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小金毛舒服地蹭了蹭他的手,皇帝伸出另一隻手:「我抱抱?」
回答他的是小金毛抓住喜兒的衣服。喜兒解釋小金毛跟他不熟,小金毛平時也不喜歡別人抱,只愛窩在二郎懷裡。
皇帝把手縮回去:「哪哪兒都好,就是眼神不行。」
二郎拎著板凳坐到喜兒對面,小金毛跳到二郎懷裡,二郎揉揉小金毛的腦袋:「分得清好歹,一會兒獎你半塊西瓜。」
皇帝氣笑了。
皇后見狀也想笑,陛下還以為在長安嗎,除了魏徵,沒人敢給他添堵。
沈伊人提醒二郎少說幾句,本意是給皇帝留點顏面。二郎抱著小金毛起身:「去園子裡看看還有沒有桃。」
喜兒叫陳冬日拿著籃子跟二郎一起去,沒有桃就摘葡萄或地里的瓜。
皇后不敢用涼的,所以皇帝沒在她跟前吃瓜:「那裡不是果園嗎?」
喜兒:「我家的雞鴨鵝都養在那邊,還有一片菜地。」
皇后這幾日沒見到雞鴨,潛意識認為被她吃沒了:「最近幾日聽到公雞打鳴,也是園子裡的公雞。」
寧氏坐在小床另一邊幫小薇抱孩子,聞言就說是她家的公雞。然後又說也不一定,村里家家戶戶都有雞。
喜兒:「雞跟雞不一樣,你吃的雞是吃果子和菜、蟲子長大的。他們的雞什麼都吃。」
寧氏覺著這話好笑:「雞原本就什麼都吃。咱們村只有你認為吃果子長大的雞肉鮮嫩沒有腥味。」
「本來就是!」喜兒瞪她一眼:「不懂少說話,好好照顧你侄女。」
皇后見小薇的孩子醒了,就問兕子是不是也醒了。沈伊人朝床上看一眼:「沒有。睡得好著呢。兕子真乖,吃飽了睡,醒了也不鬧。蓼藍小時候也沒有她這麼乖。」
喜兒:「我小時候這麼乖。」
沈伊人噎了一下:「人家說什麼你都能拐到自己身上。趕明兒叫兕子給你當女兒吧。」
二郎跟他姐和姐夫提過一句,陛下想跟他和喜兒結乾親。沈伊人惶恐,也認為帝後都護不住小公主,二郎和喜兒何德何能。鍾子孟又迷信了,說天上諸神瞧不上民間的孩子,兕子認在二郎和喜兒名下,說不定能長大,就像村里有些孩子體弱只起小字,及冠或及笄後再起名。
沈伊人心疼小公主,鍾子孟這樣一說,她反而勸二郎,萬一有用呢。
皇帝打定主意跟二郎結乾親,沈伊人就順便把此事說出來,省得以後村里人閒著沒事胡思亂想。
喜兒:「當就當!我還怕你不成?」
「又傻了。跟我有什麼關係?」沈伊人無奈,「去園子裡看看還有多少熟的果子。」
以前皇后聽兒子們說喜兒的雞鴨鵝在園子裡,她以為是院子裡,心說不在院子裡還能養在門外嗎。她還跟身邊女官嘲笑過兒子無知。
現在想起來,皇后不禁想笑自己 :「喜兒,還有多少只雞鴨鵝啊?」
「夠你補身體的。」喜兒停下來想一下:「還有十幾只公鵝,六七隻母鵝,母雞和母鴨加一起有二十多隻。公雞和老公鴨沒數。我去數數。一天一隻也夠吃到中秋。」
第135章 痊癒回京
三伏天過去皇后也沒再出現血流不止的情況, 帝後不敢疏忽,叫二郎給長孫無忌去一封信。
五日後,二郎駕馬車載著帝後二人到安陽縣城外一座大宅子裡, 長孫無忌和四位太醫已等候多時。太醫為皇后診脈,接著又問詢一番,皆不明白皇后是如何痊癒的。
幾個太醫連聲說:「怪哉!怪哉!」
長孫無忌:「操心的事少了, 身體就好了唄。」
皇后行事謹慎周全,不得不勞心費神。聞言, 太醫就說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皇帝問太醫如今是否可以回宮。
太醫看看皇后的臉色,跟去年差點小產時有一比,遠不如前幾年。四位太醫互相看看, 由擅長女子病症的太醫斟酌勸帝後再在此地靜心調養一至兩個月。接著這位太醫就要去開食補方子。二郎叫他先等一下, 告訴他皇后早上小米粥,晚上桃膠或蓮子銀耳,中午有羊肉湯, 有公雞湯,偶爾也有鴨湯。
聽到這些, 太醫立刻向帝後稟報,他開的方子也是這些東西。
長孫無忌問能否用人參魚肚或燕窩。
太醫一時陷入猶豫。
二郎:「皇后體弱食量小,用極好的食材跟用蓮子紅棗一般無二?」
太醫微微點頭, 對皇帝道:「皇后是這樣調養好的,臣不建議臨時換方子。」停頓一下, 「臣聽杜相提過此地山清水秀,別處的人參燕窩不見得比此地的蘿蔔白菜養人。」
皇帝不禁握緊皇后的手,問:「不能跟克明似的回去一兩年又病了?」
皇后很怕自己突然大出血, 也想在此地穩兩個月:「可是陛下離京——」
「朝中有太子。」皇帝打斷,「如今你和朕都在, 他都敢出亂子,以後如何擔得起萬里江山?再說了,現在犯了錯有朕替他解決,以後犯了錯,受苦受難的又將是黎民百姓。」
二郎很是意外:「難為您還知道寵子如殺子。」
