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時候,方寒霄走回來了。

  ……

  他怎麼還會回來!

  瑩月也不知自己怎樣想的,總之可能是又嚇了一跳,然後她抱著一直沒機會放下的他塞給她的書,老老實實地站回到了院子角落裡。

  方寒霄:……

  他也不知自己怎麼會走過來的,可能是心情太放鬆,打發走了徐二老爺,他本來是該回去靜德院了。

  他眼睜睜看著瑩月挪著碎步從台階下退回了那個角落,嘴角抽了抽,沒憋住,也就索性笑了出來。

  他笑著沖她揮揮手,示意她可以動了,然後轉身走了,看背影肩頭還有點聳動。

  瑩月:“……”

  她知道自己犯了蠢,但還是被嘲笑得紅了臉。

  這個人好壞呀!

  第29章

  徐家。

  方伯爺終究還是慢了一步,徐二老爺急著要找門路把官司打贏,歸心似箭地飛快趕回了徐家。

  徐大太太見他又來,開始幾乎要氣死,因為徐二老爺不顧禮儀地直闖到了後院,也不管她要不要聽,直接把她堵在了正房裡,巴拉巴拉地就說起來。

  徐大太太這一次終於被迫聽完了徐二老爺的話,然後她再也氣不起來了,而是出了一身冷汗,如劫後餘生。

  差一點,差一點她望月的好事就要叫愣頭青的小叔子給攪了!

  她忙忙地就讓人安排屋舍,無論如何,先得把徐二老爺留下來,不能再叫他往外頭去瞎撞。

  真是太可怕了,他還撞到了平江伯府去,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一個人,怪不得當年公公要把他攆回揚州去,一壓這麼多年,看看這一回來,就又要壞事!

  徐大太太又氣又怕,又趕著著人送信去衙門給徐大老爺,徐大老爺卻沒那麼快回來,她找不到可靠的人商量,心裡存著這麼件事難過,忍不住和女兒望月抱怨了兩句。

  “你看看你二叔,真是一輩子沒有幹過一件好事,你祖父在時還能管著他些,如今是無法無天了!”

  望月一聽也是急了:“娘,隆昌侯也回來了?”

  徐大太太不意她的關注點是這個,愣了一下道:“你二叔是這麼說的,說是被他告了回來,所以他也才跟著來了,這門官司可能要打到御前去。”

  “糟了!”

  徐大太太點頭嘆氣:“可不是糟了。”

  “娘,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望月捏著帕子,“隆昌侯不在京里,岑世子娶續弦,說通了岑夫人就可以,隆昌侯不奉詔是不能私自回京的,岑夫人到時去信任上跟他說一聲,多半也就成了,可他回了京里,怎麼會不親自過問兒子的親事?那——那就難說了。”

  做娘的寵慣兒子,知道裡面有些不妥一般也難經得住兒子歪纏,做爹的就不一樣了,世上多是嚴父為多,兒子敢不恭敬聽話,討一頓好打還差不多。

  這個道理基本各家都相通,徐大太太一聽,回味過來問題比她以為的更加棘手,登時眉頭深鎖:“都是你二叔惹出來的,唉,真是個災星!”

  母女倆想來想去,無計可解,只能互相對著把徐二老爺又罵一頓。

  好在到了晚上,徐家的第一號大神人徐大老爺終於接信回來了。

  徐大老爺和徐二老爺是十多年不曾見面了,不過一母同胞,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徐二老爺一點也不生疏,抱著兄長大腿就求救。

  徐大老爺任由弟弟把他的衣擺揉成了一團,很好脾氣地道:“二弟,我也沒有辦法啊,而且,我看這事是你過錯更多。”

  徐二老爺好幾十歲的人,瞪大了眼:“大哥,你還是不是我的親大哥了?!別人說我錯也就罷了,我們一個娘胎生出來的,你也不向著我!”

  徐大老爺道:“好,好,我向著你。”

  就這麼一句。

  徐二老爺再問,徐大老爺就道:“我向著你,但是我沒有辦法啊。”

  徐二老爺不信:“大哥,你在京里這麼多年,又做著官,怎會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又不像我,窩在揚州那小地方這麼多年,就那刑部大理寺什麼的——咱爹當年可做的是刑部尚書,還有都察院,哦對了,我大侄兒那岳父不是升了僉都御史了?這些可能審這樁案子的地方,你快都帶我去轉轉,提前把官司打點打點!”

  徐二老爺又扒拉出一條人脈,信心大漲,心想怪不得方寒霄叫他回徐家來呢,家裡這麼多關係,他確實沒必要去捨近求遠。

  徐大太太臉撂了下來,這災小叔子把望月坑了還不夠,還想把徐尚宣也坑進去?!

  她一口先堵住了:“大哥兒他岳父去南邊巡查去了,連著大哥兒都不在家,二叔別提他們了。”

  徐二老爺很失望:“怎麼這般不巧。”

  徐大太太聽他口氣,氣得重重剜了他一眼。

  徐二老爺毫無所謂,徐大老爺的好脾氣還給了他進一步耍賴的信心,他撿了張椅子一屁股坐下道:“大哥,你不幫我也行,我輸了官司,回去沒錢過日子了,我就不走了,我把我家大哥兒二哥兒還有幾個丫頭都叫過來,以後就在這裡靠著大哥了,我也是徐家人,這宅子也有我的一份子,對吧?”

  對個鬼!

  徐大太太要氣炸了,道:“二叔,老太爺在日,我們可是分過家的!”

  “對啊。”徐二老爺一口應下,“我也沒要再分一遍,就來走走親戚,不行嗎?”

  徐大太太收拾庶女智計百出,對上這種橫且不要臉的,就沒那麼大能耐了,氣得只能沖徐大老爺道:“老爺,你看看!”

  徐大老爺愁眉苦臉。

  徐二老爺來這麼一招,他生平最怕麻煩,也有點受不了了。

  “二弟,你就不要告嘛。”

  徐二老爺一口拒絕:“不告不行,我精窮了。況且不說我,族裡那大侄兒跟著我出了事,隆昌侯不把損失賠給我,我拿什麼錢去賠他?人家一條命就白死了不成?這可都是族裡的人,大哥,你是在京里不錯,可你總有回家祭祖的一天吧,到時候族裡人都戳著你的脊梁骨,那連我們爹的顏面都不好看。”

  他還正經有兩分歪理。

  徐大老爺只好嘆氣:“唉。”

  **

  從淮安府一路擴散而來的這件案子對於京城的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樁小案子,許多人都還並不知道。

  但也有一些人格外關注。

  方伯爺毫無疑問是這裡面最用心的一個,案子還未下發有司,他已經努力地、全方位地從各個途徑去打聽這樁案子的每個細節,他那日雖然沒有追上徐二老爺,但徐二老爺既然在京,那就總有見到他的機會,方伯爺打算在與徐二老爺碰面之前,先把前期準備都做好了,確定能打動徐二老爺,然後幫著他,形成對隆昌侯的一擊即中。

  他如今雖然沒職差,但比徐二老爺這等遠離中樞的人政治嗅覺還是敏銳得多,皇帝若放心隆昌侯,根本就不會叫他回來,由當地官府審理就是,既然叫回來了,那就是有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