『屋裡高山跳出來。』如此文理不通,把員外氣得痛罵了兒子一頓。這一天,父子二人去道觀里拜客,一個道士出門迎接。員外一見就哈哈大笑說:『我冤枉兒子了,屋裡高山跳出來,果然是有的。』原來呀,這道士名號『高山』,是個跛子。」

  房間裡不知怎地一下靜極,唯有那王三爺笑哼一聲,拈起了手裡金紅兩色的琺瑯杯,「道士腿跛,過門檻,得跳。『屋裡高山跳出來』,兩位沒聽懂嗎?」

  「嘿嘿,是。」

  「哦,呵呵。」

  零碎的笑聲中,青田見大家全顯出一種極為惶恐的神色,正感到迷惑不解,屋外走入了一名僕從向王三爺附耳一陣,三爺懶懶地放下酒杯,「有事,告辭。」

  祝一慶急忙提身,「我送三爺。」殷勤尾隨間,一面沖諸人將袖裾一拂,「你們待著,不必送了。」又轉頭朝三爺咕噥著什麼就往外走。

  青田也隨著眾人一併起身行禮,「三爺慢走。」但只頃刻間,她的目光就悚然巨變,但看王三爺一站起,肩背挺拔,身材高大而魁梧,可每等左腿邁出,右腿才稍顯拖拉地跟上,一步就帶著右肩稍稍地一沉。但這跛行的姿態卻並未流露出絲毫不雅,反而充滿了權勢的威嚴。

  王三爺穩穩地跨過門檻,隨後把頭擰回,冷颼颼地道:「喬公子,多謝你這頓飯。」

  喬運則的滿腹文章都在舌尖打了結,只能沖對方和頭也不回的老師祝一慶的背影,頭碰腳地弓下腰。

  漫長的死寂後,小孌童中的一個絞扭著兩手,聲音荏弱而驚懼:「青田姑娘,你可闖大禍了。」

  青田只覺心口像是被填了塊冰疙瘩,齒關都打起顫來,「王三、王三爺?他、他不是——王家三公子?他是——跛子三?」

  第3章 占春魁(2)

  等候在雅間外的侍婢們有幾人探足而入,最前頭的小鬟看著還不滿十歲,童言無忌地發問:「跛子三是誰?」

  一旁的同伴忙一把捫住了她的嘴,那頭的惜珠卻「咯」地一下笑出了聲來,「說來話長。」她聲音脆亮,飛天髻間的一隻紫金簪喋喋亂閃,「當今幼君臨朝,上有兩宮太后,母后皇太后是先皇的正宮,聖母皇太后是天子的生母,人稱『東宮』、『西宮』,朝廷也分為東、西兩黨。東黨黨人就是外戚王家,王家累世巨宦,曾出過五位皇后、四代宰輔,把持大政已近百年,如今以東太后王娘娘的父親、內閣首輔王卻釗王大人為首。至於西太后一黨,倚仗的就是這一位!」

  惜珠高挑起兩眉,將手朝王三爺離去的方向一指,「這一位倒真算半個王家人,論輩分,東太后王娘娘還要叫他一聲表哥。他的生母就是王娘娘的姑媽,老王皇后。當年王皇后只有這一個獨生子,在皇子中排行第三,本該是以嫡出之尊承繼大統的,可無奈老皇帝不喜歡這個身有殘疾的三兒子,硬是將皇位傳給了庶出的長子,也就是先皇。先皇一共在位四年,就把他三弟給幽禁了四年,後來暴病駕崩,蒙古韃靼趁亂進犯邊境,朝廷屢戰屢敗,倒多虧那籠中之囚少年時曾在韃靼做過人質,熟知蒙古的地理軍情,自請披甲上陣,挽狂瀾於既倒。西太后待其凱旋迴朝,便大肆封賞,結黨來抗衡外戚王家,以圖扶助幼帝、振興宗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