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允佶頜首贊同,為接近嚴天修,他將六院皆打聽了個遍,除了凝光院不值一看,文思院不給面子藏得嚴實外,另外四院他都瞧過了,綾錦院與文繡院有可圈可點之處,裁造院、染院雖還不錯,但也只配給他院做添頭。

  大殿內眾人皆仰首好奇地朝外張望,而華琬等人也從偏殿出來,候在了正殿之外。

  內侍與她們說了六院競藝的規矩。

  六院分做三組入殿,第一組是綾錦院與文繡院,三年前這兩院分列三、四,是以被用來拋磚引玉暖場子,第二組是文思院與凝光院,如今文思院風頭正盛,是眾人最為期待的,至於凝光院,還有最後一組的染院、裁造院,用來當文思院陪襯正合適。

  在睿宗帝等人看來,單文思院就不會令新宋國在使臣跟前沒臉了。

  內侍領綾錦院和文繡院的人入殿,華琬一動不動地站著,柔白陽光自抽芽的槐樹葉縫間斑駁落下,落在吳院使和羅坊主手中捧的烏木托盤上。

  華琬輕輕地眨眼睛,隔著數重水晶帘子側耳傾聽,她能隱約聽見殿內杯盞碰撞,還有夾雜了外藩口音的誇讚聲。

  很快文繡院和綾錦院的院使、坊主謝恩退下了,華琬的心情在淺淺呼吸中平靜下來,甄大人就在殿內,雖會藏於黑壓壓的官員中,可華琬有自信,她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甄大人。

  “宣!文思院、凝光院進殿!”

  華琬走在羅坊主身旁,一同護著她用整整半年心血精心製成的首飾。

  水晶帘子琉璃磚,一路光可鑑人的石板倒映了華琬纖細輕盈的身姿,宛若初春化雪枝頭寒梅般的笑靨,更是馨香美好。

  入殿後,華琬不敢隨意瞻仰聖顏,只低著頭,一路用餘光瞄大殿兩旁,未見到她心心念念的人,反倒瞧見了綾錦院與文繡院的競藝之物。

  綾錦院的織錦緞很漂亮,複雜的緞紋底子上織了數層圖樣,遠勝當下時興的宋錦、雲錦。

  華琬幾乎能預見過些時日,京中貴人身上的袍衫和衣裙料子,都變成這織錦鍛了。

  文繡院亦不遜色於綾錦院,雀鳥羽明暗雙面繡百鳥朝鳳紋,華麗無比。

  織錦緞和明暗繡皆為新宋國衣料、繡藝上的最高工藝水準,但比不過她的金頂冠和鳳環,華琬自信一笑。

  華琬不懼六院競藝,卻因在文武百官中尋不到甄大人而難過,羅坊主小心地碰華琬手肘,華琬才回過神,恭敬拜倒,學著羅坊主朝睿宗帝行大禮。

  一聲免禮,有帝威,但不似華琬想像的那般威嚴。

  按睿宗帝要求,先由文思院將器物呈上,凝光院的人則垂首退至一旁。

  上席的嚴天修瞥了沉默的趙允旻一眼,戲謔道:“這小娘好生面熟。”

  趙允旻不動聲色,手指微微瑟縮,他注意著華琬的一舉一動,感慨華琬這傻丫頭,竟還未瞧見他。

  當文思院院使和坊主將捧著的托盤上紅綢揭開,露出為六院競藝制的器物時,眾人眼睛皆亮起。

  華琬亦暗暗咋舌,文思院制了兩件酒器,主料是赤金、犀角,二者相雕相嵌相合,一組摺紙蜀葵花型杯,一隻仙人乘鶴三足爵。

  摺紙蜀葵花型杯共六隻,除了精細浮雕外,最吸引人的要數杯身枝葉雕紋上鑲嵌的銀燒藍了。

  華琬一眼便知,這杯身上每一塊銀燒藍用到的礦料分量有極細微差異,粗看相同,但擺在一起,會呈現出微妙變化,燒藍色彩從深到淺再由淺到深,看久了會產生水波蕩漾之感。

  與她用金絲間縫差異讓人產生錯覺有異曲同工之妙,紋樣一旦動起來,美的驚心動魄。

  仙人乘鶴三足爵亦是不凡,不知文思院用了何物,仙人乘鶴四周有白霧升騰,三足爵潤有濕意,波紋沿落下一點水珠,白霧被激起,整個大殿內登時瀰漫濃郁酒香。

  睿宗帝率先撫掌叫好,眾官與使臣亦是連連稱奇稱妙,趙允佶更是起身拱手贊道:“文思院不愧六院之首,院內匠師名不虛傳,實乃天下匠師之尊,此兩件酒器為天上之物,佩服。”

