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他是皇帝,被關的又是他的兒子,關他們啥事啊!大臣們自個安慰自個後,憋屈地回府了。

  國終究不可一日無儲君,在太子被關的第三日,迎娶安寧公主的東騫使團的到來,還是將太子之事推上了風尖浪口。

  再怎麼樣,也得想想皇家別苑裡千里迢迢來嫁太子爺的北秦大公主啊!

  朝臣們終於找到了解救太子的理由,一封封奏請陛下早日賜婚的摺子在上書房裡堆得有丈高。

  嘉寧帝前些時候關著太子還真只是想晾涼他,這幾日卻是實在自顧不暇。上書房裡堆積的摺子他連翻都未翻,臉色一日比一日陰沉。不用猜也知道,整個大靖朝能讓他焦頭爛額的只有靖安侯府里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帝梓元。

  趙福匆匆走進上書房,抹了抹額上冷汗,“陛下……”

  “今天又是誰?”嘉寧帝立於窗前,手裡端著杯茶,瘮人的目光掃來。

  趙福心底一怵,聲音更忐忑了,低聲回:“是臨遠侯。”

  嘉寧帝猛地將杯子擲在地上,粉碎的瓷片滴溜溜轉,“她到底想如何,散了朕的朝廷不成!這些公侯怎麼回事,朕這些年的恩德還不夠厚,就只心心念念一個帝家!帝梓元才一回朝,就上趕著表忠心去了!”

  趙福惴惴難安,不敢開口。自左相被誅,太子押於宗人府的第二日起,帝梓元開始秘密地和朝中老臣見面。每一次都很隱晦,並且前幾次嘉寧帝布在京中的密探並未發覺,直到前日深夜,守在靖安侯府的暗衛不小心見到帝梓元深夜出府,跟上了前,就再也沒有回來。

  趙福覺得有異,將大半暗衛布在靖安侯府外,這才查到帝梓元每日秘密約見京城休賦的公侯或老將,他一得到消息就稟告了嘉寧帝。

  許是前幾日帝承恩送來紙條上的那句話刺激了嘉寧帝,他眼都沒眨就直接坐實了帝梓元顛覆大靖的野心,否則她好好的日子不過,見這些當初一起和韓帝兩家打江山的老臣做什麼。更令嘉寧帝驚心的是帝梓元見的還是一向對韓家忠心耿耿又手握兵權德高望重的臣子。

  當然“忠心耿耿”四個字是他們和帝梓元見面前嘉寧帝認為的,現在這些人是不是還忠於他真是說不準。

  “臨遠侯、安永侯、張重、胡勻,居然全敢私下去見帝梓元……她的手段倒不低。”嘉寧帝輕斥一聲,摩挲著拇指上的扳指,神情越發冷。

  若這些人真向帝家效忠,他可以儀仗的老臣就失了一半,且京城駐兵就在臨遠侯執掌之下。

  “陛下。”趙福進言:“奴才倒是認為不可輕信,雖說暗衛折了不少好手才查到這些消息,但是靖安侯君約見的大半都是陛下可以信得過的老臣,若她只是以此來迷惑陛下,那陛下可就中了她的離間之計啊……”

  趙福說的嘉寧帝豈會不知。偏偏帝梓元聰明絕頂,虛虛假假真真實實,這些老臣里大半是效忠於他的臣子,其他全是平日裡中立的老勳爵。他動不得也不能放任不管,若帝梓元真的動手,這些人定會成為掣肘他的棋子。

  嘉寧帝是個剛愎的帝皇,按理說這些人都是他重用了幾十年的老臣子,不應如此簡單就懷疑他們的忠誠。可他天性里對帝家和帝盛天忌諱太深,執念太重,否則當初也不會因為一己私心就滅了帝氏滿門。

  當年帝家在朝中威望可和韓家比肩,帝盛天在朝臣心中更是“無冕之皇”,是毫不遜於太祖的存在。如今太祖已亡,帝盛天還活著,若是帝梓元攜了帝盛天之勢暗中許以重恩,這些人十有□會倒戈。

