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淑女好逑》作者:海青拿天鵝【完結】

  備註:

  隋唐背景,日更,歡迎跳坑。

  (始終如一的文案無能、文名無能,有想法了再補= =)

  ==================

  {將分享完結好看的言情小說以及耽美小說等,找好看的小說就來/}

  ☆、1陽春

  三月的天氣,正是陽春回暖。天氣連晴了數日,碧空如洗。

  篦城裡,街道並不熱鬧,鄰里的婦人們並坐在一處曬著太陽做活,偶爾有買花糕的小販走過,引得幾個小童跟在後面。

  一陣吹打之聲忽而沸沸揚揚傳來,引得人們紛紛探頭觀望。只見石橋那邊,一輛牛車裝飾五彩緩緩而來,前呼後擁,吹打之人衣裳鮮麗,好不熱鬧。

  “是哪家喜事?挺氣派麼。”一名婦人道。

  “你不知道麼?今日城南杜大郎嫁女呢。”

  “嫁女?可杜大郎生的不是兩個兒子麼,哪來的女兒?”

  “嘖,你忘了,兩年前杜二郎在成都歿了,他女兒就來篦城投了大伯。”

  “哦!”婦人恍然大悟,“這麼說這嫁的就是杜二郎的女兒?這兩年可不怎麼見過她,可真是深養閨中。”

  “那自然。杜家現在是不行,可怎麼說也是士宦之家,杜先公和杜二郎都是入了仕的。如今這杜小娘要嫁去閬州的褚家,聽說也是個士族。”

  婦人點頭:“倒是門當戶對……”

  “什麼門當戶對。”這是,旁邊一位老婦忽而搖頭道,“你們知道什麼。我可聽說,閬州那邊的新郎是個病得只剩下一口氣的人,父母聽了方士之言,要娶新婦沖喜呢。”

  眾人愕然。

  老婦繼續道:“不然你們以為那閬州的人家,為何千里迢迢跑來篦城娶婦?杜大郎好賭,家中的資財都快敗盡了,見閬州那邊出的聘禮豐厚,就把侄女許了婚。”說著,她搖頭,“作孽喲……”

  婦人們面面相覷。

  這時,迎親的隊伍已經走了過來,婦人們細看,果然,那喜氣洋洋的人群里竟沒有新郎,只有個長輩模樣的中年人走在前面,權作引車。

  “還真是……”

  等那隊伍過去,婦人們臉上的好奇已經變成了同情,紛紛嘆氣。

  寧兒坐在牛車裡,外面的吵鬧刺耳,膝頭被牛車震得發麻,她不適地挪了挪雙腿。

  她五更起身,盥洗穿衣。頭髮被梳得一絲不苟,兩名族中的婦人一左一右地按住她,用細線給她開面,疼得她滿眼淚水。

  “勿哭,哭什麼。”大伯母崔氏手裡掂著一直寸許長的金釵,笑眯眯地說,“閬州那邊可是個大族,叔伯中有好幾位在京中。你那夫君乃是長房長子,你嫁過去可是享福呢。”說著,她把金釵插到寧兒的髮髻上,道,“這金釵是你祖母傳下的,你大伯捨不得你,就給你做了嫁妝。”

