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翠柳討好道:「有富貴別忘了咱們就好。」

  小貓不太懂,但大家都說有爹爹是很好的事情,他只能死死記下,然後傻乎乎地站在安樂宮中,心裡很是緊張,想牽吳廢后的手,可是吳廢后輕輕地向旁邊避了半步,搖頭道:「君臣有別。」他想去拉雀兒姐姐的衣袖,雀兒姐姐急忙往旁邊躲開,求道,「尊卑有別。」他可憐兮兮地看向翠柳姐姐,翠柳姐姐連連擺手,「你馬上就是貴人了,不能和咱們小宮女扯上關係,能記心裡就好……」

  為什麼有了爹爹,大家就不要自己了?

  小貓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當那個明黃色衣裳的男人出現在面前,他仍在遲疑,卻被大家在背後推了一把,讓他離開了安全的地方,不由自主,跌跌撞撞地向前奔去,奔去那陌生而可怕的懷抱。待走到近處,他方想起大家的叮囑,弱弱地叫了聲:「爹……」

  而那明黃色衣裳的男人卻非常激動,幾乎抱得他透不過氣來,連聲高呼:「我可憐的兒啊!是爹錯了,讓你在這見不得天日的地方長大,連名字都沒有,可憐啊,可憐。」

  小貓驚恐地在他懷裡掙扎,卻被越抱越緊。

  帝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為孩子命名朱祐樘。

  次日,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封紀氏為淑妃。

  萬貴妃怒不可遏,咬斷了長指甲,砸了一整套珍貴的翡翠杯,撕了整張百里絲繡的畫軸,她百般撒嬌,試圖撤銷太子的地位,奈何帝知她本性,又心疼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孩子,這次任憑她哭死哭活也不肯相依。周太后拿出鐵腕氣魄,命人將孫子接去仁壽宮養育,杜絕迫害,萬貴妃氣得再砸了一套羊脂白玉茶具。

  待詔書宣布完畢,無數衣著華麗的宮人蜂擁上前,掛著或虛偽或真誠的面具,紛紛對太子百般祝賀,用數不清的辭藻,將他誇得口沫橫飛。

  「恭喜萬歲爺喜得佳兒。」

  「賀喜萬歲爺父子團聚。」

  「太子看著就聰明。」

  「太子殿下,你爹可是天下最尊貴的男人呢,高興嗎?」

  「此情此景,實在感人。」

  帝高興得不能自已,他抱起朱祐樘,大聲宣布:「這是我的兒子!我的好兒子!我有後了!大明有後了!」朱祐樘卻不安地坐在人群中,就好像置身於吃人的妖怪群里,驚恐的眼睛左右四顧,尋求庇護,可是他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善良人們,福娘姐姐,張敏哥哥,春英姐姐,翠柳姐姐,雀兒姐姐……大家在哪裡?

  他忽然意識到什麼。

  有些東西,從今往後再也不能有了。

  縱使綾羅綢緞滿身,珍饈美食滿盤,可他再也不是被大家疼愛的小貓了。

  金鑾寶殿上,改名叫朱祐樘的孩子號啕大哭起來……

  他哭得很傷心,很傷心。

  【拾貳】

  次月,紀妃宮中暴亡,門監張敏吞金自殺,太子哀慕不已。

  短短的數月里,朱祐樘長大了。

  他是小小男子漢,知道自己應做些什麼。

  【拾叄】

  成化二十三年春,萬貴妃病死,帝因悲傷過度於八月去世。

  皇太子朱祐樘於九月壬寅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是為明孝宗,將吳廢后接回宮中,奉為母親。他忠厚孝順,一生愛民,不好女色,勤於政事,不僅沒有寵妃,沒有冊立過一個妃嬪,只與皇后張氏過著民間恩愛夫妻式的生活。

  後世史家給予明孝宗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力挽危局,清寧朝序,恭儉有制,勤政愛民,為中興明主,其功績不亞於太祖、成祖。在個人品德方面,更勝於太成。

  民間傳說,孝宗出生時為免被當時的寵妃萬貴妃害死而藏在民間,在先皇死後才由宮內太監從民間迎回即位。但根據《明史》記載:「孝宗達(實為「建」,《明史》誤)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諱祐,憲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紀氏,大明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時萬貴妃專寵,宮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後,憲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宮中。十一年,敕禮部命名,大學士商輅等因以建儲請。是年六月,淑妃暴薨,帝年六歲,哀慕如成人。十一月,立為皇太子。」

  明孝宗勵精圖治,使得當時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稱為「弘治中興」。

  【清】

  雙生花

  【壹】

  道光十五年,北京,劈柴胡同,有兩戶緊緊相連、院子裡都種著杏樹的官宦人家,一戶是旗人,一戶是漢人。

  他們都有個女兒,同樣的年齡,同樣的月份,又不約而同地起了同樣的名字,旗人的女兒叫杏貞,漢人的女兒叫杏珍,她們同樣的可愛,同樣的聰明,自幼一起長大,感情格外親厚,胡同里的人們都戲稱這是一對雙生花。

  兩朵嬌嫩的花兒,總少不得被鄰里拿來比較。

  劈柴胡同多數是窮人居住,頂多中產之家,沒有特別富貴的人家。葉赫那拉·杏貞是鑲藍旗,算是貴族出身。祖上曾做過戶部員外郎,為天子管金庫,是個肥缺,於是添房置產,家境很是富裕過一段時間,奈何曾祖去世後,子孫再沒得到過這樣的好差事。如今杏貞的父親僅僅是個八品筆帖式,在一片落葉掉下來都能打到幾個官員的北京城裡,實在算不上什麼,俸祿少了,進項少了,偏偏人情往來,場面擺顯還得循舊例支撐著名門世家的架子,所以光鮮外表下很是拮据。據說女兒出生後,主母還變賣了不少嫁妝貼補來為她請教養嬤嬤、請管家、買丫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