  “趙福,擬個名單出來,不管是真是假,這幾日朕尋個理由將這些人調出京城。”嘉寧帝向來謹慎,不可能僅憑帝梓元的一番動作就誅殺大臣,只能暫時尋個最穩妥的方法來處置這件事。

  “陛下,這裡面不少大人在朝里都兼任重職,若是他們被遣出京城,朝廷裡頭怕是會亂啊。”趙福小心道。如今本就是多事之秋,驟起波瀾只會讓皇室威信蕩然無存。

  嘉寧帝揮手,“這些歷經幾朝的老狐狸朕素來就不信,誰知道他們是不是當年帝盛天安插在朝里的。這些年朕提拔了不少新貴上來,就是為了可以取代老臣。朕本來還想打磨他們幾年,如今事急從權,提前將他們拉上來也好。去擬旨吧!”

  趙福一想也是,這五六年朝廷出了不少新貴,都是陛下一手扶持上來的,絕對忠心於皇室。他想起一事,並未退下去,道:“陛下,今日守在靖安侯府的暗衛來報,溫侍郎出了侯府去了涪陵山。”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見嘉寧帝挑眉看來.趙福想了想開口:“陛下,老奴見過靖安侯君和溫侍郎相處的樣子,怕是有些子弟情誼,年節的時候候君帶他去了涪陵山。看來那位也對溫侍郎青眼有加。”

  “他是太子一手教出來的,自然能入帝盛天的眼。”先帝駕崩前.陛下到最後也沒能讓先帝和帝家主完全無憂地將天下放心交予他.這件事一直是陛下的心病。如今看太子一手教出來的溫朔讓帝盛天心喜.他怕是有種扳回一城的勝利感。趙福摸摸鼻子,沒敢把心底的話說出來。

  “溫朔對太子的忠心朕不懷疑.但他和帝家走近也不是件好事。趙福.去查查帝梓元待溫朔到底如何.免得日後橫生枝節。”

  “是。”趙福應了一聲.又道:“陛下,東騫的使團已經到了.三日後會和北秦大公主莫霜一起正式入宮覲見陛下。”

  “讓內務府在御花園備下宴席。”

  “是.陛下可要提前跟安寧公主知會一聲……?”在趙福看來太子的婚事是板上釘釘.唯有東騫皇子的求娶還是未知之數。更何況陛下對安寧公主有愧.怕是不忍她這等剛烈的性子屈居東騫後宮。

  “安寧這幾日一點聲息都沒有.哪裡去了?”嘉寧帝神色有些遲疑。以他的性子.就算心底對安寧有愧.也不會拉下臉面承認。

  “這幾日公主足不出府.聽說每日都在練劍。施將軍原本是要這幾日回西北的.也因為擔心公主留下來了。”嘉寧帝琢磨了一下.突然開口:“施諍言倒是不錯.配安寧也相得。”趙福聽見嘉寧帝這話.想得更遠。安寧公主和施少帥默契相投也不是什麼秘密.只是若陛下真將安寧公主賜婚施家.就絕不只是成全小兒女的情義如此簡單。施家掌著西北二十萬大軍.公主一旦下嫁.施家必對皇室更加忠誠。

  “那東騫的三皇子……”嘉寧帝神情一頓.猶疑半晌.沉眉道:“先派人去別苑.和三皇子商量.朕願贈予東騫十萬旦糧食.換一公主賜婚。若他願意.你再賜些東西去鍾秀宮告訴齊嬪.朕為韶華選了東騫的三皇子為駙馬.如果韶華安心待嫁.朕自會將小九從西北召回來。”倒也不是如今左相府敗落.嘉寧帝連個女兒都容不下.只是除了安寧.大靖皇室適婚的公主只有韶華。趙福想起那位榮華驕縱了半輩子韶華公主.低聲應“是”.退了下去。果然.東騫國內多山丘.自來少糧.每年餓死不少子民。三皇子宋言一聽嘉寧帝願賜予十萬旦糧食.慡快的應下了此事。鍾秀宮裡.齊嬪母女跪地接旨。聽完嘉寧帝的旨意後.齊嬪跌倒在地.臉色慘白.手抬了好幾次.遲遲不去接趙福手中的御旨。都說帝王涼薄.她在深宮裡為他耗了大半輩子.到如今父族一倒.她連唯一的女兒都護不住。