  這原本就是祖母給我的。寧兒在心裡道,低頭不語。

  崔氏見她順從,很是滿意,讓婢女給她塗脂抹粉,打扮起來。

  閬州的迎親隊伍按時來到,杜宅里喜氣洋洋。寧兒的大伯杜平大肚便便,紅光滿面;兩個兒子也難得地穿戴整齊,牛車才到,就嚷嚷地要攔車討喜錢。

  寧兒頭上戴了羃離,待行過禮,被攙著登車。當車幃放下的那一瞬,她看到這個住了兩年的老宅消失在眼前,心裡竟是解脫。

  牛車一路搖搖晃晃,當外面的伶人累了不再吹打,寧兒聽到農人趕牛的吆喝聲——已經出城了。她摸摸腰上,私藏的物事安然無恙,幸好衣裳足夠寬大。

  大路兩旁新種的青綠,農人在田地里耕作,趕路疲憊了的行人在挑著酒旗的糙廬里歇腳。

  “這地界,都快出劍南道了,還有山。”一人喝口水,搖頭道。

  “是呀,山高林密,也不知何時是個頭!”另一人用袖子扇著風。

  “二位,聽口音是中原來的吧。”糙廬主人提著茶壺笑道,“我們這地界,往東是山南道,往北出隴右道,山還有的是呢。不過要說山,本地的山確實多些高些,抱朴子葛仙人二位聽說過吧,他曾來採藥……”

  “你這店主人又訛人。”糙廬主人身後坐著兩個短衣大漢,一個尖臉,一個滿臉虬須。虬須大漢朝他嚷道,“你酒里的水那麼多,那個什麼葛仙人若喝了你的酒,怕是再也不願來了!”

  “去去!”糙廬主人回頭惱道,“我這酒是自家釀的,哪裡摻水!”

  眾人皆笑。

  一人道:“主人家,我聽說這山中有山賊?”

  糙廬主人道:“山賊麼,都是前些年東邊鬧水災時來的流寇,官府剿了許多,如今不過小股,出沒不定。二位若是憂心,可往前方村子借住兩日,這路上常有官軍人馬通過,到時將二位捎帶一程也好。”

  話才說完,一陣轔轔的聲音從大路上傳來。眾人望去,卻是六七個人擁著一輛牛車,鈴聲叮叮。而那車前,一名青年器宇軒昂地騎著白馬,身著天青錦袍,頗有貴氣。

  廬中眾人看著他們,停住了話語,有眼尖的人看到他腰間的魚袋和佩刀。

  “這麼年輕就有魚袋,是京中哪個貴胄的子弟吧。”有人嘖嘖道。

  “嗯,那刀也是好刀。”

  旁人跟著看去,只見那人的刀修長,刀柄上裹著鮫皮,除此之外,並無貴重裝飾。

  “也不見得多好,長安的鮫皮刀多的是。”他說。

  那人搖頭,笑道:“你不曾參軍看不出來,那可不是拿來擺設的儀刀,殺氣重著哩。”

  隊伍經過糙廬時,牛車四角的香氣隨風暗溢,青年淡淡地瞥了一眼廬中。眾人看清那面貌,只見劍眉星目,風姿俊逸。

  “京城的貴眷也來遊玩麼。”待車隊離開,眾人議論開來。

  “京城貴眷算什麼,”糙廬主人一邊斟酒一邊得意地說,“葛仙人都來過呢。”

  糙廬里又開始嘰嘰喳喳地談天說地,坐在後面的兩個短衣大漢卻不再飲酒,各自將糙笠戴在頭上,留下幾個錢,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糙廬。

  道路在山間變得不平整,牛車的木輪硌在□的石頭上,發出粗鈍難聽的聲音。

  車內的女子紈扇半掩,伸出玉指輕輕挑開一角車幃。

  前方,白馬上青年的身影英挺,撩人心動。

  “娘子,”走在車旁的管事不放心地說,“此人與我等半路遇得,根底不知,由他引路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女子道,“田郎可是仕宦之人。”

  “雖如此,可他一個隨從都沒有,小人總覺得……”

  “好啦,”女子打斷道,“田郎說了,他來劍南訪友,著急啟程,故而不曾帶隨人。且田郎一路知情識禮,牒文查驗也並無差錯,哪點像是歹人?你莫錯怪了他。”

  管事見她一口一個“田郎”,心知再反對也無用,只得噤聲。

  道路入山漸深,走了一段之後,路上只剩下車隊幾人,四周林木茂密,再不見他人。

  行至一處山谷,田少府提議歇息。眾人走了半日,也覺勞累,便到路旁駐步飲水。

  女子從車上下來,仍將紈扇半掩面龐,瞥向立在馬旁眺望山景的青年,移步朝他走去。

  “得田郎一路照拂,妾有禮了。”女子款款行禮道。

  田郎還禮;“同路相攜,本是應當,娘子不必言謝。”

