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穎坤微笑道:「以前比這更狼狽的樣子我都見過,陛下放心,臣不會說出去折損您的威儀的。」

  她微微抬了抬右手,手臂使不上力,只抬離床沿寸許。兆言立刻把臉湊上去,碰到她的掌心才想起自己怎麼會做這麼孩子氣的動作,往回一退,穎坤的手卻也跟著他抬了起來。他怕她手臂著力,舉手托住她,她的手掌便貼在他臉上,指腹溫暖而柔軟。

  她從未主動對他做過如此親密溫柔的舉動,兆言捧著她的手就捨不得放開了,面頰微微蹭了蹭,只能蹭到她掌心裡的布結,卻也覺得無比溫存歡喜。

  穎坤把他發冠中散落下來的一莖髮絲掠到耳後:「陛下這幾天都沒好好休息,也累了吧?」

  兆言順著她的手俯下去,像剛才一樣把臉埋在她手心裡,又怕壓著她,換了個姿勢自己在下面趴著,把她的手擱在自己外側面頰上。

  「是有點,」他閉上眼,眼瞼一合,困意便如潮水一般涌至,後半句話都含糊不清,「末兒,我好累……」

  話音未落,人已沉沉昏睡過去。

  穎坤側過臉看著他的睡顏,方才她和靖平說那番話時便想起兆言,人活在世上有那麼多負擔責任,而他無疑是肩上擔子最重的,各種相干的、不相干的,他自願的、不自願的,那麼多人的生計都牽繫在他身上。

  少年時單純熱血的志向,難為他還一直秉持,並未在繁冗蕪雜的政務中消磨了壯志。

  穎坤救回來時筋疲力盡,渾身浴血遍布傷口,但大都是皮外傷,休養了十多天傷處癒合,病勢便大有好轉。反而是看不見的地方更費工夫,她的左腿被鈍器重擊,沒有像薛亮那樣徹底折斷,大夫仔細診治後發現腿骨上裂縫錯位,最少也得一個多月才能痊癒,不比薛亮好得快。

  這段時間她一直住在行宮中療養,兆言也守在她身邊悉心照料。上次燕州城下一戰,鮮卑軍除了西路有三萬多人狼狽逃脫,沿來路繞道蔚州、聖州輾轉撤回燕薊北面,其餘幾被殲滅,散兵流竄各地。時值臘月,吳軍缺少禦寒裝備,並未遠行深入追擊,屯兵各處城池休養越冬。

  穎坤養了半個多月,外傷基本已無礙,只有左腿被夾板固定,不良於行。兆言等她身上繃帶一拆,大夫說可以拄杖下地活動,立即找來輪椅車要推她出門去散心透氣。

  穎坤看那輪椅車外觀嶄新,顯是剛剛做好特意為她準備的,不禁失笑:「臣再過半月就可恢復自如,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兆言道:「無妨,你用完了可以轉贈醫署,傷員用得著,不算浪費。」他低下頭來用只有他們倆能聽清的聲調耳語:「我不是怕你在屋裡躺太久悶壞嗎,要是換作從前,別說一個月,就是一天你也躺不住。」

  穎坤也壓低聲音笑道:「臣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點耐心還是有的。」話雖如此,到底天性難改,她也早嚮往外出去放放風。

  她偏過臉去說話,兆言的臉就在她腮邊,側對著她,相隔只有寸余,氣息相聞。他的目光向下一沉,只停頓了須臾,即又直腰起身,伸手推動那輛輪椅車:「今日天氣晴好,行宮裡也不冷,帶你出去轉轉。」

  宮人慾上前替他推車,被他制止:「朕瞧這推著也挺好玩的,讓朕推一會兒。」

  說是一會兒,繞著行宮後段走了一大圈也沒見他撒手,齊進帶著宮人內侍遠遠跟在後面。宮內有些路是青磚鋪就,平坦光滑;有些只為步行而留,或嵌以鵝卵石,或磚石奇崛,或鑿刻花紋,並不適於輪椅車行走。從南面繞回來時,明明前方是坦途,兆言卻拐上了一條沙石小徑,車輪在沙中艱澀難行。穎坤問:「陛下為何不走那條大路?」

  兆言道:「不去那邊了,從這兒抄近路回去吧。」

  穎坤昂首看了看:「那邊雖然遠一點,但路途好走,並不比這邊……」她瞧見疏落的樹陰之間一拱飛檐,忽然就明白了,語聲頓止。

  兆言推得急,車輪陷進粗糲的沙子裡打滑空轉,推也推不動了。他彎腰想去抬車輪,穎坤卻道:「陛下,還是回頭走大路吧。」

  兆言半蹲著抬頭看她,她笑了笑:「陛下什麼時候知道的?」

  齊進等人看他們停下了,也止住腳步候在三五丈之外。兆言索性蹲在她面前:「就是上回你進宮來……我找到一名在行宮就職多年的老大夫,他熟知當年故事,全都告訴我了。」

  「老大夫?」穎坤想了想,「莫非是當年援助過我一臂之力的仗義老翁?」

  「他說曾經救過你。」

  穎坤舒了口氣:「老翁暗中相助,逃脫後我還一直擔心他會不會被拓跋竑遷怒責罰,幸而他存活至今。救命之恩理當報答,這位老者還在宮中嗎?」

  兆言道:「他請求還歸永安故里,朕給了他一筆賞金,放他回鄉了。」

  穎坤點頭道:「永安臨近霸州,想必不會再遭戰火,老人家回鄉去也好。多謝陛下賞賜,為我報答老翁恩情。」

  兆言握著她的手,拇指從她手背血痂新落的紅痕上撫過:「多虧他救了你,不然……我謝他是應該的。」

  ☆、第十章 定風波1

  等穎坤的左腿徹底好透可以下地自由行走時,已經是正月新年了。燕州城的這個新年過得並不喜慶熱鬧,燕州百姓剛剛經歷兩場圍城戰役,對入駐的吳軍說不上親近歡迎,對敗走撤離的鮮卑人也談不上懷念留戀。鮮卑鐵騎威名遠播,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東山再起反扑打回來,向吳帝表忠心為時尚早,而且誰知道吳人能不能心無芥蒂地接納他們?總之是個人心惶惶不上不下的局面,燕薊想要徹底納入吳國疆域,人心向背,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安定下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