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七郎陪在她身邊,過了許久,聽見她低聲問:「你剛剛說……他的諡號是什麼?」

  七郎想了片刻才反應過來,聲音也低去:「仁懷,魏帝為他加諡仁懷,以天禮葬於燕州西山北麓。」

  仁懷,慈民愛物曰仁,慈仁短折曰懷。他短暫的一生,就用這兩個字評述概括。後世的史冊上會潦草地記上一筆,魏帝宇文斆,有過一個未及登基、年少而亡的長,仁懷太。

  他二十八歲的生命里,與她只有過短短數月的交。狼山初遇七天,無回嶺匆匆一面,洛陽重逢數日,上京燕州成婚半年。說羈絆深重,其實真正在一起的日,掰掰手指也能數得過來。

  如今斯人已逝,回想起來記得最深的,卻還是芙蓉湯池中那一晚,他說過的那句話,當時並未在意,此刻卻清晰地浮現在腦海心頭,有如預言。

  他說:「末兒,你放我進來了,就別想我再走。」

  她雙手按住心口,無法負荷地彎腰去。

  最後的最後,從身到心,終於還是淪陷。

  他永遠地停在了那裡,不會再走。

  《皇姑》上卷·意難分

  ☆、第59章 番外迎新春

  宇文徠做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夢。

  夢裡他有一個很長的名字,用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奇怪文字書寫出來。雖然沒見過,卻知道那些文字的含義,這大概就是夢境的奇異之處。

  夢中的世界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那裡的大地居然不是方的而是圓的,有的人生活在圓球這一邊,有的人生活在那一邊。因為圓球足夠大,平時人們並不會覺察到大地不平。從圓球的這邊到對面足有三萬里之遙,卻有一種大鳥似的交通工具,在天空飛翔,只需六七個時辰就能到達。

  他的夢境就在這樣一架大鳥的腹艙里開始。鳥艙很大,每排並列坐十個人還有空餘,各種各樣的面孔、頭髮和膚色,一大半都是胡人,其餘則是漢人,他的長相混在其中一點都不顯特別。艙壁有小窗,低下頭能看到窗外是瀚海一般的濃雲,聚集在腳下翻滾,十分奇異的景象。

  「讓我坐窗戶邊上吧,一會兒降到雲層下面,我想拍幾張照片。」

  他轉過臉去,看到一張熟悉的靈動面龐,臉上是雀躍期待的表情,不由微笑:「末兒。」

  她的臉紅了紅:「不許沒事就對我放電。快點換過來啦,等開始下落就不能離開座位了。」

  放電?他覺得這個詞有點陌生,但隱約又知道大概是什麼意思。

  她的裝束和平時大不相同,頭髮剪得很短,俏皮地貼在耳邊。周圍其他人也和她類似,男人全都是短髮,女人有長有短。他摸了摸自己頭頂,也是短髮,毛茸茸的有點卷,奇特的手感。

  大鳥飛進了雲層,窗外全是白茫茫的濃霧,原來雲和霧其實是一種東西。他忽然想,按照這種飛行的速度,從上京到洛陽都用不了一個時辰,那末兒豈不是隨便什麼時候想回家就可以回家了?

  腦子裡這麼想的時候,另一個念頭浮現出來,他們現在確實正在回她家的路上,一座江南的水鄉小鎮,回去探望她百歲高齡的祖母,一起過他們的國家最重要的節日。

  「你不是從小在首都長大的嗎?」出發前他這樣問她。

  「但我祖籍在江南,奶奶、伯父、姑媽他們都在老家呢。我也好多年沒回去過了,上一次還是出國前。今年是咱倆結婚後第一次過年,我們那兒的習俗,新婚夫妻年頭上都要拜訪家中長輩的。」

  想到這兒他鬆了一口氣,夢境裡他們也是夫妻。

  這時窗外已經不見了濃霧,天氣晴好,天際蔚藍澄澈。她湊在窗戶邊上往外看,興奮得手舞足蹈:「看下面看下面,好漂亮啊,冬天都這麼美!不行我得多拍幾張照片。」她手裡舉著個長方形的小匣子,對著窗外咔嚓咔嚓比劃,一邊比劃一邊說:「這就是我的故鄉,江南水鄉,吳越之地,人間天堂,聽說過嗎?我們中國有好多文學作品讚美它的,寫江南美景的古詩特別多!」

  他點點頭:「久聞大名。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楊末回過頭來,一臉驚訝:「你還會背這個?」

  「我不應該會背嗎?」白樂天的詩詞文字淺顯,老嫗能解,最易背誦,這首《憶江南》是他幼時第一個讀的長短句。

  她湊過來問:「你還會背什麼呀?吟詩太娘娘腔了,三字經,會嗎?再高深一點兒的,《出師表》、《岳陽樓記》,能不能背?」

  《出師表》和《岳陽樓記》就算高深?他繼續點頭:「可以。」

  她滿意地打了個響指:「等見了我奶奶,你就背《出師表》給她聽,我敢保證她那些孫子重孫沒一個背得全的,看她還念不念叨我嫁了個洋鬼子。」

  洋鬼子,聽起來似乎不像是好話。

  飛行落地後,楊末的堂哥堂嫂來接他們,之後還要再坐一個多時辰的車才到。夢境世界的車也是奇形怪狀,像座矮小的烏龜殼,彎腰才能坐進去。車前沒有牛馬驅使,趕車的人也不用鞭子,只需轉動一個圓形輪軸,速度比馬車快許多倍。

  楊末和兄嫂用他們家鄉的土語寒暄,這回他就聽得半懂不懂了,只覺得聽上去軟糯嬌嗲,十分悅耳,說什麼反而不在意。

  當然,也跟說話的人有很大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