  女子含笑,卻又微微蹙眉,輕嘆道:“田郎有所不知,妾自綿州往京,一路上聽人備言此地兇險,本有怯意,奈何姨母病重,實不忍教她空盼。幸虧路上遇得了田郎,否則至今不知如何是好。”

  田郎看著女子,紈扇後麵粉頰桃紅,一雙眼眸脈脈含情。

  “娘子實在客氣。”田郎溫聲道。

  女子嬌羞低頭,再問:“容妾再問,聽田郎口音,是京城人士?”

  “某世居長安。”

  “如此,”女子問,“不知田郎身居何職?”

  “娘子說的是我這魚袋麼?”田郎忽而露齒一笑,將腰間魚袋解下,彬彬有禮地在女子面前打開來,“娘子請看,是空的。”

  女子愣了愣。

  “老七!”這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一聲呼喝,“貨都齊了麼?”

  田郎朝那邊一招手,“齊了!”

  只聽一聲呼哨銳響,十幾條蒙面大漢從密林里躥下。正在歇息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驚得變色 ,幾個會武術的家人急忙拿起刀棍。

  “你……”女子徹底醒悟過來,望著仍一臉笑容的田郎,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賊人納命!”一個身形驃壯的家人怒喝一手,舉刀朝田郎殺來。

  田郎卻面不改色,也不拔刃,那刀風到時,只將身體輕快一讓,乘家人未及收勢猛然一腳飛起,將人撂倒在地。

  待收拾完畢,求饒聲和呵斥聲在山谷里交雜,山賊們清點著從牛車上搬下來的財物,喜滋滋的。

  “辛苦了。”虬須漢子耿二身著短衣,摘下頭上的糙笠,笑嘻嘻地對田郎說。

  “二兄。”田郎亦笑,朝他抱抱拳。

  耿二轉頭去看財物,打開一隻箱子,將面上一串項鍊挑出來。

  “不錯,還是上等的合浦珠。”他頗有興致地在自己的脖子上比了比.

  “耿爺想要也成!”有人嚷嚷道,“先討個嫂夫人!”

  旁的山賊一陣鬨笑。

  “嫂夫人還不簡單!”尖臉漢子吳三打量著縮在地上的女子,笑得色迷迷的,“這就有個現成的。”

  眾人大笑地附和。

  可憐的女子剛醒過來,聽到這話,又暈了過去。

  耿二笑罵:“老三你閉嘴!還有你們這些小兒,鼓譟個鳥!”說著,眼睛卻不住往女子身上轉。

  “耿爺!”又有人道,“這些人怎麼辦?”

  耿二斜眼瞥瞥那些面如死灰的家人:“什麼怎麼辦,殺了丟山溝里。”

  “殺了?”田郎轉過頭來,不緊不慢地扯開圓領袍上的扣子,“我等出來之前,兄長一再吩咐,只取財物不傷人命。”

  “不殺?”吳三嚷嚷:“難道讓他們去報官?”

  田郎沒有說話,只將眼睛清凌凌地看著耿二。

  耿二面上哂然:“便如老七所言,放了他們。”說罷,瞥瞥地上的女子,咽咽喉嚨,“不過這……”

  “不綁人亦是先前商議好的。”田郎接道。

  耿二被他一句話堵住,眼神有些惱怒不甘,卻只得將手一揮,“把貨搬走,回山!”

  眾人一哄而起,紛紛搬起財物,躥回密林。

  ☆、2契書

  回到山寨里,頭領張信正在堂上。

  張信身長不足五尺,卻身形壯碩,耿二等人早摘了蒙面布,紛紛上前抱拳行禮,口稱“兄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