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紅纓道:「除了物證還有人證。皇后身邊的婢女、教坊中的伶人都作證,聽見皇后喚顧樂師為『顧郎』,召他入幕私會苟且。連顧樂師自己都承認了,除了這首詩,還供出不少皇后贈送他的饋禮,其中不乏香艷之物,這總是鐵證了吧?」

  「顧夢塵自己承認?」這下楊末也不知如何反駁了,「是不是屈打成招?」

  「不是,事發後主動請罪的。」紅纓嘆氣道,「其實我也覺得皇后跟人私通挺匪夷所思的。給皇帝戴綠帽子,就算有那個歪心思,也得掂量掂量後果吧?能當上皇后的人,不至於這點分寸都沒有。不過真真假假誰知道呢?皇后白綾自縊還留個全屍,只可憐那顧樂師,被魏國皇帝下令裹入皮囊,騎衛縱馬踐踏成泥後丟進獸欄,屍骨無存,太慘了。身在風塵卻有此俠義忠骨,令人敬佩。」

  楊末心下一動:「你覺得顧樂師是有意為之?」

  紅纓道:「我見過他幾次,那人清高得很,都落了賤籍了,還一副高高在上誰都不入眼的架勢。他操琴彈箏技藝精湛,在洛陽就因為不肯阿諛媚上一直出不了頭,才被送來鮮卑。這樣的人應該會為了巴結皇后而與她暗通款曲吧?要說他是真心傾慕,那可是皇后,皇帝的女人,而且年紀都能當他母親了,認識也才幾個月,可能嗎?誰會對鮮卑人動真心?」

  話說出口她才覺得失言,急忙止住,小心覷著楊末臉色。楊末卻只是目光微微一閃:「如果顧樂師是出於忠義,那他就大錯特錯了。」

  紅纓道:「何錯之有?他只是個身份低微的伶人,卻扳倒了魏國的皇后,光憑這點後世也能奉為傳奇了吧?紅線女、聶隱娘,都是講的這些風塵俠客為國為民的故事。」

  楊末沒有辯解。他們的想法不同,看待國家之爭的視野也不同。就像靖平身負火藥刺殺魏太子,背水一戰慷慨赴死,顧夢塵自污品格死無全屍,不能否認他們的忠義。

  但是這麼做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否真的對大吳有利,卻不是他們能預料到的。

  楊末凝眉又問:「而且這麼大的事,倉促下令就將皇后賜死,慕容籌呢?他沒有出面?」

  紅纓回答:「我聽那個留守說,慕容籌那邊得到消息還要幾天,屆時定會天翻地覆,要下屬守口如瓶先不泄露內情。想來他是不在京中。」

  楊末冷笑:「這時機還選得真好,太子和慕容籌都不在上京,皇后只是一介女流,深宮中孤立無援,而且下手這樣利落,定是早就計劃周詳了。」

  紅纓道:「我原以為皇后的地位已經夠穩固了,又有兒子和弟弟撐腰,誰能比得過她?就這樣也說倒就倒了,一條白綾送上了路。難怪離開洛陽前大夫人說伴君如伴虎,宮裡不像咱們尋常人家,是個龍潭虎穴要人命的地方,真可怕。小姐,我真擔心你,你脾氣這麼直,以後怎麼爭得過那些心思彎彎繞繞又陰毒狠辣的女人?」

  楊末問:「你覺得這是宮中女子爭寵,陷害皇后?」

  「不然呢?」

  「魏帝的後宮雖然美女如雲,但是他好色善變喜怒不定,沒有人能長久地寵盛不衰,只不過把她們當玩物罷了。就算皇后崩殂,那些人也無力爭奪後位。再說如果只是宮中爭寵相鬥,太師何必要摻和進來?婢女和教坊中人告發,為何卻是太師上疏,宮人直接向皇帝告密不是更方便?」

  紅纓想了想:「太師想趁機扳倒皇后,捧高他那邊的妃嬪,鞏固他的權勢?」

  「或許吧,」楊末嗤笑道,「其實這事簡單得很。權臣受寵於皇帝而得勢,皇帝老了,他的兒子要上台了,權臣的好日子也要到頭了。皇帝有那麼多兒子,如果換一個年紀小一點、好掌控一點、乖乖聽話的皇子,這事不就解決了嗎?史冊上這樣的事跡比比皆是。宮裡的皇后與太師何干?他要的是朝堂上的權勢。讒誣皇后,意在太子。」

  「所以太師還是想對付太子?」紅纓若有所悟,「那這麼說,他跟我們是一邊啦?小姐剛來鮮卑的時候,那個迎親的拓跋申老是試探我們。他跟太師都姓拓跋,他們是一家的吧?」

  楊末道:「紅纓,陣營敵對不是只有兩邊,太師和太子爭鬥,不代表他跟我們就是朋友。拓跋辛、拓跋申、拓跋竑這些狼子野心的兇徒,讓他們執掌魏國命脈,說不定對我們大吳更加不利。」

  紅纓「哦」了一聲,又問:「那如果他們真的斗到你死我活兵戎相見的地步,小姐你是幫太子,還是幫太師?」

  楊末被她問得語塞,正不知該如何作答,馬車突然剎住停下。楊末支使紅纓道:「怎麼回事,你出去看看。」

  紅纓跳下車去查看,她在車上暗暗舒了口氣。宇文徠和拓跋辛相爭,她會幫哪一邊?答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她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對紅纓說那是為了大吳的長遠利益,可以把這個見識不廣的婢女繞得雲裡霧裡,但是自己心底終究明白,那一點私心還是避免不了的。

  不一會兒紅纓就回來回報:「已經到燕州了,城門口不知堆了什麼東西,門只能開一半,咱們的馬車太寬過不去。守將正在調派人手來清理,很快就好。」

  這輛車是太子乘輿,駟馬並驅,需城門大開才能通過。她覺得疑惑:「城門口能堆什麼東西?太子呢?」

  「他們騎馬的已經先進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