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琉璃就怕他會這樣,只好勸道:「好,先不動。」子離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嘻嘻笑道:「今後我就在這裡陪她。」琉璃無法,回頭看見茵茵站在門口,就道:「過來跟你娘磕個頭。」茵茵怯怯問:「那是誰?」琉璃哭道:「那是你娘啊,過來給她磕個頭。」茵茵又指著子離問:「那他是誰?」琉璃道:「那是你三叔叔。」茵茵卻叫道:「爹呢?我要爹!」她說完就跑出去了。琉璃突然想起一直不見子巽,心下擔心,又看子離坐在棺柩旁邊又哭又笑,不知說些什麼,千頭萬緒湧上心頭,索性自己放聲哭起來。
那晚她安頓好了茵茵,就在隔壁小廂房裡睡了。她睡得極淺,後屋裡只響了兩聲爭吵聲,她就立刻醒了,忙披了衣服去看究竟。子離正一把推開子巽,叫道:「你別過來!她是我的!」子巽搖搖晃晃,好像喝了酒,被他一推就摔倒在地。琉璃忙上前去扶他,口中道:「三爺,他大老遠跑來,和你一樣傷心,你別這樣對他。」子巽喘著氣,琉璃扶著他上前,走到棺柩那裡他又不走了,只看了一眼,就折回來。三人對視,琉璃看他似有什麼話要問,但終是沒開口。他站了一會,就要出去。琉璃不解,只好扶著他。子離在後面道:「她說要火化,然後帶她回京城。」
他身影一頓,就出去了。琉璃跟著他走進了東面的廂房,他坐到一把椅子上,上面還有一張舊的灰鼠皮。對面卻是一張梳妝檯,一個小盒裡還有幾隻銀釵,已失掉了光澤。一件淡黃色坎肩還搭在台子上,一邊的毛已經脫落了不少。他朝她揮揮手,示意她出去。她走到門口,回頭望他一眼,輕輕關了門。
她走出幾步,又折回來。仔細一聽裡面靜悄悄的,透過門縫一看,子巽還是坐在那裡,卻是埋頭在那件坎肩里,一動不動。第二天一早她來敲門,他還是那個姿勢。她輕聲叫道:「二爺。」子巽方才抬頭,她道:「二爺,早早地辦了喪事,我們就回去吧。」他不語,半晌道:「好。」
第38章
召陽漸漸長大,在韓府的地位越顯尷尬。他讀書識字,一些婆子丫頭都會找他寫幾個字,或去一封信,倒叫眾人不好怎麼使喚他。可遇到女眷出府,又是他做趕車的小廝。他在少年看過一些書,在功名上有自己的抱負,每每想離開韓府去考科舉。可一離開韓府,誰又會認得他孫召陽。科舉選拔百里挑一,他無權無勢,想功成名就恐怕是遙遙無期;不比如今依傍韓府,出門後人人都對他賠笑寒暄。這些年來他往往思來想去,盤算著將來如何自處。曾今一度他向付納示好,希冀他能收他做學生;誰知付納對他冷冷一瞥,接著道:「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從不諂媚。」說得他滿臉通紅,就此斷了這念頭。
他留在韓府還有一層原因。茵茵自幼被嬌慣,品行率直天真。雖已到將笄之年,舉止之間多了少女的嬌態,但依舊一派不知人間憂患為何物的作風。這些在召陽眼裡起初是迷惑,後來某一天他在院子裡幫她撿起了一隻耳環,她在陽光下朝他嫣然一笑,這份迷惑就變成了一往情深。
這日他去書房送信,遠遠地走來一女子,穿著月白色的小夾襖,烏溜溜的髮辮搭在兩肩的白狐毛上。她步子輕盈,兩耳上細細的兩條銀墜子微微搖晃,在陽光底下閃閃爍爍,卻被髮辮遮去了好些。於是召陽的眼神都聚到她晶亮的眸子,他微笑道:「二小姐。」
