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孩子認真地回答說:「你和太子哥哥成親那天我見過你。」

  果然是年幼的皇子。宇文徠居然有這么小的弟弟,如果他一成年就納妃成婚沒有拖到這麼晚,只怕皇孫都比這孩子大了。婚禮上皇子公主都到場了,一群小孩子足有二三十人,她根本記不住誰是誰。

  楊末見這孩子長得漂亮,臉蛋肉嘟嘟圓滾滾像剛出籠的包子,頭髮居然是棕紅色的可愛捲毛,忍不住蹲下|身和他平視,學著孩童的語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呀?」

  捲毛乖乖回答:「我叫阿回。」

  「阿回?回家的回嗎?」

  「不是,是雙人回。」

  宇文斆的兒子取名都從雙人部,楊末想了一下,才明白他說的是「徊」:「是徘徊的徊吧?那個字念『懷』哦。」

  捲毛扁著嘴垂下眼睫,他的睫毛顏色也很淺,又長又卷像兩把小扇子,分外可愛:「我知道,但是我阿媽喜歡叫我阿回。」

  「阿媽」這種稱呼,漢人和鮮卑人都不常用,看他的長相與周圍的鮮卑人也不相同,母親也許是哪個小國部落獻給宇文斆的胡姬美人。楊末也隨著他的語氣問:「你阿媽是哪宮的嬪妃,沒跟你一起嗎?你在河邊玩水調皮差點掉進河裡,被你阿媽知道肯定要罵你了!」

  捲毛低頭絞自己手指:「阿媽去年就死了。」

  楊末一怔,沒料到是這種回答:「啊……你、你別難過。」

  「我已經不難過了。」捲毛的小嘴一抽一抽,像是要哭了,但他忍了下來,「阿媽說是真祖要把她召回去了,以後她就可以和她的阿爸阿媽在一起,這是好事,所以我不難過的。」

  楊末摸摸他的捲毛頭,忽然就想起兆言。兆言也跟這個孩子一樣,默默無聞的宮人所生,七歲時生母就去世了,但也和他一樣乖巧懂事,並沒有因此迷失了本性。她看著這個小小的孩子,心裡瞬時溢滿了憐愛柔情。

  阿迴轉過頭去看向河邊的石頭:「我也沒有調皮。阿媽的絲巾被風吹到河裡去了,我想撈起來。她留給我的東西不多,我不想再弄丟了。」小嘴扁了兩下,烏溜溜的眼睛裡汪出淚光,看得人好不心疼。

  楊末立刻拍胸脯攬挑子:「別擔心,我幫你撈。」

  阿回破涕為笑:「謝謝阿嫂。」

  楊末上面有五位嫂嫂,她喊別人嫂子喊慣了,卻是第一次被人這樣叫,還是這麼個小不點兒,真有點不習慣。除了五嫂六嫂,其他幾位嫂嫂嫁進來時她都不大,大嫂還是看著她出生的。以前她追在她們後面叫嫂嫂求抱抱的時候,她們的心情大概也跟自己現在差不多吧?

  她想自己大概是思鄉病開始發作了,不停地想起舊日親友,一會兒是兆言,一會兒是嫂嫂們,還有娘親、淑妃、大哥、七哥,因為這個小小的失恃孩童,全都一股腦兒湧上心頭。

  她撿起阿回丟下的那根竹枝去幫他撈絲巾,這會兒風從西往東吹,絲巾已經被吹離了岸邊丈余遠,竹枝只有一人多長夠不著。楊末左右看了看,從旁邊柳樹上折下來一段柳枝綁到竹竿上,勉強能夠著水面上浮浮沉沉的絲巾。但是柳枝細軟,絲巾吃透了水沉重,挑起來又落下去,反而漂得更遠。

  阿回急道:「漂走了漂走了!」

  眼見那絲巾離岸已有兩丈,尋常樹枝竹竿都沒這麼長。楊末看阿回急得在岸邊直跳,眼眶都紅了,俠情大發地把袖子一挽:「我會游水,我下去幫你撈上來,漂再遠都不怕,別急別急啊。」

  女官立刻制止:「公主,您要下河?這恐怕於禮不合……就算要下去也應該讓奴婢們來。」被人看到吳國的公主、當今的太子妃脫了衣服往水裡跳,成何體統?

  楊末問:「你們兩個會游水嗎?」

  兩名女官都搖頭,一般宮廷女子還真沒機會學這個。「可以去找懂水性的宦官來……」

  「鮮卑人有幾個懂水性,等找來人早不知漂哪兒去了。」楊末看絲巾又漂出去幾尺,開始脫外衫,「你們幫我把著點風,我動作很快的,馬上就上來。」

  女官正要勸止,小徑那頭有人拂開柳枝走近來:「末兒,你又要做什麼壞事,還要人給你把風?」

  兩名女官向來人屈身行禮:「太子殿下。」

  楊末外衣已經脫了一半,肩臂外露,看到宇文徠忙又把衣服披好,站直了沒有答話。

  倒是阿回替她辯解:「太子殿下,太子妃不是要做壞事。我阿媽的絲巾掉到河裡了,太子妃想下去幫我撈起來,她是做好事來著。」

  宇文徠看著這名不熟悉的幼童,似乎在努力搜尋回想他的身份。楊末撇撇嘴:「這是阿回,你弟弟。」

  宇文徠露出一個溫柔和藹的笑容,摸摸阿回的捲毛:「是阿回呀,好久沒見你都長這麼高了。」

  這算什麼兄弟,難怪人家常說天家無父子,骨肉親情淡薄得很,都這德行怎麼可能好得起來?楊末心中腹誹,對宇文徠道:「絲巾是阿回母親的遺物,你幫他想個辦法吧。」

  宇文徠身後的小黃門立刻說:「小人這就下去……」

  宇文徠抬手制止他:「這水太深,你個頭矮又不會鳧水,還是我來吧。」

  小黃門眨眨眼,心領神會地沒再吭聲。

  楊末詫異道:「你要親自下水?」

  宇文徠挑眉看她:「太子妃下得,太子就下不得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