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廊下有僕傭抬上來砧板長案,卻是今日那位九州名廚聽說有貴人來,特地請命當堂演示刀工。刺身是道招待貴人才有的名菜,這位九州名廚是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恭謹在堂下行了大禮後就開始展示起來。

  通譯站在一旁面帶驕傲地解釋:一道上好刺身刀功上要求剔好的魚肉不能帶刀痕,不能用水洗,肉中不能有刺。不同的魚在剔法上也不一樣,刀口要清晰均勻,要一刀到底中間不能搓動,切出的魚片還要能一片片擺齊。

  生魚片的切法因材料而異,包括平切法或削切法、線切法、蛇腹法。切的薄厚要根據魚的種類和肉塊薄厚來定,太薄蘸醬油後口味重咸,吃不出味道,太厚不好咀嚼且口味淡,因此薄厚要恰到好處。

  名廚採用了薄切法處理一條兩尺長的河豚,這是一種帶毒的魚,九州人把它稱為冬季味覺之王,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要求魚肉切得像紙一樣薄,盤子的花色可以透過魚片顯示出來,也是刀法中最難掌握的一種。處置好之後配白蘿蔔絲、蘇子葉、蘇子花、菊花、辣根上桌。

  這道菜的材料加上人工不下百金,賴戶將軍臉上的倨傲神情就和緩許多,等這道菜一上桌就伸箸開吃,嘴巴也不停地嘖嘖讚嘆,和剛進屋子時蠻橫無禮判若兩人。徐直覷眼望那四國來的使臣,卻依舊是面無異色,舉止謙然如儀。

  賓主盡歡後,徐直親自送兩位客人上了抬橋,回來又讓曾閔秀到廚房親手煮了碗麵條端上來下肚才算作罷。曾閔秀吃吃笑道:「那位九州名廚排場大得嚇人,怎麼弄出來的東西還填不飽肚子?」

  徐直枕著她的一雙纖長大腿悠然長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他們奉為圭皋之物我們也不見得喜歡,而且那個廚子一板一眼的,菜式倒是受看,只是吃起來還是一股子生腥味。」

  曾閔秀低頭撩著男人的發尾笑而不語。

  徐直第二日起床對著銅鏡梳洗時,心中忽地一動。昨日他覺得那位四國的使臣看著面善絕不只是一句客套話,是真的看著眼熟,那人微笑時的神情和此刻的鏡中人的眉梢眼角竟有三分相似。

  初冬時節水盆中的熱氣裊裊娜娜地漫延,徐直終究明白昨日那場酒宴的怪異之處,那個賴戶將軍明明看起來囂張跋扈,卻總覺得他徒然有些虛張聲勢底氣不足。那位熊野水生不過是位四國島過來適逢其會的使臣,卻一副氣度悠然胸有成竹的樣子!

  男人手中的巾帕被猛地棄進銅盆里,水花四濺開,立時模糊了銅鏡中的那張惱羞成怒的人臉。

  174.第一七四章 榷場

  五日後, 徐驕興沖沖拿著九州官府允許開辦臨時榷場的堪合進了驛館。

  屋子裡幾個人正坐在疊蓆上看平鋪的海輿圖,上面星星點點之地就代表一處海島,他立時明白這是正在商量怎樣尋找傅家老爺子,忙收斂了臉上的喜色躬身候在一旁。

  徐直正看得眼花頭疼,盤著腿不耐煩對傅百善道:「要是像你那種找法, 只怕十年都找不到你爹的蹤影,看來還是要找當地的土人許下重金, 大大的把網子撒開, 你爹一行有數十人,又都不會倭語, 仔細打聽的話總有人知道他們的行蹤!」

  寬叔憨憨地一笑道:「是啊,珍哥毋須著急,需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我們花費了大工夫才到了這邊,肯定要有個結果才會往返中土。你爹那麼大活人, 還有那麼多的船工水手, 即便是想藏起來也要找個背人的地兒。」

  院子裡的庭院栽滿了竹子,風一吹便秫秫地亂響。

  寬叔摸著腦袋道:「我尋摸了半天,當年你爹是以商家的身份出海的, 要我是抓你爹的人, 又沒有深仇大恨,只是想扣下貨物發一注橫財。這種人只圖財不圖命, 一般把貨物售賣之後, 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把人丟在礦場裡。」

  日本國多山少土, 各個諸侯小國的領地大都被山陵覆蓋,自古以來此處礦脈豐富,金銀銅鐵都不稀缺。唯一不足的就是因為歷年戰亂頻繁,挖掘礦石的人手大量潰乏。偏偏從礦石到金銀的最終提純每一步都需要熟手,這讓坐擁寶山的各方勢力徒呼奈何。

  海上貿易通暢之後,各種利益交織後不但壯大了海匪的隊伍,也催生了人口販賣這個新興行當。有需求就有供應,赤嶼島的各位當家在其間顯然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猖獗已經半公開化。端看去歲毛東珠一介女流,發起狠來就敢將曾閔秀往南洋的船上送,由此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些被販賣的人口被惡意且形象地稱之為豬玀,終生都難得自由。

  坐在一邊的徐直仔細打量了幾眼這個貌不驚人的小老頭,這人的分析和自己不謀而合。傅滿倉絕對沒有落在中土各路海匪的手裡,要不然以他廣州大海商的名頭,近一年的時間自己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傅滿倉實際落在了日本國諸多權宦的手裡。

  一身聯珠紋灰葛長衫的傅百善也是想到了這點,微蹙了眉頭道:「我爹去年離開的時候,跟我娘簡單說了幾句。說是有位常往來的大商人認得日本國天皇的一位近親,那人說天皇天性仁善,也不願意臣民生靈塗炭。我爹就突發奇想做個使臣,兩邊最好締結個什麼合約之類的東西,共同約束底下的將士民眾,最起碼給中土的老百姓得幾年休養生息的工夫!」

  徐直是見過傅滿倉的,聞說了這番話不禁笑道:「你爹可真是天真,日本國的天皇就是廟裡神龕上供奉的菩薩,實際掌權的都是地方上那些大名將軍,有時候天皇手裡拮据,興許還要跟這些將軍們借錢接糧。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順利的簽下合約,你以為以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性子,能把這一紙合約當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