茵茵神色冷淡,見了他也不理,只往裡面走。他便攔住道:「你怎麼了?」她嘴一嘟,板著臉道:「什麼你呀我呀的,咱們分得清楚點。」他臉了沉,旋即道:「是奴才出言不遜了,小姐。」茵茵停了步子,卻扭著頭不去看他。他上前一拉,她卻一掙,他嘆了口氣,道:「這信是給你爹的,你帶進去吧。」她一手推了信,微怒道:「今天我還是要出城去,看你能怎麼樣!」他低頭:「只要二爺同意了,奴才不敢反對。」她嬌嗔:「只要你不去多嘴,我就能叫我爹同意。」她奪了信就要進去,他卻拉了她勸道:「你一個姑娘家,哪能整天往外跑?」她朝他眨眨眼睛:「不用你管!」又指著他鼻子命令道:「你不許多嘴啊!」說完就拉起帘子進去了。
召陽看她進去了,只覺索然無味,便一人走到大街上去。他想起許久沒去東方曜的墓地清掃,惟恐盤問起來眾小廝會把責任推委到他身上,就要了匹馬往城郊去了。此時天氣已有初冬的痕跡,路兩邊的幾戶人家把爐子拎到外面生起火來,黃澄澄的銅壺冒著裊裊熱氣。一旁還有一個老人搓著手吃著山芋。他不覺想到當年若不是跟著他母親住到韓府,大約如今自己也是這番光景。他皺起眉,揮起鞭子讓馬快跑,腦中便不再想起自己落魄的童年。等他迎著冷風跑得渾身發熱,再一看,才發覺已經到了。
東方曜的墓地卻是乾乾淨淨,前面還供著鮮果。他微微一楞,才看見周圍有三五個人正在瞧著他。有二人身材魁梧,身上都配著長劍,另一個是老者,中間站了一個青年公子,戴著束髮紫金冠,腳踩藏青色朝靴,一身白袍,朗朗有神。召陽立刻笑道:「閣下也認識東方先生?」那公子微笑道:「在下並不認得。家父與他曾有一面之緣,十分欽佩他的才學。今日是他死忌,家父原想親自前來,因分身乏術,才命我代進些追思之意。」他這才想起今天是東方曜的死忌,往年韓子巽都會過來,今年他沒交代,他也就忘了。那少年卻問道:「公子也認得東方先生嗎?」他搖搖頭,笑道:「不,他是我家主人的老師。」那少年微微一楞,馬上笑道:「原來如此,幸會了。想必您家的主人也是個人物。」召陽馬上接道:「大都學富五車,勵精圖治的,無論是否成了人物,都要為天朝,為百姓鞠躬盡瘁。這才是至學之本。」那少年聽了,便十分高興的樣子,道:「難得你有這種見識,韓——你們家主人的家訓不錯。」他便道:「在下孫召陽,能得公子賞識,很是榮幸。」
那晚她安頓好了茵茵,就在隔壁小廂房裡睡了。她睡得極淺,後屋裡只響了兩聲爭吵聲,她就立刻醒了,忙披了衣服去看究竟。子離正一把推開子巽,叫道:「你別過來!她是我的!」子巽搖搖晃晃,好像喝了酒,被他一推就摔倒在地。琉璃忙上前去扶他,口中道:「三爺,他大老遠跑來,和你一樣傷心,你別這樣對他。」子巽喘著氣,琉璃扶著他上前,走到棺柩那裡他又不走了,只看了一眼,就折回來。三人對視,琉璃看他似有什麼話要問,但終是沒開口。他站了一會,就要出去。琉璃不解,只好扶著他。子離在後面道:「她說要火化,然後帶她回京城。」
他身影一頓,就出去了。琉璃跟著他走進了東面的廂房,他坐到一把椅子上,上面還有一張舊的灰鼠皮。對面卻是一張梳妝檯,一個小盒裡還有幾隻銀釵,已失掉了光澤。一件淡黃色坎肩還搭在台子上,一邊的毛已經脫落了不少。他朝她揮揮手,示意她出去。她走到門口,回頭望他一眼,輕輕關了門。
她走出幾步,又折回來。仔細一聽裡面靜悄悄的,透過門縫一看,子巽還是坐在那裡,卻是埋頭在那件坎肩里,一動不動。第二天一早她來敲門,他還是那個姿勢。她輕聲叫道:「二爺。」子巽方才抬頭,她道:「二爺,早早地辦了喪事,我們就回去吧。」他不語,半晌道:「好。」
第38章
