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程煥的臉紅得像塊抹布,倒沒有了先前的拘束。沒好氣哼了幾聲,轉頭吩咐雜役進來將碗筷收拾了,這才步入正題。當聽到前營小旗詹維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擔下之後,他眉頭皺得死緊,「不對,這人的話裡頭有蹊蹺!」

  裴青喝了一口熱茶後道:「何止是有蹊蹺之處,簡直是漏洞四處。其一是問他何時何地,怎樣將毒~藥番木鱉放在浮春酒里的?他就避重就輕地說上一通,卻不知我本來就是使詐。方知節實際上是死於金牛七,根本就不是死於番木鱉。其二問他是誰將地圖交給他的,他就一口咬定是總旗晏超給他的,卻又說不出來地圖的具體內容。還有地圖上有兩處布置是晏超從軍之後從未去過之地,真是牛頭不對馬嘴難以自圓其說!「

  「哦?」 程煥驚詫之後頗有些意味深長,「看這樣子,這人好似只求速死,好掩蓋其真實的幕後之人啊!」

  說到這裡,裴青也有些無可奈何,「我剛從指揮使大人那裡出來,大人說此案到此為止,不能在查下去了,說再深挖下去不知還有多少人牽連進去。黑白之間本就難分,那奸細為遮掩自己的身份,巴不得將水攪得越混越好。」

  程煥扯著下巴上稀疏的鬍鬚嘆道:「話雖如此,但是真正的奸細不揪出來,軍中還會繼續泄密,到時孰輕孰重只怕指揮使大人也是難以權衡的吧!」

  裴青將佩刀唰地抽出來,燈光下閃著迫人的寒氣,又拿了軟布細細搽拭,這是他每晚固定的習慣。邊擦邊緩聲道:「查還是要查的,只是要轉在暗處查了,此案就此結也是給那奸細一個假象而已。只怕他再次出手之日,就是他命喪之時!」

  程煥緩緩點頭,「那我就將此案的具結書寫出來,等明日交給大人後就告一段落吧!」

  看見小老頭面上仍有遺憾之色,裴青放下佩刀,將書案上的硯台拿過來慢慢研磨,「一軍之長,考量總是長遠些的,他也是怕再次出現像晏超這樣的無辜之人,就因一時的不檢點,就讓幕後之人鑽了空子拿來當了替死鬼。要不是先生慧眼看出晏超之死的蹊蹺之處,還有魏大人不怕軍中家醜外傳一意請了仵作過來,只怕我們連詹維都捉拿不到!」

  程煥頗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書生意氣,覺得此事未免虎頭蛇尾,倒不是責怪什麼,大人多慮了!」

  裴青莞爾一笑,「先生休要自謙,先時我在魏指揮使大人那裡回話時,他還問起過您。說您有心的話,他想請您到他身邊當一介客卿,閒時說說話寫寫字,忙時幫著處理一下往來公文書函之類的……」

  程煥一驚,筆尖上的一滴墨就直直地落在雪白的紙箋上,片刻間就暈染了一大片,才寫了幾個字的紙便報廢了。苦笑一聲後,程煥放了筆,端端正正地行了一個大禮後道:「大人,請幫我回絕指揮使大人,小老兒只求一個混吃等死的地界。魏大人之處能者多多,實在是不缺我一個吃閒飯的!」

  裴青雙手穩穩扶住程煥的手臂,聲音低低慨嘆:「我雖然餉銀不多,但是養一個吃閒飯的,還是勉強供得起的!」

  很多年後,程煥回想起這一幕時才恍然明白,那日自己的本心明明是想偏安一隅苟且殘生,卻不知不覺地被裴青的懇切面孔牽引著,變成鬥志燃起又重入十丈紅塵。

  91.第九十一章 秦王

  月朗星稀, 凌晨的寒氣與琉璃窗內的熱氣一激就變成了滴落的水珠,好似一張哭泣的美人臉。魏勉一邊整理著衣冠一邊匆匆地奔向大營, 幾個站在外頭的精壯武士將他仔細勘察一番後,才將他放了進去。

  堂上一個二十五六的青年正坐在桌邊, 閒散地翻看著一本半新的遊記。

  青年人抬眼看見他進來爽朗笑道:「叫你半夜過來,實屬有事相商, 手下的人有些謹慎過度, 你也莫要介懷, 畢竟這些年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回陰詭刺殺了呢!」

  堂上之人正是被當今皇帝封為秦王的二皇子應旭,母親是居於景仁宮庶一品的劉惠妃,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天之驕子。十八歲時奉皇命開始治理東南海防, 其性情剛毅果敢,手段恩威並施。很多次與倭人的戰役里都看得到這位皇子的身影,多得邊關官員將領的愛重和擁戴。

  「秦」字指陝西和甘肅, 源於周、召二公「分陝而治」,是陝塬以西的涇渭之地。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宋設陝西路,元設陝西行省, 又因轄區春秋時為秦國地, 故又簡稱「秦」。

  秦代以後的歷代封王中,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在春秋時期最強大。十八歲時應旭被封為秦王, 單從這件事當中, 就可以從中窺見出帝王對於這位皇子的期許。

  但是東南海防的複雜性顯然也超出了這位秦王的意料, 為著海上之路的豐厚利潤,不但百姓中有重利者趨之若鶩,各級官僚、海商、海上的盜匪之間相互制約傾扎,更有著千絲萬縷的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微妙聯繫。

  歷朝歷代當政者都是刑律重典重罰,但是犯禁者屢禁不止殺之不盡。鳥為財死人為利亡,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鋌而走險,視國家法度仁義道德如無物,即便貴重為皇子的應旭也屢次遭到構陷甚或刺殺。

  應旭將那本《滿井遊記》放在桌上,淺笑道:「袁宏道謁選為吳縣知縣時,聽政敏決公庭鮮事。政暇與士大夫談文說詩,以風雅自命。在任僅二年,就使一縣大治吳民大悅。當時的內閣首輔申時行讚嘆說:二百年來,無此令矣!你看他的文章有什麼心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