「養廢一個你這樣的,同樣的錯誤我還會犯第二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回答他的是小金毛抓住喜兒的衣服。喜兒解釋小金毛跟他不熟,小金毛平時也不喜歡別人抱,只愛窩在二郎懷裡。
皇帝把手縮回去:「哪哪兒都好,就是眼神不行。」
二郎拎著板凳坐到喜兒對面,小金毛跳到二郎懷裡,二郎揉揉小金毛的腦袋:「分得清好歹,一會兒獎你半塊西瓜。」
皇帝氣笑了。
皇后見狀也想笑,陛下還以為在長安嗎,除了魏徵,沒人敢給他添堵。
沈伊人提醒二郎少說幾句,本意是給皇帝留點顏面。二郎抱著小金毛起身:「去園子裡看看還有沒有桃。」
喜兒叫陳冬日拿著籃子跟二郎一起去,沒有桃就摘葡萄或地里的瓜。
皇后不敢用涼的,所以皇帝沒在她跟前吃瓜:「那裡不是果園嗎?」
喜兒:「我家的雞鴨鵝都養在那邊,還有一片菜地。」
皇后這幾日沒見到雞鴨,潛意識認為被她吃沒了:「最近幾日聽到公雞打鳴,也是園子裡的公雞。」
寧氏坐在小床另一邊幫小薇抱孩子,聞言就說是她家的公雞。然後又說也不一定,村里家家戶戶都有雞。
喜兒:「雞跟雞不一樣,你吃的雞是吃果子和菜、蟲子長大的。他們的雞什麼都吃。」
寧氏覺著這話好笑:「雞原本就什麼都吃。咱們村只有你認為吃果子長大的雞肉鮮嫩沒有腥味。」
「本來就是!」喜兒瞪她一眼:「不懂少說話,好好照顧你侄女。」
皇后見小薇的孩子醒了,就問兕子是不是也醒了。沈伊人朝床上看一眼:「沒有。睡得好著呢。兕子真乖,吃飽了睡,醒了也不鬧。蓼藍小時候也沒有她這麼乖。」
喜兒:「我小時候這麼乖。」
沈伊人噎了一下:「人家說什麼你都能拐到自己身上。趕明兒叫兕子給你當女兒吧。」
二郎跟他姐和姐夫提過一句,陛下想跟他和喜兒結乾親。沈伊人惶恐,也認為帝後都護不住小公主,二郎和喜兒何德何能。鍾子孟又迷信了,說天上諸神瞧不上民間的孩子,兕子認在二郎和喜兒名下,說不定能長大,就像村里有些孩子體弱只起小字,及冠或及笄後再起名。
沈伊人心疼小公主,鍾子孟這樣一說,她反而勸二郎,萬一有用呢。
皇帝打定主意跟二郎結乾親,沈伊人就順便把此事說出來,省得以後村里人閒著沒事胡思亂想。
喜兒:「當就當!我還怕你不成?」
「又傻了。跟我有什麼關係?」沈伊人無奈,「去園子裡看看還有多少熟的果子。」
以前皇后聽兒子們說喜兒的雞鴨鵝在園子裡,她以為是院子裡,心說不在院子裡還能養在門外嗎。她還跟身邊女官嘲笑過兒子無知。
現在想起來,皇后不禁想笑自己 :「喜兒,還有多少只雞鴨鵝啊?」
「夠你補身體的。」喜兒停下來想一下:「還有十幾只公鵝,六七隻母鵝,母雞和母鴨加一起有二十多隻。公雞和老公鴨沒數。我去數數。一天一隻也夠吃到中秋。」
第135章 痊癒回京
三伏天過去皇后也沒再出現血流不止的情況, 帝後不敢疏忽,叫二郎給長孫無忌去一封信。
五日後,二郎駕馬車載著帝後二人到安陽縣城外一座大宅子裡, 長孫無忌和四位太醫已等候多時。太醫為皇后診脈,接著又問詢一番,皆不明白皇后是如何痊癒的。
幾個太醫連聲說:「怪哉!怪哉!」
長孫無忌:「操心的事少了, 身體就好了唄。」
皇后行事謹慎周全,不得不勞心費神。聞言, 太醫就說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皇帝問太醫如今是否可以回宮。
太醫看看皇后的臉色,跟去年差點小產時有一比,遠不如前幾年。四位太醫互相看看, 由擅長女子病症的太醫斟酌勸帝後再在此地靜心調養一至兩個月。接著這位太醫就要去開食補方子。二郎叫他先等一下, 告訴他皇后早上小米粥,晚上桃膠或蓮子銀耳,中午有羊肉湯, 有公雞湯,偶爾也有鴨湯。
聽到這些, 太醫立刻向帝後稟報,他開的方子也是這些東西。
長孫無忌問能否用人參魚肚或燕窩。
太醫一時陷入猶豫。
二郎:「皇后體弱食量小,用極好的食材跟用蓮子紅棗一般無二?」
太醫微微點頭, 對皇帝道:「皇后是這樣調養好的,臣不建議臨時換方子。」停頓一下, 「臣聽杜相提過此地山清水秀,別處的人參燕窩不見得比此地的蘿蔔白菜養人。」
皇帝不禁握緊皇后的手,問:「不能跟克明似的回去一兩年又病了?」
皇后很怕自己突然大出血, 也想在此地穩兩個月:「可是陛下離京——」
「朝中有太子。」皇帝打斷,「如今你和朕都在, 他都敢出亂子,以後如何擔得起萬里江山?再說了,現在犯了錯有朕替他解決,以後犯了錯,受苦受難的又將是黎民百姓。」
二郎很是意外:「難為您還知道寵子如殺子。」
「養廢一個你這樣的,同樣的錯誤我還會犯第二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