  “娘娘.陛下還說了.只要公主願意遠嫁.娘娘過去做的事.陛下永不再提。”齊嬪怔住.失了反應。她做的所有事.難道嘉寧帝早就知道嗎?韶華神色一凜.抿住唇.出乎意料的冷靜.她起身接過聖旨.朝趙福道:“多謝公公傳旨.請替韶華回稟父皇.韶華謝父皇恩典。”趙福頭一次正眼打量了韶華幾眼.不愧是皇家裡長大的公主.性子果斷.知道如何取捨。他鄭重點頭.朝韶華行了一禮:“老奴定為公主轉達。”齊嬪怔怔看著趙福退出去.突然站起奪過韶華手裡的聖旨往外沖:“我去求求你父皇.韶華.你怎麼能領旨.憑什麼你要替安寧和親”韶華死死拉住她.“母妃.你想想九弟”齊嬪頓在原地.渾身顫抖.癱軟在地.“韶華.是母妃沒用.護不住你。”韶華抱住她.聲音酸澀.卻也成熟起來.“母妃.皇姐善戰.父皇不會讓她遠嫁東騫。宮裡只有我的年齡適合.這也不算壞事.日後三皇子若能繼承皇位.我就是東騫的皇后。只要九弟能回來.就算太子登基.你日後也能隨他出府頤養天年.我在東騫才能有倚仗。外公不在了.相府倒了.母妃.我們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九弟了。”齊嬪怎麼會不知道這個理.她只是不甘心.忍了十幾年.到如今就落得這麼個結局.想起這些年後宮中被她在後宮做的事.生生打了個寒顫.這都是報應啊鍾秀宮內愁雲慘霧.京城內卻非如此。韶華代替安寧遠嫁東騫的消息一經傳出.朝臣皆是贊同.畢竟比起驍勇善戰的安寧.一個韶華公主怎麼想都更划算些。公主府里.安寧聽到消息時面色淡淡.抱著一盅熱茶躺在迴廊下的木榻上.只顧盯著院子裡落下的葉子.整個人很是疲懶.像是在聽毫無於系的事一般。自從太子被禁宗人府後.安寧就一直是這幅模樣。施諍言擔心她.卻想不到辦法.只能每日每日和她說話。他替安寧剝了瓜仁放在手上.安慰道:“安寧.陛下到底念著父女之情.沒有讓你遠嫁東騫。太子誅了左相.韶華日後在京里的處境只會尷尬.沒有公侯之家敢求娶於她.嫁到東騫也好。”安寧漫不經心嚼著瓜仁.勾了勾唇.“他不過是想著我還能領兵.嫁到東騫去不划算罷了。施諍言安慰的話被噎在喉嚨里.只得換了個話題.“殿下如今還被關在宗人府.看陛下的意思怕是不會輕放此事。”安寧眼底有了些許波瀾.搖頭.“只有皇兄才能撐得起大靖.父皇不會動皇兄的東宮之位。他關著皇兄.只是想給他一點教訓丨”施諍言好奇.“你怎麼知道?”安寧神情一僵.閉上了眼.“猜的。”施諍言見她又成了這個模樣.正欲想些有趣的話題。安寧低低的聲音傳來:“諍言.再過幾日我向父皇遞個摺子.咱們一起回西北吧。”施諍言很是意外。靖安侯府和皇家對立.太子被禁宗人府.三國國婚在即。京城裡頭一團糟.安寧哪個都放不下.怎麼都不該選擇在這個時候回西北才對?再說……

  “你以前不是請過旨.陛下說你若不成婚.便不能回西北?”安寧突然輕笑出聲.她睜開眼.望向皇城的方向.神情說不出的苦澀.“現在他不會說這句話了.我在京城的作用已經用完了.他現在需要我去戍守西北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