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爹爹和兄長們死了,她無法為他們報仇;咸福死了,她更沒有立場為他求一個血債血償。這麼多年了,無處寄託發泄的仇恨終於找到了一個出口,殺了拓跋竑,這一環套一環的血仇終於在她手裡了結了。

  全身屏住的一股勁仿佛都在這一瞬間鬆懈下來,身上數不清的傷口一齊火燒火燎般地發作起來,僵直的膝蓋似乎也失去了支撐的力氣,血和汗刺得眼睛又辣又痛,眼淚奪眶而出。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只要一看到兆言,那些原本可以咬牙忍受、刻意忘卻的痛苦,似乎都會變得格外劇烈難耐,無法忽視。

  靖平看她搖搖欲墜,伸手想扶她,兆言卻已搶先一步沖了上來,一把將她摟進懷中。靖平聽見他叫了一聲「穎坤」,順著她倒下的姿勢將她抱住,伸手去擦她臉上的血跡淚水,又用極低顫抖的聲音喚了一聲:「末兒……」

  靖平心頭大震,他說不出話,只能緊緊盯著面前咫尺之遙的皇帝。兆言渾然不覺他的目光,全部心思都在穎坤身上。靖平忽然就明白了所有原委,他的眼神,他的表情,其中蘊藏的情意他再熟悉不過。甚至更早的時候,聽說他欲效仿衛青時皇帝的惱怒冷淡,去京郊墓園探望七郎和小姐時刻意避開他的少年,原來那麼久遠。

  他默默地低下頭,往後退開一步。

  穎坤臉上滿是血跡,淚水從眼角沖開兩道溝壑。她先是無聲地落淚,而後變成嗚咽,最後開始放聲痛哭:「陛下……」

  兆言抱著她,一手捧住她的臉:「我在這兒,沒事了……都是我的錯……」

  往事仿佛隨著他的懷抱一齊從四面湧來,某些曾經被她忽視的細節忽然清晰地躍入腦海。有那麼一瞬,他的手從她眼瞼上拂過,蓋住了她的雙眼。這個動作,咸福也對她做過。

  他臨死前的最後一段時間,也是這樣把手籠在她眼睛上,錯落的光影遮擋了視線,那是他僅剩的一點堅持和期盼。

  後來,當她奄奄一息獨自躺在空曠孤寂的宮室內,心念如灰,神思混沌,隔牆恍惚聽見兩名宮人在檐下說:「怎麼辦,太子殿下的手一直舉著放不下來,壽衣都穿不進去,再不入殮知院肯定要發怒責怪了……」

  另一人說:「死人怎麼會舉著手,按下去不就得了。」

  「按不下去呀,都已經硬了……好嚇人,是不是有什麼冤情?」

  「別瞎說,這話被知院聽到小心你腦袋不保!」

  ……

  再後來呢?他們是怎麼給他換上壽衣、殮入棺槨的?她不知道。當她從水下密道悄然離開時,經過院中遠遠望了一眼停靈的正殿,金絲楠木的厚棺已經下釘封死。

  如今過去快十年了,地下蛇蟲鼠蟻侵蝕,肌肉髮膚腐壞,只余骨骸,他的那隻手是放下去了,還是依然堅定不移地舉著?

  她不想知道,那樣的情景她不想再看一遍。

  她忽然又有了力氣,抓住兆言的手,她多少年沒有這樣失聲痛哭過:「我求你,你要怎樣都可以……求你別挖他的墳……」

  即使在最被逼無奈的時候,她寧可孤注一擲以身犯險,九死一生闖進敵陣取敵將首級,都不肯放低身段求一求他。只要她肯稍微軟化一點說幾句好話,根本不必犯今日之險。現在她做成了,他沒有理由要挾她了,她卻又回過頭來求他。她從來沒有這樣嚎啕失態,從來沒有這樣求過別人。

  「求求你……」眼淚和著血水從她眼中滾滾而下,「不要挖他的墳……」

  兆言握住她的手,他的語聲也已哽咽,卻還是連聲應道:「我答應你,你要什麼我都答應你。」

  士兵用木棍和衣物製成簡易擔架抬過來:「陛下,快送楊校尉回城去就醫吧。」

  兆言抱起穎坤放到擔架上,她的手從他手心裡滑出去,留下數道殷紅的血跡。他低下頭,就這麼一會兒,前胸和下擺觸到她的地方就已經被血跡滲透。

  ☆、第九章 長生樂1

  七郎追擊東路逃軍,隔日在潞縣附近又和鮮卑軍打了一仗,再次將東路軍打得大敗,分作更多股散隊逃匿。皇帝並沒有傳來繼續追擊的命令,東路也已散亂不成隊伍,他便將麾下兩萬餘眾屯於燕州城東,自己還歸城內復命。

  七郎那天並未見著穎坤,只聽信使傳遞消息說她被救回去了,之後與窮寇鏖戰信息斷隔,他心中擔憂妹妹安危,卻也無可奈何。回到燕州,他立刻就去救治傷兵的醫署尋找,沒見著穎坤,卻碰見腿上打了夾板躺著無法動彈的薛亮,告訴他穎坤已經脫險,被陛下接進離宮去療養了。

  七郎這時才知曉其中原委,又氣又憐,立即打馬趕赴行宮求見。在宮門口遇到靖平,靖平坐在門外圍牆下的石墩上,似乎在那兒等了很久了。七郎問他:「靖平,你怎麼在這兒?」

  靖平的嗓子剛好,聲音還乾枯嘶啞:「我聽醫署的大夫說小姐已經不要緊了,這兩天就會醒過來,於是在此等候。」

  七郎道:「行宮這麼大,你在門口等有什麼用,為何不到裡面去?」轉念一想,頓時氣上心頭:「是不是陛下不許你進去?」

  靖平忙道:「那倒沒有。我身份卑微,怎好貿然覲見逗留離宮,不如等小姐醒了再求見。」

  七郎道:「你已經是伙長了,這回又誅殺拓跋竑立了大功,以後有的是你飛黃騰達的機會。走,跟我一起進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