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來了?”張信看看眾山賊抬來的箱籠財物,笑笑,“呵,不少!”

  “那是!”耿二得意地說,“兄長也不看看誰出的手!”說罷,他命收下將箱籠打開,只見全是滿滿的綾羅珠寶,看得人眼饞。

  “不錯,”張信點頭笑道,“梓州大賈黃氏果然名不虛傳,隨行的細軟都比小富之家的家當來得多。”

  眾人大笑,嘰嘰喳喳,堂上鬧哄哄的。

  張信看向立在一旁的田郎,讚許地拍拍他的肩頭,“還是老七聰明,今日當記首功!”

  這話出來,有人讚許叫好,耿二等人卻有些不快之色。

  “兄長,二兄帶著我等一路緊跟 ,貨也是二兄截下的。”有人嚷嚷道。

  “就是,我等埋伏了許久,論功勞也不比他差!”

  張信皺眉,眼風朝堂上一掃,眾人紛紛噤聲。

  田郎雙手抱胸,目光淡漠。

  “哦?”張信神色喜怒不辨,“老三不服?你說說。”

  吳三剛才喊得最大聲,聽得這話不由僵了僵。他瞥瞥耿二,哂了哂,瓮聲瓮氣道,“也不是不服,可老七不過就穿著錦袍騎馬擺擺架勢走一圈……”

  “擺擺架勢?”張信笑一聲,“就算擺擺架勢,讓你去擺你擺得來麼?上回也不知是誰穿同樣的衣服去城裡找娼家,還沒進門就給鴇婆轟了出來。”

  眾山賊哄堂大笑。

  吳三臊得臉紅,卻硬著脖子嚷道,“就算他穿衣好看些,那最後劫物的可是我等兄弟,老七刀都沒摸一下!”

  “老三你這話端是狗屁!”張信身後的王四道:“老七在城中打探了幾日,又親自出馬才將人引了來,沒他你們劫個球!”

  眾人議論紛紛,爭論不休。

  “吵什麼吵!收聲!”張信臉上有些不好看,瞥向邊上的耿二:“老二,今日出山是你領的頭,你說話。”

  耿二瞄一眼田郎,笑笑:“弟兄們都有功勞,全聽兄長分派便是。”

  張信又看向一直沒做聲的田郎:“老七,你的意思?”

  田郎嘴角勾起:“我自然也聽兄長的。”

  張信沉吟,轉頭對王四道,“既如此,老規矩,三成留在公倉,其餘平分。”

  王四答應。

  正待再說旁事,外面忽然有人氣喘吁吁地跑進來,神色興奮,“兄長……人!我等劫到了人!”

  眾人愕然。

  “女……女人!”那人一抹臉上的汗水,兩眼發光,“一個新婦!”

  寧兒緊張地縮在牆角,手裡握著金釵,心裡默念著女誡,眼睛緊盯著面前兩個晃悠地山賊。

  她的羃離在被劫的時候失落了,頭髮鬆散,臉上的粉妝也被汗水糊掉了,兩隻大眼睛裡汪汪噙著淚水。

  “小娘子,別哭呀。”一個山賊嘻笑地上前,想伸手摸她的臉。

  “別過來!”寧兒啞著嗓子,忙將金釵在空中一划。

  “喲,還挺凶!”山賊縮回手,差點被扎中。

  寧兒咬著唇,差點哭出聲來。

  心裡懊悔萬分。她原本計劃著待到迎親的牛車走到這山里時,她託言下車方便,借著樹叢逃走。可隊伍才進山,忽然呼嘯聲起,山上躥下十幾山賊。吹打的伶人和迎親送嫁的人見勢不妙,立刻驚慌逃走了,待山賊將牛車團團圍住,她衣長袖寬行走不便,只能束手就擒。

  要是在沒進山之前就下車就好了,一想到剛在被山賊扛在肩膀上帶進來,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母親曾經告訴過她,女子最重的乃是貞潔。她父親是益州司戶,是官宦之人,做女兒的切不可做出不檢點之事,讓父母蒙羞……想到這些,寧兒再也忍不住,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

  嗚嗚嗚……母親……

  嗚嗚嗚……父親……

  “……”

  兩個山賊面面相覷。

  “怎麼了?”一人茫然道。

  另一人撓頭:“不知道呀……哎哎,別哭……哎……”

  “怎麼回事?”這時,一個粗魯的聲音響起,二賊回頭,見是山寨幾個頭領都來了,連忙站到一旁。

  寧兒抬頭,看到幾個形貌邋遢的漢子走來,更加恐懼,背脊幾乎把牆角牴出個洞來。可眼神一晃,她突然發現一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裡面,愣了愣。

  她眨眨眼,用袖子擦擦眼睛。

  “呵,果真是個小美人!”吳三眼睛發亮,正待湊上前去看,卻見她望向一邊,“稹郎……”

  寧兒聲音微顫,指著田郎,“你是稹郎麼?”

  事情突如其來,眾人皆愕然,順著她的手指,目光一下聚集到表情僵住的田郎臉上。

  田郎看看他們,又看看寧兒,卻一臉懵懂:“我……”

  “田老七,你的舊識?”一人道。

  “田老七?”寧兒茫然,望著田郎,“你不是姓……”話沒說完,她的頭已經被田郎緊緊抱在懷中。

  “表妹!”田郎聲音激動,“原來是你啊!表妹!”