  睿宗帝讚許地看了趙允佶一眼,兩件酒器由內侍捧至帝位前,睿宗帝越看越滿意,高聲言要重賞文思院,文思院院使和坊主趕忙跪拜謝恩。

  任坊主對周遭的驚嘆和讚賞很滿意,就算凝光院得到華琬得到新技法又如何,終歸華琬年紀小,這一次六院競藝,他又贏了。

  整個大殿都陶醉在文思院的天工之作中,默默站在一旁的凝光院幾乎被忘記,華琬指甲輕敲手心,此情此景,難免她會覺得委屈。

  帝位附近忽然響起不合群的聲音。

  “父皇,還有凝光院在等著,先看看吧。”

  聲音平淡無奇,華琬卻猛地抬起頭,目光急切,幸而她只是順著聲音方向望去,未唐突到睿宗帝或其餘貴人。

  聲音斂去了萬千光華,消了如山澗清泉般的靈氣,可她仍舊再熟悉不過,絕不會聽錯了。

  是甄大人,可甄大人不是守瓊林苑的職官麼,為何會坐在皇上附近,還有,他先才喊睿宗帝父皇?

  是傻子也能明白,華琬面色蒼白,抿著嘴唇,心思一下子變亂。

  “誒,文思院這兩件酒器一出,是無人能爭鋒了,何不讓大家多欣賞一會,至於凝光院,一會與染院、裁造院一起,也無甚不可。”趙允佶不以為然地說道。

  趙允旻沉默,睿宗帝一揮手,內侍忙上前喊道:“請凝光院呈上競藝首飾!”

  因華琬一直低著頭,故趙允旻看不清華琬眉眼,單見華琬腳步僵硬,心裡就已暗道不好,可不管怎樣,都只能捱到六院競藝結束後再去尋華琬解釋了。

  金頂冠和鳳環的紅綢揭開,兩件首飾順著一個方向,極緩地轉動起來。

  掐絲和編綴的首飾受光面比尋常首飾多上一倍不止,是以兩件首飾在緩緩轉動中流光溢彩,耀眼、璀璨、華麗無匹。

  大殿漸漸安靜下來,幾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仔細地看金冠和鳳環上風景的流轉變換。

  半晌過去,後齊的使臣忍不住站起身往前探看,喃喃問道:“這龍鳳竟是活的,還有那鳳環,可是臣老眼昏花,上頭真有春夏秋冬?”

  第126章 佩服

  金頂冠和鳳環的鎏金底座內嵌了木製機關,是以不需人力便能轉動,可謂錦上添花。

  華琬很快地看了眼於她而言是高高在上的‘甄大人’,又重新低下頭。

  ‘甄大人’端坐案席前,亦是低眉垂目,原本美好到令人嘆息的容顏與先才他的聲音一樣,似錦緞褪去顏色,金冠掩於黑暗中,莫名地不顯眼了。

  木機關是前幾日甄大人做了送她的,甄大人還言,若她制的首飾得了六院競藝之首,要算他一份功勞。

  ‘甄大人’身份如此不同,還會在乎那份功勞嗎?

  迷茫的心一陣鈍痛,華琬大大杏眼上睫毛顫顫巍巍,不知不覺中沾染了濕意。

  文思院任坊主正牢牢盯著凝光院的兩件首飾,因常年握刻刀而粗厚結實的雙手手背上透出青筋。

  任坊主閉了閉眼,兩件首飾大量使用金絲編綴,當初他若知曉此技法能到此出神入化的境地,就是和凝光院徹底撕破臉皮強搶,也要將華琬收入他文思院三坊之下。




章節目錄