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洛陽後重見兆言,她就覺得她和他之間的關係變質了,不再是兒時親密無間的夥伴。她以為那是因為他長大了,成了世人仰視的天子帝王,八年未見,君臣有別,當然會生疏隔閡。

  原來早在十二三年前,他們的關係就已經變質,無關長大,無關君臣,無關時間。在她未曾覺察的日子裡,他已經默默戀慕了她十多年。

  當著面拒絕得斬釘截鐵,分離後回到家中,被擾亂的心緒卻久久無法恢復平靜。她知道了他的心意,那層朦朧的窗戶紙捅破了,就再也回不到從前。

  蝸於家中,兆言未再見有動作。在清河苑的一個月自然沒有任何異常消息,回洛陽後也沒有再碰面。除了七郎回家看到她嘆了口氣,這件事似乎就這樣悄悄消弭了。

  她只是個從七品的巡官,告假回鄉侍奉母親,甚至都不需要向朝廷報備。如果皇帝不想,她可能一輩子都不得見天顏。

  因為經年不歸的一雙兒女都在身邊,楊夫人心情暢悅,開春後病情大有好轉,已經能夠拄杖下地行走。穎坤心裡打算,等母親徹底康復了,就跟七哥商量下要不要重回雄州。

  雄州遠隔千里,距離和時間可以讓一切淡化。往前的八年不就是這麼過來的,人的一生能有幾個八年。就像他說的,再也不見,再也不念,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知道母親臥病希望兒女在側陪伴,宮裡太后也很少召見她,常派女官內侍來賞賜問候。偶爾召入宮一次,穎坤儘量推辭,讓嫂嫂們和萱兒去見駕。

  嫂嫂們覲見完歸家,萱兒卻沒有一同回來,說是這姑娘格外討太后喜歡,留她在宮中住些時日。

  萱兒在宮裡一住就住了半個月,回府時臉頰都豐潤了一圈,還帶回來許多珍奇玩物,宮中派出十餘名宮人送她。大娘看那些宮人捧著珍玩器皿魚貫而入,問萱兒:「這是……」

  萱兒道:「這些都是太后和表哥送給我的。」

  大娘疑惑道:「表哥?」

  「就是陛下。」萱兒臉蛋上浮起一絲紅暈,「他說我可以叫他表哥,這樣親近,不用像其他人一樣敬稱陛下。」

  穎坤聽到這話心裡不由咯噔一下。大娘更是心思玲瓏之人,嘴上沒說,臉色卻微微變了:「你這段時間不是在陪伴太后嗎?」

  萱兒道:「是呀,但表哥每天都去給太后請安,也會見到。他還誇我武藝很好,有爺爺的風範呢!」

  這時一名宮人舉著一尊金絲鳥籠從旁經過,籠中是一隻雪衣鸚鵡,大概是路上顛簸受了驚,在籠子裡撲扇翅膀跳來跳去。萱兒道:「哎哎,別動我的雪媚娘,給我給我!」

  鸚鵡和她熟悉,萱兒拿過來哄了哄便安靜下來。萱兒道:「娘,這個鸚鵡可聰明了,會說人話,我讓它說給你聽。」她撮唇為哨逗弄鸚鵡:「來,給我娘親請個安,說『母親金安』。」

  鸚鵡學著她說:「太后金安!太后金安!」

  萱兒笑道:「沒學過的句子它不會,等過幾天我讓它練熟了,再讓它說給娘聽。」

  鸚鵡卻又不知得了什麼提示,更賣力地叫道:「不想起床!讓朕再睡一會兒嘛!讓朕再睡一會兒嘛!」

  萱兒大窘,見母親面色突變,急忙紅著臉解釋:「娘,你別誤會,這是表哥故意教給它鬧著玩兒的,不是那個……」

  大娘的臉色仍不好看:「都拿下去吧。你已經十七歲了,又不是七歲小孩,別成天就知道玩鬧。」

  萱兒嘟著嘴道:「十七歲怎麼了,表哥都二十五了呢,我看他比我還會玩……」

  穎坤不想再聽,轉身悄悄走了。

  先帝曾有一隻和這相似的雪衣鸚鵡,聰明伶俐得白貴妃歡心,教了它很多吉祥話,還會背古詩。她和兆言趁先帝不注意偷走鸚鵡,故意教它惡作劇的語句。先帝在宮中宴饗群臣,席上拿出鸚鵡炫耀,讓它背詩,結果它開口來了一句:「不想起床!讓朕再睡一會兒嘛!」惹得群臣哄堂大笑。先帝還以為是自己和白貴妃的閨房私語不慎被鸚鵡聽到學去,始終不知是他們倆搞的鬼。

  但是現在,這已不再是他們兩個人的秘密。

  萱兒回到將軍府,家裡只有長輩和下人,與宮中的日子相比無趣太多,她過了兩天就有點耐不住,偷偷換裝從側門溜出府去,想往集市上去遊玩。

  一出西側門,看到不遠處圍牆下停了一輛油壁車,車前駿馬安靜地駐足啃食地下新草,已經啃掉一大片,顯是停在那裡很久了。她瞧那轅上車夫和車旁衛士眼熟,走過去沖他們擺手示意別出聲,悄無聲息地繞到車後,猛一把掀開車廂垂簾:「表哥!」

  車上的人正是兆言,他正掀起帘子從側方圍牆的窗孔往院子裡看,被她嚇了一跳,連忙放下車窗簾:「是你呀。」

  萱兒笑得燦爛:「表哥,你是不是來找我的?」

  兆言「嗯」了一聲。

  萱兒扁嘴道:「還是皇帝權力大,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像我根本沒法去找表哥,只能自己溜出去玩了。不過當皇帝不是應該日理萬機忙得很,這麼有空,還能經常出宮?」

  兆言一滯:「偶爾……也能抽出一點空閒,要看出來幹什麼。」

  萱兒展顏:「你來我就不用往外跑了,跟我進去吧!」

  兆言指了指窗外:「去你家裡?」

  萱兒道:「你是皇帝,出宮身邊就這麼幾個人,我可不敢帶你去集市上玩,我家裡好歹能保安全。你別擔心,我娘和四嬸五嬸去城外找佃農了,二嬸在廟裡和六嬸一塊兒念經,七叔和同僚有約,家裡只有小姑姑一個人在照顧祖母,所以我才敢溜出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