  眾山賊:“……”

  陽春時節,山裡的風依然帶著些寒涼,順著木屋牆板的fèng隙颼颼地透進來。

  寧兒坐在一張簡陋的矮榻上,好奇地望望四周,只見除了榻案之外,物什少得可憐,最大的擺設不過是角落一口木箱。

  “你不是叫邵稹麼?”寧兒已經不再害怕,朝站在門口的那人問道,“他們為何叫你田老七?還是個藥名,田七……”

  “不是田七。”田郎,不,邵稹望了望門外,確定無人偷聽了,才把門掩上。他回過頭來,看了看坐在木榻上的寧兒,狐疑又煩躁。

  榻前的案台上已經擺著飯食,有肉有菜,寧兒餓了一天,口水早已流到肚子裡去了。

  “沒人看著,放開吃吧。”邵稹早看出她眼裡的綠光,一語道破。

  寧兒得了這話,猶豫了一下,終於拿起碗筷,低頭吃起來。

  邵稹在木榻的另一邊坐下,手摸著下巴打量這女子,從頭看到腳,又從腳看到頭。

  寧兒被他盯得不自在,停住筷子。

  “我看我的,你吃你的。”邵稹道。

  寧兒聽話地再度埋頭苦吃。

  “你到底是誰?”半晌,邵稹疑惑地說,“我們以前認識過?”

  “你不認得我了?”寧兒抬頭。

  “是有些面善,讓我想想……”邵稹認真而誠懇,擰起眉頭,“洛陽琉璃街的柳香?嗯……不像。揚州花棲館的紅嫵?也不對,你年輕多了……利州白桐巷的小青……還是隋州的阿紈?不是?永州?定州?秦州?長安?”

  寧兒:“……”

  “……哦對了,”邵稹眼睛忽而亮起,一拍腦袋,“你是劍南人,那是萬安春香館的凝翠!”

  寧兒的臉忽然紅起來:“萬安春香館?那不是伎館麼……”

  “不是麼?”邵稹更加疑惑。

  “你真不記得我了?”寧兒可憐兮兮地望著他,眼淚搖搖欲墜。

  邵稹啞然,正要再說話,卻見寧兒背過身去。

  “你……你也背過去,不許看。”她紅著臉說。

  邵稹一頭迷霧,依言背過身。只聽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邵稹忍不住偷偷回頭,只見寧兒低頭翻著自己寬大的裙子,不知在幹什麼。

  好一會,她終於抬起頭來吁口氣,手上竟多了個折得扁扁的包袱。

  邵稹:“……”

  “回頭吧。”寧兒把包袱放在榻上,輕快地說。

  邵稹裝模作樣地轉回來,只見她把包袱打開,裡面有好些物事——零碎首飾、銅錢、小塊糗糧、針線、火石……還有一張發皺的紙。

  “看,這個。”寧兒把那紙在他面前展開,“你還記得麼?”

  邵稹的目光落在上面,忽而凝住。

  那紙已經泛黃,上面一行一行的字跡卻清晰,蒼勁而熟悉:洛陽人邵文顯,永徽四年正月立契。銀錢五千文,得錢即還。立此契,畫指為驗。錢主杜閱,舉錢人邵文顯。

  “邵文顯”三個字上面,端正地壓著一枚紅色指印。

  “原來你是杜司戶的女兒。”邵稹看了半天,恍然大悟。

  “你記起來了。”寧兒欣慰地說。

  邵稹使勁地回憶:“你叫杜……”

  “杜寧。”她說,“你以前來我家,也跟著我母親叫我寧兒。”

  邵稹揚揚眉,不置可否。

  邵稹祖籍洛陽,家中自前朝起就世代從軍。邵氏武功出眾,邵稹的先人曾以高功官至衛尉丞。可惜後來,邵氏的官運一直不佳,只有邵稹的父親官至上府果毅都尉,可惜邵稹十歲那年,他隨軍征突厥,再也沒有回來。邵稹母親早亡,父親去世之後,邵稹就成了孤兒。於是,在成都的祖父就將他接了過去。

  邵稹的祖父邵文顯從軍一輩子,老了之後,在成都掛了個州司馬的閒職。他愛好無多,唯有武功和飲酒兩樣。對於武功,他要求嚴苛,邵稹自從跟了他,每日天不亮就要起身練武,從無間斷;對於酒,他嗜之如命,家中的余錢都耗在了這上面,最後酒醉跌入水潭而亡。

  寧兒的父親杜閱,是益州司戶,對邵稹的祖父很是敬重。兩家相隔不遠,杜閱得了好酒,常常送一些給邵家;邵稹的祖父也常常過府去跟杜閱下棋。

  邵稹有時會跟著祖父去杜家,記得杜閱有個女兒,卻不記得模樣了。

  不過,她手上的契書,邵稹卻是知道的。

  那是祖父去世的前一年,一場冰雹打壞了邵家的房屋。祖父常年把錢花在飲酒上,過去房屋有些缺漏,他馬馬虎虎,從不找人徹底重新修葺。而這次,他再也不能無視,卻一樣手頭拮据。杜閱仗義解囊,將五千錢送到了邵家,可是邵稹祖父堅決不肯白受,便立了這張契書。

  邵稹記得,當年祖父對杜閱很是感激,還立志戒酒一段日子,想將這些錢早日還上。

  可惜,還沒出一年,他就故去了。

  “那時我父親想把這契書燒了,”寧兒把契書折好,重新收進包袱里,“我母親卻不許,說借了就是借了,後來又留給了我。”

  “嗯。”邵稹應了聲,“於是如何?”

  寧兒望著他,雙目期盼:“父債子承,你既然認了,就還錢吧。”

  原來是想著這個。

  邵稹悠然抱胸看著她,似笑非笑。

  ☆、3下山

  “七弟的意思,要去冀州?”議事堂上,張信聽完邵稹的話,眉毛鎖起,眼睛轉了轉。

  “正是。”邵稹向張信道,神色懇切,“小弟姨父與姨母年事已高,表妹離家許久,不忍恐長輩積慮傷心,特請離山,護送表妹回冀州老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