召陽漸漸長大,在韓府的地位越顯尷尬。他讀書識字,一些婆子丫頭都會找他寫幾個字,或去一封信,倒叫眾人不好怎麼使喚他。可遇到女眷出府,又是他做趕車的小廝。他在少年看過一些書,在功名上有自己的抱負,每每想離開韓府去考科舉。可一離開韓府,誰又會認得他孫召陽。科舉選拔百里挑一,他無權無勢,想功成名就恐怕是遙遙無期;不比如今依傍韓府,出門後人人都對他賠笑寒暄。這些年來他往往思來想去,盤算著將來如何自處。曾今一度他向付納示好,希冀他能收他做學生;誰知付納對他冷冷一瞥,接著道:「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從不諂媚。」說得他滿臉通紅,就此斷了這念頭。
他留在韓府還有一層原因。茵茵自幼被嬌慣,品行率直天真。雖已到將笄之年,舉止之間多了少女的嬌態,但依舊一派不知人間憂患為何物的作風。這些在召陽眼裡起初是迷惑,後來某一天他在院子裡幫她撿起了一隻耳環,她在陽光下朝他嫣然一笑,這份迷惑就變成了一往情深。
這日他去書房送信,遠遠地走來一女子,穿著月白色的小夾襖,烏溜溜的髮辮搭在兩肩的白狐毛上。她步子輕盈,兩耳上細細的兩條銀墜子微微搖晃,在陽光底下閃閃爍爍,卻被髮辮遮去了好些。於是召陽的眼神都聚到她晶亮的眸子,他微笑道:「二小姐。」
茵茵神色冷淡,見了他也不理,只往裡面走。他便攔住道:「你怎麼了?」她嘴一嘟,板著臉道:「什麼你呀我呀的,咱們分得清楚點。」他臉了沉,旋即道:「是奴才出言不遜了,小姐。」茵茵停了步子,卻扭著頭不去看他。他上前一拉,她卻一掙,他嘆了口氣,道:「這信是給你爹的,你帶進去吧。」她一手推了信,微怒道:「今天我還是要出城去,看你能怎麼樣!」他低頭:「只要二爺同意了,奴才不敢反對。」她嬌嗔:「只要你不去多嘴,我就能叫我爹同意。」她奪了信就要進去,他卻拉了她勸道:「你一個姑娘家,哪能整天往外跑?」她朝他眨眨眼睛:「不用你管!」又指著他鼻子命令道:「你不許多嘴啊!」說完就拉起帘子進去了。
召陽看她進去了,只覺索然無味,便一人走到大街上去。他想起許久沒去東方曜的墓地清掃,惟恐盤問起來眾小廝會把責任推委到他身上,就要了匹馬往城郊去了。此時天氣已有初冬的痕跡,路兩邊的幾戶人家把爐子拎到外面生起火來,黃澄澄的銅壺冒著裊裊熱氣。一旁還有一個老人搓著手吃著山芋。他不覺想到當年若不是跟著他母親住到韓府,大約如今自己也是這番光景。他皺起眉,揮起鞭子讓馬快跑,腦中便不再想起自己落魄的童年。等他迎著冷風跑得渾身發熱,再一看,才發覺已經到了。
東方曜的墓地卻是乾乾淨淨,前面還供著鮮果。他微微一楞,才看見周圍有三五個人正在瞧著他。有二人身材魁梧,身上都配著長劍,另一個是老者,中間站了一個青年公子,戴著束髮紫金冠,腳踩藏青色朝靴,一身白袍,朗朗有神。召陽立刻笑道:「閣下也認識東方先生?」那公子微笑道:「在下並不認得。家父與他曾有一面之緣,十分欽佩他的才學。今日是他死忌,家父原想親自前來,因分身乏術,才命我代進些追思之意。」他這才想起今天是東方曜的死忌,往年韓子巽都會過來,今年他沒交代,他也就忘了。那少年卻問道:「公子也認得東方先生嗎?」他搖搖頭,笑道:「不,他是我家主人的老師。」那少年微微一楞,馬上笑道:「原來如此,幸會了。想必您家的主人也是個人物。」召陽馬上接道:「大都學富五車,勵精圖治的,無論是否成了人物,都要為天朝,為百姓鞠躬盡瘁。這才是至學之本。」那少年聽了,便十分高興的樣子,道:「難得你有這種見識,韓——你們家主人的家訓不錯。」他便道:「在下孫召陽,能得公子賞識,很是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