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穎坤此時心情還在翻覆,頭腦卻已冷靜下來,冷笑道:「殺你父親、辱他屍骨的是拓跋竑,少將軍不去找他尋仇,卻拿已經死了多年、不會反抗的前人遺骸出氣,你爹在泉下知道你這麼替他報仇,恐怕在其他死在戰場上的敵酋同袍面前都要抬不起頭來吧?」

  薛亮也不像在行宮前那麼氣沖頭頂了,別過臉道:「校尉不用激我,發完仁懷太子墓,照樣可以殺拓跋竑!」

  穎坤道:「你掘墓是為了振奮士氣、泄你父親死於鮮卑人手中之憤,如果我替你殺了拓跋竑,你父親的仇報了,鮮卑士氣也將大受挫折,你能不能放棄毀墓之念?」

  薛亮道:「要殺拓跋竑談何容易?他身後有數萬大軍,本人也武藝高強……」

  「這個你不用管,」穎坤打斷他道,「你只需答應我,我取來拓跋竑項上人頭,你就放棄掘墓。你答不答應?」

  薛亮吃驚地望著她:「楊校尉,你連個軍職都沒有,難道要單槍匹馬闖進鮮卑軍營去殺拓跋竑?那豈不是去送死?就算你對亡夫再深的情義,也不能如此冒險……」

  穎坤上前一步怒瞪他:「畏首畏尾婆婆媽媽,難怪想出掘人墳墓這種下三濫的陰損招數來!你就說答應還是不答應!」

  薛亮被她罵得臉色漲紅:「仁懷太子和我往日無冤近日無讎,拓跋竑如果死了,我當然不會再去擾他!不過,如果你要去殺拓跋竑,必須帶上我,我要親手為我爹報仇!」

  穎坤一口回絕:「你要是死在鮮卑人手裡,你們薛家絕後的帳還得算在我頭上,我對你爹不好交代。」

  薛亮見她語氣輕蔑瞧不起自己,昂首挺胸道:「我家裡有三個弟弟,何懼無後?我敢追隨陛下上戰場做前鋒,就沒擔心過會戰死。再說多一個人總多一份力,我的武藝可不比楊校尉差!」

  靖平也上前道:「小姐,我跟你一起去。」

  自從行宮請功一事後,穎坤便一直避著靖平,有好久沒和他見面說過話了。她瞥了靖平一眼:「不行,你回自己營去吧。」

  靖平道:「小姐在哪裡,靖平就在哪裡。」

  穎坤正當激憤,不想和他浪費口舌:「我說不行就是不行!該回哪兒就回哪兒去,別在我面前晃悠!」

  靖平臉色果毅堅決,不為所動:「小姐,我武功比你好,你阻止不了我跟著你。」

  薛亮看他倆為這事爭執,勸止道:「先別吵了。楊校尉,你能不能先跟我說說,你要如何在三軍陣中取拓跋竑的人頭?」

  ☆、第八章 破陣子2

  天氣一日寒似一日,上午太陽出來了,夜間結的冰霜也不會融化。行宮裡有溫泉還好,出了離宮,外頭簡直滴水成冰。

  晨間司掌後勤被服的官吏來稟報,事先準備的冬衣蓋被已經全部發放下去,但是仍不足以抵擋今冬燕州格外寒冷的天候,士兵不得不合衾而眠;從燕州薊州臨時徵收的數千張羊皮製成襖靴,只夠先供城頭日夜守衛的將士們使用;燕州的冬季至少持續到正月底才會回暖,不可能與鮮卑軍僵持那麼久,接下來恐怕還會更冷,南方的軍士面臨的不但是強悍勇武的敵人,還要對抗北國刺骨的嚴寒;所幸燕州北面群山都在我軍掌控之中,柴薪充足,燕州百姓家中可保安暖無虞……

  兆言聽得有些心不在焉。這些事原本都是穎坤掌管,她請辭後就換了別人,或許他不該批准那份奏表的。

  離開行宮外出巡視前他召來侍衛詢問,侍衛回報說楊校尉昨日去了薛少將軍營地,一直沒見出來,也沒有爭執動靜。

  「薛亮呢?」

  侍衛道:「也未見出營。」

  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至少目前薛亮還沒有出發去往西山。他有些後悔昨日的決定,但是想到她那般反應,胸中又憋了一股氣發不出來。她寧可去求薛亮也不肯求他,其實只要她稍微服軟說兩句好話,他立刻就會點頭答應,可她偏不肯說。

  齊進牽馬執轡,服侍他跨上馬背。從西山回來後,齊進就為他準備了能蓋住耳朵的風雪皮帽和護手。手背上到底還是凍出了一枚不大不小的瘡,捂熱了便會有些發癢。

  他還記得那天她的掌心是怎樣一遍一遍揉過他的手背指節,雙手仿佛伸進了火里,燒起來似的滾燙,還有耳朵,還有心裡。他差一點想問:仁懷太子在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對他這麼好?又覺得十分可笑。他不是沒被人悉心伺候過,當然知道搓一搓手算不上多好,但這就是他從她那裡得到的最好的待遇了。她對仁懷太子當然不止這樣,但是不能去細想,稍微想一想簡直就要妒忌得發狂。

  皇帝的御駕從朱雀大街上穿過,行人車馬避讓。從行宮到城南門有七八里,騎馬小跑也得半刻鐘,路上不會有別的事來打擾。大戰在即,每日事務繁忙,他也只有這個時候有功夫去想一想她。

  不多一會兒就到了南門,城門口大道上卻聚集了數十名士兵和工匠,正在把一架拆開的床弩搬運上城頭,七郎在旁指揮。看到皇帝駕臨,七郎上來拜見,兆言問他:「這是在做什麼?床弩不是已經都在城頭布置妥當,為何又拆下來?」

  七郎道:「這是昨日臣和穎坤想到的計策,拆了一架床弩請工匠改造,陛下一會兒就知道了。」

  床弩是吳軍城戰的利器,床架上張巨弓,絞弦射箭,可發射粗如槍矛的巨箭,或一次發數筒密如飛蝗的寒鴉箭雨,射程可達二三百步,威力是一般弓箭手的數百倍。楊公在世時曾召集工匠製造了大大小小几十種床弩,攻城守城都有妙用。但床弩笨重難行,一架床弩少則數人,多則上百人才能啟動,到了野外就難以發揮其威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