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知女直人特別狡猾,不跟魏國大軍正面對抗,憑藉地利之便打起了游擊戰。拓跋竑勇武無謀,拖了一年多才終於擊敗渤海女直,積怨之下對其施以暴行報復,屠戮了數座部落城鎮,將酋長當眾斬首分屍,導致周邊其他女直部落群情激奮,東南局勢緊張。最後太師拓跋辛只好親自出馬去替族弟擺平這件事,恩威並施把女直安撫下來,去年重新納為藩邦臣屬。

  女直人對拓跋竑恨之入骨,不肯和他談判訂盟,上書給魏帝說聽聞幾年前上國和南邊的吳朝在太子主持下都簽訂了合約,結束了幾十年的征戰對峙,希望這次魏帝也派一名像太子一樣寬厚仁和善待鄰邦的友好人士來結盟,女直人才能心悅誠服地稱臣。魏帝為了表示對女直的尊重和重視,便讓太子代天巡狩,前往南京接見女直諸部的使者。

  宇文徠向楊末提起去燕州過冬便是藉此次出行之便。隔日他向皇后請求,說自己此去南京要兩三個月才能回來,不捨得新婚的太子妃,又顧念太子妃遠離故土思鄉情切,希望把太子妃帶在身邊同行。皇后當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立刻准了。

  楊末四月來的上京,本以為故鄉今生難望,沒想到才過了不到半年就可以重回漢地,自然十分歡喜,連帶對宇文徠的態度也親熱了幾分。她只帶了紅纓等幾個心腹婢女,九月底隨太子行轅從上京出發,抵達燕州時已經十月,天寒地凍,下榻在湯山溫泉行宮。

  燕州離宮是前朝孝明帝時修建,依山而築,極盡奢侈,宮內有溫泉湯池二十餘座,孝明帝自誇超越盛唐時的驪山華清宮。經過幾代戰亂更迭,離宮中的珍寶散佚無幾,宮室溫湯卻還保留完好,僅此也不輸洛陽皇宮,可見其華美奢靡。宇文斆曾因為離宮之美而有意遷都燕州,因燕州是漢地、離吳魏邊境太近被大臣勸止,改在定州建都上京,皇宮也多有模仿燕州離宮之處。

  吳朝建國僅百年,數代帝王都還算勤勉,后妃賢德,宮中也崇尚節儉之風。楊末經常出入禁中,皇宮除了占地廣闊殿宇恢弘,並不比尋常富貴之家更奢華。初見這前朝昏君窮奢極欲的離宮,她也大開了一回眼界。

  離宮中最著名的溫湯名曰芙蓉湯,是前朝帝王御湯。楊末抵達離宮當晚,宇文徠就命宮女帶她到此處沐浴。

  芙蓉湯四壁都以白玉鋪嵌,除了池子修成蓮花形狀,池中也有各種花葉魚蟲玉雕。池壁和池底每隔一段就有蓮花紋樣,中心的蓮蓬和池中央的魚嘴都是注水口,向池中源源不斷添入熱水;溫泉里居然還學園林池塘立了一塊太湖石在西北角,剔透玲瓏,不知有何妙處;池邊淺水處有一座碧玉荷葉台,由整塊玉石雕成,但又不像真荷葉那麼平滑,曲曲折折形成三段圓滑台階,兩側向中心捲起。

  楊末過去試了試,發現那荷葉台正好可以躺一個人,睡在上頭一邊休憩一邊還可享用溫湯,心想皇帝們還真會變著法子享受。只是這兩側的荷葉卷得有些緊,如果再寬一些就好了,莫非那孝明帝其實是個小個兒的瘦子?

  她躺在上面動來動去,不意發覺池邊侍立的兩名宮女面色異樣,互相悄悄遞著眼色。她心想莫不是自己無知鬧了笑話,就問:「這荷葉是做什麼的,有何妙用?」

  宮女被她問起,神色更加古怪,紅著臉低下頭道:「這座玉台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御女台……」

  楊末腦筋轉了片刻才明白「御女台」是哪三個字,立刻從玉台上彈起跳回水中。宮女忙解釋道:「但是平時也可作出水休憩之用,殿下如果在水裡泡久了覺得心慌氣悶,不妨上來躺一會兒。」

  楊末哪還肯再上去,一想到前朝的荒淫昏君不知在那上頭御幸過多少美女,她連靠都不想靠近了。剛才她還在上頭扭來扭去地擺姿勢,難怪兩名宮女臉都紅了,自己想想也臊得慌。

  她在水裡埋得只露出個腦袋:「你、你們先出去吧,我這兒不需要人伺候。」

  宮女依命退到帳外,出去前不忘提醒她:「西北處水深,殿下小心。」

  溫湯其實就是浴池,一般只有半人深。楊末聽她一說不由好奇,西北角正是立著太湖石的地方。她慢慢走過去,水竟漫到了胸口脖頸。那塊太湖石足有兩人高、六七尺寬,溫泉的熱氣從石孔中裊裊溢出,水下波光瀲灩更顯曲竅玲瓏。她捏住鼻子泅入水中,想下去看個究竟。

  宇文徠剛到南京自然要先接見當地官員,在離宮大殿辦了一場盛宴,直到戌時才散。他迫不及待地趕回後院,芙蓉湯外站了幾名宮女,似乎已經在那兒等很久了。他往帳幔重重的溫湯看去,問:「太子妃還在裡頭嗎?進去多久了?」

  宮女道:「有一個時辰了。」

  他拂開紗幔走進去,池邊熱氣氤氳,卻聽不見水聲動靜。他在簾外喚了一聲:「末兒。」裡面無人應承。又喚了數聲,仍不見回應。

  他心想莫非她在裡頭睡著了?溫泉水熱氣悶,泡這麼久該脫力了,萬一暈過去怎麼辦。他心中擔憂,對著水池喊道:「末兒,你聽見嗎?再不答應我可進去了。」

  依然無人回答。他便心安理得地掀幔而入,只見三丈見圓的湯池上水汽裊裊,只有池中魚嘴噴水入池的汩汩聲,哪裡有半個人影?

  他手下一緊,把那幅掛在池邊的紗幔整個扯了下來:「人呢?太子妃去哪裡了?沒人在旁邊看著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