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學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兆言原本底子就不如她好,這幾年在深宮養尊處優,親政後更少有功夫練武,哪能和軍營里成日操練的人相比,梅花槍法更是楊氏家傳武學的精髓。三五十招過後,高下已分,那杆卸去槍頭的木柄數次點到他面門,他卻屢敗屢戰,愈挫愈勇,過了百招猶不肯認輸。

  六郎以前說兆言出招有個缺點,逼急了就愛胡來,不按套路自創怪招,偶爾出奇制勝那只是運氣好罷了。穎坤側身避過他向自己心口刺來的一槍,槍桿橫在她胸前。一般人下一招要麼撤回重新出招,要麼就勢橫掃襲人咽喉面門。她見槍桿貼著她胸口向上,彎腰仰面打算躲開橫掃,槍桿到了脖子下方卻停住了,槍頭下壓絞住她手裡的長槍,兆言順勢貼到她身後,連帶手臂也一同被他反絞壓制。

  穎坤立時陷入不利境地,左手反剪,右手被兩支槍格在中間。因為只是切磋,他的槍桿沒有扼住她的咽喉,而是往下沉了幾寸壓在她胸口,反增了幾分尷尬。他兩隻手各握住槍桿一邊,相隔很近,仿佛從後面把她抱在懷裡。

  穎坤常與將士切磋比武,肢體相觸在所難免,比這更曖昧的姿勢也發生過,她從未在意。既然想習武從軍,就該忘記自己是個女人。但是這回,興許是環境使然,沒了軍營的氣氛,她竟隱隱覺得有一絲異樣。

  已過百招,兩人都出了汗氣喘吁吁,身後男人汗濕的身軀熱力蒸騰,緊貼住她後背,她都能感覺到他胸腔里心臟跳得又快又急。他呼出的熱氣掃在她頸後領口中,聲音低沉微喘,近在耳畔:「你認不認輸?」

  她放鬆力道:「這招是臣落敗。」

  過了許久仍不見他鬆手:「那今日比試算我贏了?」

  穎坤道:「臣只輸此一招而已,之前那麼多招都不算了?」

  「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到決勝之局,誰能妄下定論?」他居然耍起賴皮,雙臂勒得更緊,「你不肯認輸也行,咱們再行比過,只是眼下這等劣勢,你要如何反敗為勝?」

  「陛下如此執著於輸贏,莫怪侍衛們都不肯使出全力和你比試。」她冷然道,身子驀地往下一沉。兆言發覺腹下被她彎腰頂住,驚惶欲撤,右臂卻被她扣在手中,雙腳已然離地。天旋地轉轟然巨響,整個人被她甩起從頭頂摔了過去。

  這一下摔得狠了,饒是演武堂地上鋪了防止跌撞的軟木,他還是眼冒金星在地下躺了很久才爬得起來,回頭看到她持槍凜然站在身後,不卑不亢。他雙手撐地,眼前發黑又跌坐回去,苦笑道:「你下手可真狠。」

  「陛下的武藝果然荒疏了。臣在軍中與將士比武,只要不傷性命,下手還要比這狠得多。宮中侍衛不敢下重手出全力,是因為太愛護陛下。」她把槍桿插回兵器架上,抱拳於胸,「承讓。」

  ☆、第二章 香山會1

  冬季日頭短,穎坤與兆言比試完回到家中,天已斷黑。一進門卻碰見七郎,她問道:「七哥,你不是說今晚有約,現在才出發?」

  七郎道:「哦,有人家中突發急事,改天了。你怎麼現在才回來?我還以為你出什麼事了,正要出去接你。」

  穎坤笑道:「我在宮裡隨侍陛下能出什麼事?七哥,過完年我就廿七歲了,又有武藝傍身,你別總當我小孩子似的好不好?」

  七郎也笑了:「家裡除了萱兒就數你最小,活再大年歲也當你是孩子。這麼長時間你一直跟陛下在一起?幹什麼了?」

  穎坤回答:「切磋武藝呀。」

  「切磋了兩個時辰?」

  穎坤道:「也沒有,前後更衣沐浴花了些時間,到家就晚了。你們不會不等我已經開席吃過晚飯了吧?」

  「什麼?!」七郎抬高嗓門,「你還在宮裡洗澡了?在哪兒洗的?誰伺候你洗的!」

  穎坤被他嚇了一跳:「演武堂的配殿裡就有淨房,比完出了汗自得盥洗,不然滿頭大汗**地在宮城裡行走,豈不失儀?伺候自有宮女內侍。七哥,你怎麼啦?」

  七郎忍住怒氣,問她:「陛下有沒有跟你說什麼特別的話?」

  她想了想:「陛下叮囑莫將此事告訴太后,免得太后又要訓斥他不務正業、玩物喪志。」

  七郎從鼻孔里哼了一聲。穎坤又道:「現在我相信太后應當沒有和陛下爭權之意了,否則何必督促陛下勤勉務政?」

  七郎道:「既然太后不喜,以後陛下若再找你比武切磋,你就別答應了。」

  穎坤笑道:「這也就是恰好碰到。我難得去一回宮裡,陛下就算技癢想切磋,也應當找你們這些武將才是,怎麼會來找我?」

  這話就說得太滿了。隔了一天,皇宮裡又有齊進手下的小黃門來傳旨,說陛下口諭召見楊校尉,不甘上回在她手下輸了一著,要再與她比試。

  四娘五娘聽了只當一笑:「陛下這是童心未泯,懷念起當初和末兒一同嬉戲的日子了。以前陛下還是燕王時,不就成天跟末兒玩在一起?」

  七郎正好也在家中,穎坤正要去更衣隨小黃門入宮,被他攔住:「陛下這麼喜歡比武,老跟同一個人比有什麼意思,這回就由我去領教一下陛下的武藝好了。」

  小黃門錯愕地眨眨眼:「可、可是陛下指名說要楊校尉……」

  七郎道:「陛下切磋武藝還挑人?」

  穎坤還記得前日與兆言比試的尷尬,自己也不太想去,便說:「兄長武藝比我只高不低,與高手過招更有助益,陛下定也樂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